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0章:此進彼退-《大魏宮廷》
第(3/3)頁
而另外一邊,在函谷一帶,函山上的火勢已經熄滅,曾經布滿山林植被的函山,如今灰禿禿的,除了草木燃盡后留下的灰燼,連綿十幾里的山區已一無所剩。
此時,拿下函谷已不在話下,因為秦軍根本就沒有前來阻擾的意思,任由魏軍搶占函山,然后保護著其余魏軍,通過那條狹長的函山峽谷。
平心而論,函谷是三川西部最險峻的阻遏之地,只要通過這里,迎面就是被『熊耳山』與『大河』夾在當中的一場狹長的平原地形,一直通往『華陰』,有點類似魏韓交界的那個『百里平原戰場』。
但趙弘潤卻高興不起來,因為在函谷,他白白浪費了三日光景,雖然拿下了函谷,卻并未對秦軍造成什么傷亡。
不得不說,秦軍主帥武信侯公孫起的戰術,讓趙弘潤有種舉拳打在棉花上的郁悶感——因為他的目的根本不是收復多少多少三川土地,而是要重創秦軍,遺憾的是,武信侯公孫起很清楚這一點,始終不給魏軍正面交手的機會,盡管一步步退讓,但卻讓趙弘潤的『速攻』成為了空談。
在通過十幾里狹長的函山峽谷后,迎面便是『桃林』,秦軍在這里修筑了一座堪稱堡壘般的營寨,又在營寨外設下了諸多的拒鹿、據點作為路障,怎么看都不像是一座容易得手的營寨。
而讓趙弘潤感到憤懣的是,秦軍將『桃林秦營』附近的林木全部砍完,卻在魏軍的必經之路上,給魏軍留下了大片的樹林。
這仿佛是一個“善意”的訊號:來,你們先建造軍營,造完了咱們再接著打。
造完了再接著打?
怎么可能!
待等魏軍造好營寨,秦軍多半立馬就放棄『桃林秦營』,繼續向西撤退。
可問題是,魏軍還必須建造營寨,否則,幾萬大軍豈不是暴露在秦軍眼皮底下?趙弘潤很清楚,采取『寓攻于守』戰術的武信侯公孫起,會死死盯著他們魏軍的舉動,不會放過趙弘潤任何一個疏漏與破綻。
在這種情況下,縱使趙弘潤很清楚武信侯公孫起是打算用一座秦營來交換魏軍建造一座軍營的時間,借此拖延魏軍的行程,亦不得不乖乖就范,畢竟魏軍確實需要一座軍營,而武信侯公孫起絕不可能讓趙弘潤將他們的秦營據為已有。
而在趙弘潤心下郁悶地下令建造軍營時,他收到了一封戰報。
相信誰也不會想到,有著趙弘潤、趙元佐、趙元佲三位統帥的『魏西』、『河間』、『宋地』三方戰場,此刻仍陷于膠著的戰爭,然而作為新人統帥的『沈彧』,卻在『商水戰場』奠定了優勢。
當然,這其實并非全然是沈彧的功勞,有一個女人從中出了大力。
“羋姜……”
端詳著那份戰報,趙弘潤喃喃念叨著。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