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5章:授人以柄-《大魏宮廷》
第(1/3)頁
『感情辛辛苦苦南征北戰(zhàn),全都是在為尚未出生的兒子打拼。』
在殿內(nèi)諸多肅王系將領(lǐng)的歡呼聲中,趙弘潤頗感郁悶地回到了坐席。
歡呼歸歡呼,事實上肅王軍一系的將領(lǐng)們,亦對趙弘潤收到的封賞感到莫名其妙,他們心想:肅王殿下都有「肅王」的王爵了,還要「商君」這個封爵做什么?哪怕是專門沿襲給少主的。
這也難怪,畢竟肅王軍的將領(lǐng)們,大多都是平民出身,雖然其中有一些如今已逐漸步入貴族階級,但對于貴族間的種種,他們卻一無所知。
就比如伍忌,他實在想不通「商君」這個封爵有何意義,可待他瞅見成陵王趙燊時,卻見后者臉上布滿笑容,遂詫異地小聲問道:“王爺,商君這個封爵好么?”
“當然好。”成陵王趙燊知道伍忌出身平民,并不清楚某些在貴族間約定俗成的事,遂低聲詳細解釋,畢竟他也希望與伍忌這位肅王趙弘潤麾下第一愛將打好關(guān)系。
可能伍忌覺得,既然趙弘潤已有了肅王的王爵,哪怕得到一個「商君」的封爵也無意義,畢竟一般來說,君爵比王爵要遜色一些。
但事實上并非如此。
首先,趙弘潤的「肅王」王爵,那是他皇子時期的爵位,是魏天子賜予兒子的,一般情況下它并不能傳代沿襲,比如日后趙弘潤若是亡故,讓兒子繼承肅王的爵位,這是不可能的——除非有那一任的魏王再次冊封。
但「商君」卻不同,它是可以傳代沿襲的爵位,它的含金量更高,就像原陽王、成陵王等魏國建國初期傳承下來的諸侯王一樣,只要趙弘潤繼承「商君」的后嗣不犯什么重大過失,一般情況下,日后魏國是幾乎沒辦法收回的。
其次,別看「商君」屬于君級的爵位,仿佛比王爵遜色幾分,但事實上這并不是絕對——老子是封王,兒子也是封王,父子平起平坐?似這種有悖倫理的事,在魏國注定是不可能的。
因此,在趙弘潤仍然是王爵的時候,他日后的兒子,能得到的爵位也只能是君,或者是侯。『注:魏王的王,與肅王的王,兩者分量是截然不同的,諸書友莫要弄混了。』
因此總的來說,「商君」這個爵位的含金量非常高,非但有商水縣作為封邑,而且還能世襲罔替,別說魏國國內(nèi)會有諸多貴族對此眼紅,就連成陵王亦羨慕不已。
畢竟一般情況下,「一字爵」比「二字爵」要尊貴一些。『注:「一字爵」比「二字爵」尊貴,形成于某段歷史期間國內(nèi)王爵泛濫的時候,文中取了這個設(shè)定。』
得到成陵王趙燊的詳細解釋,伍忌,以及在旁邊探著腦袋偷聽的晏墨、翟璜等商水軍、鄢陵軍將領(lǐng)們,這才恍然大悟,終于明白「商君」這個爵位的尊貴之處。
然而,在為伍忌等人解惑之后,成陵王趙燊自己也感覺有點奇怪。
要知道按照祖制,姬趙氏子弟在辟府、封王、賜邑之后,下一步應(yīng)該是封國——比如在當前的局面下,將肅王趙潤置于商水封諸侯國,成為魏國的附屬國。
比如魏國在于中原建國初期的原陽國、成陵國等等。
當然,封諸侯國這一條,魏國早已撤銷,因為弊大于利,不利于整個魏國的發(fā)展,但是,其名分始終是保留著,就比如原陽,魏史上就一度記載為『原陽國』,且魏國至今仍默許原陽王是原陽國的國主,雖然誰都知道只是有名無實。
因此,成陵王趙燊倒也不難理解朝廷跳過『封國』,只不過,直接給了肅王殿下一個「封無可封」,改賞賜肅王殿下尚未出世的世子,這真的合適么?
『陛下此舉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成陵王趙燊不動聲色地偷瞄了幾眼魏天子,只可惜他完全看不出什么頭緒。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