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咚咚——!” “咚咚——!” 山陽縣的東城門,傳來了陣陣戰鼓聲。 而在山陽縣城東那片日漸消融的雪原上,韓將劇辛麾下兩萬五千余兵力,正整整齊齊地列隊著。 用于攻城的第一序列,整整十個千人方陣,早已準備就緒。 『魏公子疆……』 韓將劇辛跨坐于戰馬上,遠遠望著那座城縣。 此時他早已不會再小瞧面前的敵人,畢竟本打算橫掃河內郡的他,在攻打山陽的初陣就被魏公子疆給擋了下來,而且還是接二連三,被足足阻擋了二十幾日。 正因為已領略到了山陽魏軍的厲害,因此韓將劇辛今日一開始就就準備投入一萬名兵卒。 “傳我令!攻城!” 隨著劇辛一聲令下,韓軍的陣列處響起“嗚嗚”的號角聲,隨即,最前列的整整十個千人方陣,那些韓軍士卒們背負著云梯,護衛著一架架的井闌車與攻城車,朝著山陽縣徐徐前進。 見此,在山陽縣的東城墻上,大將曹焱抬手喝道:“城墻上弩手……準備!” 在下令時,他略帶幾分不安地看了一眼城墻上,看著那些舉著弩具、面色有些發白的山陽女人們。 在這些山陽女子的身邊,山陽軍中那些舉著盾牌的老卒們,正低聲安慰、鼓舞著她們,大抵就是在告訴她們,她們只需一門心思弩射即可,他們會負責將韓軍的攻勢擋下來。 可即便受到了老卒們的安慰與鼓勵,那些女人們的動作仍顯得極為僵硬。 這也難怪,雖說山陽縣的女人對戰爭并不陌生,但說到底她們以往也只是負責后勤而已,比如給山陽軍的士卒們燒水做飯,何曾親赴戰場? 漸漸地,城外的韓軍已逐漸靠近山陽城墻,待等韓軍步兵接近一箭之地的距離時,前隊的韓軍士卒在各自將領的催促下,驟然加快步伐,朝著城墻沖了過來。 『再等等、再等等……』 舉著右手,大將曹焱估算著距離,忽然,他的眉頭凝了起來,因為他發現,他這一方的城墻上,竟已朝著城外韓軍稀稀拉拉地射出了幾百支箭矢。 他惱怒地轉頭望向身邊,卻看到距離他不遠的那些山陽縣的女人們,竟在他還未下令射擊時,就已射出了弩矢。 “……”曹焱張了張嘴,但最終,他忍著怒意與郁悶,朝著那些山陽縣的女人們露出了笑容,并順勢下令:“射擊!” 其實他心底早已心涼,因為山陽城墻的第一撥弩矢,未能對城外的韓軍造成最大的傷害。 一些缺少經驗的山陽縣女人,在韓軍剛剛進入射擊距離時就倉皇地射出了弩矢,而且還是稀稀拉拉、不成規模的漫射,倘若是他麾下山陽軍的士卒做出這種事,他早就怒罵出聲了。 但此時,他非但不能罵人,還得鼓勵那些犯了錯的山陽縣女人:“你們做得很好!……抓緊時間裝填弩矢。” 山陽縣的第一波齊射失敗,這意味韓軍對城墻的攻勢將格外兇猛。 “沖啊——!” 城外,那些韓軍將官的催促吶喊之聲,已清晰可聞,如潮水般的韓軍步兵,涌至城下,將一架架云梯架了起來。 “倒金汁!”曹焱大吼一聲。 當即,城墻上一名名穿戴著甲胄的山陽縣民兵,將一鍋鍋金汁,一股腦得朝著城下那些順著云梯爬上來的韓軍頭頂澆了下去。 所謂的金汁,即是以人畜的排泄物加水煮沸后的湯水,具有一定的腐蝕作用,尤其是燙傷后若是沒有及時清洗,數日內皮膚就會潰爛,也稱得上是一種非常狠毒的守城武器。 “啊!” 城下,傳來了韓軍士卒們的慘叫,畢竟滾燙的金汁澆在身上,并非只是一股惡臭而已。尤其是滾燙的金汁不慎濺入眼中,那種痛苦,絕非常人能夠想象。 但很可惜,似這等強力的守城武器,也只能抵擋一波韓軍,城下的韓軍,仍在源源不斷地涌上城墻。 『勝敗就看此時了!』 在心中默念一句,曹焱深吸一口氣,拔出了腰間的佩劍,厲聲喊道:“山陽軍!一步不許退!” 聽聞此言,城墻上的山陽軍士卒手持盾牌、戰刀,邁步上前,仿佛欲以血肉之軀增筑城墻。 而在他們身后,一些山陽縣的百姓們,手持著長柄戈矛,將一架架已架在城墻上的云梯,用手中的戈矛朝外推去。 “砰!” 一座云梯被城墻的山陽縣百姓推倒在城外,使得這架云梯上的韓軍士卒皆重重摔在城外地上。 見此,這些山陽縣百姓大為欣喜,士氣亦小幅度上升。 而就在這時,就聽附近有一名山陽軍伯長厲聲喊道:“小心弩矢!” 話音剛落,就聽一陣篤篤篤的響聲響起。 盡管作戰經驗豐富的山陽軍士卒,已盡可能地用手中盾牌幫助身邊的山陽百姓抵擋箭矢,但仍然有不少百姓被韓軍的弩矢射中,甚至直接射中要害,當場斃命。 “注意規避飛矢!” 那名山陽軍伯長沖著身邊茫然失措的山陽縣百姓斥道。 不得不說,僅一波韓軍的弩矢齊射,就能清晰看出山陽軍士卒與山陽縣一般百姓兩者間的差距:山陽軍的老卒們,他們甚至能用直覺判斷韓軍即將發動弩矢的時機,提前躲到墻垛下,或者手持盾牌的同澤身后;可那些山陽縣的百姓們,他們只顧著歡喜于又推翻了一座云梯,對于來自頭頂的威脅,毫無自覺,以至于輕易間就因為一波箭矢出現了減員。 “聽從我的指令!” 一名山陽軍伯長接管了附近一片區域的指揮權,指揮著這段城墻上的山陽縣百姓。 在這些山陽軍士官與老卒的指揮下,山陽縣的百姓總算是從箭雨引起的騷亂中鎮定下來,雖心中恐懼,但仍勇敢地參與作戰。 山陽人的斗志,這或許是大將曹焱唯一贊許的了,若非山陽人皆有一種為了保護家園、保護家人的斗志,曹焱根本不愿意帶著這群會拖累他山陽軍的累贅。 “推!” 一名山陽軍伯長與麾下幾名士卒,用盾牌組成一道防線,阻隔著企圖攻上城墻的韓軍士卒,口中,指揮著身背后的山陽縣百姓,用戈矛等長柄武器,將一名名被擋在盾牌外的韓軍從城墻上推下去。 幾番下來,那些指揮戰事的山陽軍伯長們,一個個聲音嘶啞起來。 但慶幸的是,山陽縣的百姓并非是常年遠離戰爭的溫室花朵,在山陽軍老卒們的輔佐下,山陽縣的民兵隊們,無論是男子還是女人,皆逐漸鎮定下來,并按照老卒們的指令,有條不紊地將一名名韓軍士卒推下城墻。 甚至于,在幾次箭雨的洗禮后,他們也學會了如何躲避箭雨,使得中箭減員的情況大為減少。 看到這一幕,山陽軍的老卒們連聲稱贊,繼續鼓勵民兵的士氣。 這是值得驕傲的,除了作戰能力不如魏軍新卒外,山陽縣百姓的心理素質,要比那些從來沒有踏足過戰場前線的魏軍新兵好得多,以至于沒過多久就適應了戰場的氛圍。 山陽縣民兵唯一欠缺的,就是沒有經受過正規的訓練,以至于若是沒有指揮人員,往往會出現茫然失措、不知該做什么的情況。 但遺憾的是,雖說山陽縣民兵的戰斗逐漸步上正規,可城下的韓軍士卒,亦絕非弱者,尤其是韓將劇辛麾下的曲陽兵,那可是曾將代戎趕到句注山以北荒漠,令其不能再威脅韓國邊境的強大軍隊。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