第1112章:武舉-《大魏宮廷》
第(3/3)頁
趙弘潤毫不懷疑,除了呂摯等經受過正統訓練的人之外,其余縱使是能在這次武舉中入圍的游俠們,倘若將其丟到戰場,肯定活不到一場戰爭的結束,甚至于還會有些士卒被他們害死。
好在趙弘潤對此早有安排,他準備將武舉優勝的人丟到兵學去,給他們一個毫無實權的榮譽軍職,倘若這些人更改掉野路子的武藝,到時候不妨再推薦到各個軍隊,否則,就讓這些人在兵學混著吧。
不過話說回來,在會場擂臺四周看熱鬧的大梁百姓,一個個倒是看得津津有味,哪怕是武舉結束后,亦在茶余飯后爭論優勝者,讓得知此事的趙弘潤感到啼笑皆非。
當然了,真正有眼力的人,是不怎么會去關注武舉的,畢竟在很多人眼中,武舉不過是文舉的添頭,只是一個噱頭而已。
因此,武舉從開幕到結束,都沒有在朝廷中引起什么熱議,相比之下,朝廷各部更熱衷于便瓜分今年考舉考子的行動。
而其中最讓人眼熱的,無非就是『雙榜狀元的介子鴟』。
然而誰也沒有想到的是,介子鴟居然在禮部公布成績的當日,便前赴肅王府,投效了肅王趙弘潤,隨后更是與肅王趙弘潤一同觀摩了武舉。
幾日后,禮部再次在本署的圍墻外張貼了一份雙榜榜單,這次的榜單,就沒有一個人同時高中雙榜的現象發生了。
正如眾人所意料的那樣,雙榜榜首介子鴟放棄了甲榜的成績,選擇了乙卷,而在他之后的范應、唐沮、何昕賢,可以說,但凡是在乙榜上名列前茅的考子,皆紛紛放棄了甲榜的名單,以至于引起了一個錯覺:甲榜不如乙榜。
為此,甲榜考子與乙榜考子還發生了一場口水戰,畢竟誰也不想承認自己上榜的榜單,含金量不如另外一份榜單。
但很遺憾的,甲榜考子最終落敗了,被乙榜考子噴得無言以對:連雙榜狀元介子鴟都放棄了甲榜,你們這些甲榜考子有什么好說的?
于是乎,介子鴟不幸躺槍,被很多甲榜考子嫉恨,頗為無辜。
后續,介子鴟受肅王趙弘潤所邀,在冶造總署掛職『顧問』,貼上了『肅王嫡臣』的標簽,唐沮、何昕賢,則正式入職于禮部,而乙榜第二名的范應,則不知為何入職于兵部,似乎是接受了慶王趙弘信的邀請。
對此,趙弘潤雖然有些遺憾,但也不至于太過于遺憾,畢竟此次能得到介子鴟的效力,這對于他而言已經是天上掉餡餅的事。
而其余的考子,就像先前禮部公布的那樣,甲榜考子走吏部薦官,被吏部用來填補國內空缺,除此以外則派到上黨郡。
讓趙弘潤感到驚訝的是,幾日后,長皇子趙弘禮突然啟奏垂拱殿,彈劾『吏部左侍郎郗絳』收受賄賂、徇私舞弊,隨后,垂拱殿傳回來由雍王弘譽批準的這份奏章:著御史監嚴查!
『趙弘禮要重奪吏部權力了……』
趙弘潤暗暗說道。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