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9章:詭異的氛圍-《大魏宮廷》
第(3/3)頁
坐在屋內的椅子上,他接過王甫躬身遞上的賬本,仔細觀瞧這大半年來冶造局的收支狀況,見賬薄上清清楚楚地羅列著一筆筆數額大小不等的款項,他心中暗暗點頭。
要知道,如今的冶造局可不復當初的衰敗,收入開支都是天文數字,趙弘潤必須抓牢這一點。
不過經過核實,冶造局的收入開支還是比較規范的,當然了,這也跟冶造局其實并沒有什么閑錢有關——冶造局與戶部、工部的合作,都是用簽單的方式撥款的,每一張簽單上,都有負責該工程的主官的簽字畫押,若某個環節出了什么狀況,直接找該負責人即可。
而在趙弘潤翻閱帳薄的期間,王甫則在旁匯報冶造局近期的工程進展。
最新的工程進展,主要是兩件事,第一件便是「博浪沙河港」,這個冶造局已耗時六年的大工程,在趙弘潤不遺余力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的建設下,總算是快進入收尾階段。
當然,這指的是港塢區域。
而下一步冶造總署需要做的,就是拆除博浪沙河港境內一些不規范的建筑——這些建筑主要是在建造河港期間,為了方便工匠們的吃住而臨時建造的建筑。
在拆除這些不規范的建筑后,工部的營建司會在這里重新建造房屋、商鋪,到時候,博浪沙可能會成為比大梁還要繁華的河港城池,成為大河貿易線的中樞。
至于另外一件大事,就是「梁魯渠」的竣工。
其實這條河渠已經竣工,但因為河渠經過「宋地叛軍」的勢力范圍,因此,這條河渠想要真正投入使用,就必須由朝廷與宋地叛軍的首領「宋云」達成一些協議——其實在魏國這場戰爭的后半段,宋地叛軍見魏國處于劣勢,又陷入糧草不足的窘迫,臨時默許魏國使用梁魯渠。
正因為宋云叛軍的默許,魏國才能從齊魯之地收購大量糧食運回國內,就好比趙弘潤的王用商人文少伯。
但是如今魏國已取得了戰爭的勝利,因此,宋地叛軍的首領宋云擔心魏國會連帶著他們一起除掉,于是又派叛軍封鎖了泗水上游,截斷了梁魯渠臨近魯國的部分區域——只有解決宋地叛軍的問題,梁魯渠才能再次投入使用,而齊魯兩國,也算真正加入到魏國的貿易圈內。
這一點用不著趙弘潤操心,聽說朝廷已派人對宋地叛軍招安,不過,最終結果目前還不清楚,倘若宋地叛軍的首領宋云執意不尊魏國,搞不好魏國會出兵也說不定。
畢竟,「宋郡自治」的協議,是當初魏國朝廷與南宮垚簽署的,而如今南宮垚已作出背叛魏國的惡劣行為,魏國朝廷理所當然要廢除這條協議,真正將宋地納入版圖。終歸十幾年過去了,宋人對魏國的厭惡與抵觸早已不像當初那樣強烈,在這種情況下,朝廷自然樂得將富饒的宋地收回。
至于宋地叛軍對此會是什么態度,趙弘潤也把握不準,但是他很清楚,朝廷禮部這次向宋云遞出招安的善意,只是看在宋地叛軍在這次戰爭期間站在魏國陣營這邊迎擊楚軍的面子上,并不意味著魏國無力收拾這股反叛勢力。
倘若宋地叛軍冥頑不靈,相信魏國出兵宋地,也只是遲早的問題。
在『秦、川、楚、韓、南宮』五方勢力討伐魏國的這場戰爭中,魏國力挫各路軍隊,如今,中原再沒有任何一個國家、任何一股勢力,能夠阻擋魏國就此崛起的步伐。
韓楚尚且如此,何況是區區宋地叛軍?
啪地一聲合上了手中的帳薄,趙弘潤正色吩咐道:“梁魯渠暫時放一放,等禮部招安的結果,先加緊博浪沙那邊的事,盡快拆除河港內不規范的建筑,然后交予工部接手,本王希望在今年,看到博浪沙初具雛形。”
“是。”王甫畢恭畢敬地拱手領命,隨即,他見趙弘潤準備起身,毅然說道:“殿下,卑職與冶造局,皆為殿下馬首是瞻!”
“……”趙弘潤愣了愣,不明所以地看著王甫。
『今天遇到的這幫人,一個個莫非都吃錯東西了?』
他有些想不通。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