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1章:司馬安破峣關-《大魏宮廷》
第(2/3)頁
因此不難想象,此刻的魏軍,應該是最可怕的。
在十月末的最后兩天,陽泉君嬴镹在藍田君贏謫的采玉礦山中,征募了約千余名礦工,同時又在藍田征募了一些黥面與普通平民,湊了約兩千余人,讓這些人帶著干糧登上熊耳山,修繕熊耳山上的崗亭與烽火臺。
熊耳山上,本來就有一些崗亭與烽火臺,這是秦國當初與三川羯族人開戰時所設的,只不過后來當秦國討滅隴西之后,可用的兵力大增,三川的羯族人就不敢再騷擾秦國邊境,于是這些設在熊耳山上的崗亭與烽火臺就廢棄了七七八八,只留下十之一二還在時不時地使用。
而同時,陽泉君贏镹率領著其麾下五千士卒、以及藍田君贏謫的約千余私兵,進駐峣關,扼守這座可通八百里秦嶺腹地與三川西部的山中關隘。
在駐軍峣關時,陽泉君贏镹也征募了一些從雒南盆谷逃向秦嶺的羯部落族人,得知了羯部落已幾乎被魏將司馬安覆滅的消息。
十月初,魏將司馬安率領著萬余士卒,艱難地來到了峣關一帶。此時,陽泉君贏镹已在熊耳山上布下了層層防守,崗哨、烽火臺一應俱全,以至于司馬安派出的先鋒步兵,被守山的秦兵察覺,無法前進。
此時,擺在司馬安面前的只有兩條選擇:要么進攻峣關,只要攻陷這座山中關隘,那么,他魏軍接下來的路就會很好走;要么,就是繼續翻越熊耳山。
但很顯然,無論他做出什么選擇,秦將、陽泉君贏镹都不會讓他輕松越境。
十月初二,司馬安嘗試強攻峣關。
說是強攻峣關,其實就是帶著兵馬到峣關面前轉了一圈,一方面看看這座山中關隘是否存在什么防守上的漏洞,一方面則用通過炫耀武力的方式使秦軍膽怯。
但很可惜,陽泉君贏镹可不是初次踏足沙場的雛鳥,面對司馬安的武力恐嚇毫不畏懼,當即下令軍中弓弩手展開反擊,以至于司馬安率領的魏軍但凡沒有達到震懾秦軍的目的,還白白犧牲了幾十名士卒。
此后一兩日,司馬安再次嘗試,或攻打峣關、或進攻峣關兩側的山丘,但遺憾的是,由于秦軍在峣關兩側山巒上都設置了烽火臺,使得陽泉君贏镹的援助每次都能及時趕來支援,使得魏軍不得不暫時撤退。
期間兵力上的損失,司馬安并不是很在意,畢竟在他率軍橫穿熊耳山的途中,沿途損失的兵卒就不止這個數了,有的是不慎滑落山崖摔死,有的是晚上夜宿時被凍死,還有的,則是被山里饑餓的豺狼虎豹叼走。
相信他麾下的碭山軍士卒,也不會畏懼于為了國家而戰死戰場。
問題在于,陽泉君贏镹將峣關一帶守得固若金湯,這讓司馬安很是頭疼。
此時的司馬安,可不知道肅王趙弘潤已借助馬拉雪橇戰車,在桃林甩掉了武信侯公孫起的大軍,創造了『十日內奔襲七百里、攻陷秦國三座城池』的壯舉,他還希望自己能夠打破這場戰爭的僵局呢。
在仔細思忖之后,司馬安想出了一個主意。
當晚,他讓麾下將領白方鳴率領三千步兵,舉著火把翻越峣關北側的山丘。
三千魏卒,在漆黑的晚上舉著火把翻越峣關北側的山丘,北側山丘的秦軍又不是瞎子,怎么可能看不見。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