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4章:楚國大事件(二)-《大魏宮廷》
第(3/3)頁
面對著這些質疑,暘城君熊拓淡淡說道:“如若我所料不差,他日姬潤必定會成為魏國的君王,到時候,這就又是一個「齊王呂僖」!”
聽聞此言,不少公卿貴族面色微變:一個齊王呂僖,讓楚國被齊國打壓了二十幾年,好不容易等到齊王呂僖過世了,倘若魏國那邊再出現一個齊王呂僖,那他們楚國……
漸漸地,宮廷中那些在諸公子之爭中抱持中立的公卿們,開始重視暘城君熊拓的這些言論。
看著這一幕,固陵君熊吾坐立不安,溧陽君熊盛亦是皺眉不語,因為他們發現,殿內這些公卿貴族,逐漸被暘城君熊拓的言論所吸引,竟無人再追究后者方才那等同于犯上作亂般的舉動——對于這兩位楚國公子而言,這可不是什么好現象。
“……依我之見,對外,應當迅速向魏國承認戰敗、送上賠款,如此一來,魏國再無他日進攻我大楚的口實;而對內,當立刻推行汝南君熊灝大人的政令,籠絡民心,只要民心向我,就算日后魏國仍舊連同齊魯越三方進攻我大楚,我大楚亦有四千萬國民,會像此次魏人抗擊外敵那樣,堅守國家……”說到這里,暘城君熊拓看了一眼某些面色難看的熊氏貴族,冷笑道:“究竟是死死攥著至高無上的權利,繼續視國民于豬狗牲畜,等他日國民擁護魏軍將你們絞殺,還是改變政令,寬容對待國民,讓國人真正對我等心生忠誠,待他日擁護我等抗拒外敵……不妨可以仔細思量。”
頓了頓,暘城君熊拓又說道:“如今魏國的強勢已不可阻擋,要破此困局,我建議著眼于齊。……若破齊國,則魯、越兩方不再話下;若得齊地,我大楚仍可與魏國爭雄。”
聽聞暘城君熊拓的話,殿內不少人亦暗暗頭。
相對而言,暘城君熊拓的這番話倒是中肯,遠沒有方才那句「推行汝南君熊灝的政令」叫諸人吃驚。
畢竟如今的魏國太過于強勢了,縱使是楚國有些發怵,相比之下,齊國雖說即將平定諸公子內亂的局面,但因為遭受內亂,齊國的內耗十分厲害,倘若聚集力量擊破齊國,則魯、越兩國不在話下。
想到這里,便有許多人后悔于之前派遣壽陵君景舍進攻魏國,倘若那時這支軍隊打的是齊國,或許局面就不會是眼下這個樣子。
當日,暘城君熊拓憑著自己的口才,說動了一部分公卿貴族,盡管仍然有不少楚東熊氏貴族堅決反對,但依舊無法阻擋這位楚公子進入楚東權利中樞。
迫于暘城君熊拓口稱的「魏國威脅論」,楚王熊胥終于在得到一些貴族公卿支持的情況下,做出了兩項決定:其一,推行汝南君熊灝的政令,提高平民社會地位,籠絡民心;其二,將齊國作為楚國下階段的攻略對象。
在此之后,暘城君熊拓在楚東,地位等同于「儲君」一般,讓固陵君熊吾恨得直咬牙。
至五月下旬起,楚國一方面派使臣前往魏國王都大梁,與魏國締結停戰和約,防止魏國的報復;一方面積極備戰,準備今年末或者來年對齊國的戰爭。
為了拖延魏國,暘城君熊拓還建議聯系宋地的叛軍首領宋云與竊取睢陽的桓虎,暗中給予支持,盡可能地拖延魏國收復宋地的時間。
此時的楚國,已將原本的對外攻略對象從「魏國」變為「齊國」,以為齊國在失去齊王呂僖后會變得異常虛弱。
然而,待等日后楚國與齊國真正交戰,他們才會明白,齊國縱使失去了齊王呂僖這位明君,卻還有后者的女婿、原魏國六皇子、左相姬昭。
楚國那打算在吞并齊國與魏國爭雄的策略,未見得能順利施行。
但不管怎么說,暘城君熊拓躋身楚東權利中樞,可視為直接促成了下一場『楚齊之戰』,并且將魯國、越國亦牽扯到了其中。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