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6章:慶王跌倒(二)-《大魏宮廷》
第(2/3)頁
就像當(dāng)下這招,借口「請慶王弘信前往宋郡安撫民怨」,將慶王弘信支離大梁,就連南梁王趙元佐都沒有想到。
在沉思了片刻后,南梁王趙元佐沉聲說道:“你我都小看了雍王與那張啟功,此次交鋒,是我方敗了。”
聽聞此言,慶王弘信心中頓時冰涼,魂不守舍。
良久,他壓低聲音說道:“三伯,我能否借身體有恙……”
仿佛是猜到了慶王弘信心中的想法,南梁王趙元佐搖搖頭說道:“事到如今,無論如何雍王一方都不會放過能將你支離大梁的機(jī)會,與其扭扭捏捏,徒遭人厭煩,不如學(xué)當(dāng)初的趙弘禮,坦然承擔(dān)。”
“可……”慶王弘信滿臉驚慌地說道:“我若離了大梁,雍王豈不是一人獨(dú)大?”
“事到如今,別無他法。”南梁王趙元佐正色說道。
在離開慶王府的時候,南梁王趙元佐亦難免有些郁郁。
他想到了曲梁侯司馬頌。
他越發(fā)懷疑,曲梁侯司馬頌,即是雍王弘譽(yù)安插在他們當(dāng)中的暗棋,就等著在關(guān)鍵時刻坑他們一把。
其實(shí)在宗府庭審當(dāng)日之后,南梁王趙元佐便暗中喚來匡城侯季雁,詢問了當(dāng)時那個村莊的具體情況。
很可惜,匡城侯季雁的說辭,與曲梁侯司馬頌一般無二,并且,匡城侯季雁也拿出了一些證據(jù),證明那個村莊確實(shí)是宋地叛軍「北亳軍」的一個據(jù)點(diǎn),并非是曲梁侯司馬頌在其中搞鬼。
因此,礙于曲梁侯司馬頌的身份,南梁王趙元佐也不好輕舉妄動。
但正像他當(dāng)日所說的,這件事,起因在于曲梁侯司馬頌給平城侯李陽等人送了一個口訊,可在「金鄉(xiāng)屠民」事件中,曲梁侯司馬頌卻恰好置身事外,這怎么想都有問題。
可問題是,曲梁侯司馬頌,怎么就曉得那座村落是北亳軍的據(jù)點(diǎn)呢?
再者,明明被曲梁侯司馬頌的私軍追擊,可那些北亳軍反卒,卻仍然逃到了那個村落,使得曲梁侯司馬頌順利地發(fā)現(xiàn)了北亳軍「出則為賊、入則為民」的關(guān)鍵性情報。
明明在此之前,雍王黨也好、慶王黨也罷,甚至是肅王黨,這些皇子派系的貴族私軍,一個都不曾發(fā)現(xiàn)北亳軍的這個秘密,像個無頭蒼蠅那樣四處緝捕北亳軍,卻完全不知北亳軍反卒就藏在他們眼皮底下。
『……曲梁侯司馬頌,暗通北亳軍?』
南梁王趙元佐突然想到了這個可能性,但隨即,他便搖了搖頭,付之一笑。
曲梁侯司馬頌,堂堂魏國的君侯,私通宋郡叛軍,這種猜測,根本站不住腳。
但是順著這個思路,南梁王趙元佐卻忽然想到了一個老朋友——蕭氏余孽首領(lǐng),蕭鸞。
『……仔細(xì)想想,這個手段,還真像是蕭鸞的手筆。』
坐在返回南梁王府的馬車上,南梁王趙元佐閉著眼睛思索著這件事。
不單單怡王趙元俼與蕭鸞是老相識,他南梁王趙元佐與蕭鸞也是老相識,當(dāng)然,他不至于像他六弟怡王趙元俼那樣天真,以至于被蕭鸞利用,最終落得個黯然自盡的下場。
在當(dāng)時中陽皇狩一事中,他可是反過來利用了蕭鸞的叛亂,真正取得了魏天子趙元偲的信任。
總而言之,對于蕭鸞,南梁王趙元佐多少還是了解的,比如蕭鸞做事的方式。
『……曲梁侯司馬頌,難道竟是蕭鸞那一方的人?可……這怎么會呢?再者,蕭鸞為何要插手此事?難道說,是為將我大魏的軍隊拖在宋郡?可這樣的話,為何偏偏選擇弘信?是為了報復(fù)我?還是說,他想……等等,蕭鸞沒理由會義助雍王啊……』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