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1章:論功行賞-《大魏宮廷》
第(3/3)頁
當然,無論「第四等功勛」或「第五等功勛」,事實上賞賜的東西都不多,無非就是一些銅錢、布帛、玉石之類的,就拿成陵王趙燊來說,這些賞賜,還沒有他捐給大梁朝廷的東西的零頭多。
當然,對于這些東西他也不在意,反正他如今背靠肅王趙弘潤,損失的錢財很快就能通過貿易賺回來——真正的便宜,在于朝廷欠下的人情,這才是貴族最想得到的。
讓朝廷欠下己方的人情,日后在某些事上,朝廷或多或少就會給予通融,就比如當初一些貴族霸占國內的礦產,真以為朝廷茫然不知么?怎么可能!只不過因為某些關系,朝廷不好出面罷了。
至于從「第三等功勛」開始,那就是確鑿的軍功了,就比如,頭一個被禮部尚書杜宥念到名字的游馬軍百人將石進,就因為在雍丘戰場上斬殺了邸陽君熊商,非但軍職被提拔為千人將,還獲得了「貴勛」這個初級貴族的身份,讓肅王軍中一些千人將級別的老人們羨慕不已。
要知道,如今在整個肅王軍中,就只有屈塍與伍忌這兩位大將軍獲得了「貴勛」身份,除此以外哪怕是晏墨、孫叔軻、翟璜、南門遲等人,都仍在“考察”階段,畢竟這份殊榮能夠讓他們從平民步向貴族,不可謂不珍貴。
而除了『石進』以外,亦有諸多的魏軍將士獲得了這個檔次的封賞,但是并非個個都有幸獲得「貴勛」的獎勵,就比如商水軍中驍勇的千人將冉滕,在這場戰爭中殺敵何止數百,但最終,也只是得到了一些金錢上的賞賜。
當然也有例外,比如燕王趙弘疆麾下戰死沙場的宗衛兼山陽軍將領鄭遂與李瑁,就獲得了「貴勛」的賞賜,并允許他們的長子繼承,不過,不出意外只能繼承一輩。
總的來說,除了游馬軍百人將石進這個特殊的例子以外,在「第三等功勛」這個檔次內的,朝廷只是厚待了戰死的將士,比如賞賜爵位、視情況減免稅收,由宗府將犧牲者的兒子訓練為宗衛等等。
相比較「第三等功勛」,「第二等功勛」的賞賜更為豐厚。
比如頭一個受到封賞的碭山軍大將軍司馬安,直接任命為『河西守』,總懾河西,統籌魏國日后對林胡開戰,奪取河套地區的事宜。
而繼司馬安之后,臨洮君魏忌成為第二位受到封賞的人,被任命為『河東守』。
不可否認,臨洮君魏忌成為『河東守』,卻是有肅王趙弘潤幫襯的影子,但不能否認,這位君侯在與韓將樂城、韓徐的交鋒中,亦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率領一幫新兵阻擋幾倍兵力的太原韓軍數月之久,誰敢忽視臨洮君魏忌的功勛?
日后,魏國河西有司馬安,河東有臨洮君魏忌,兩者相輔相成,何懼韓國太原、何懼河套林胡?
看著在大殿中央叩地接受封賞的司馬安與臨洮君魏忌,縱使是趙弘潤心中亦不禁有些振奮。
他所在的魏國,終于逐漸強盛起來。
而這是否意味著,他離「閑王」的夙愿已經不遠?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