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5章:牽一發而動全身(二)-《大魏宮廷》
第(2/3)頁
然而就在王皇后的人馬執行命令時,又有「肅王趙潤麾下青鴉」這股「第五方勢力」插手干涉,強行劫走了司馬頌——這豈是一個亂字了得。
縱使是駱瑸與周昪再機智聰慧,也萬萬想不到這件事的演變竟會如此曲折。
“幾年前,雍王曾挑唆北一軍營變,又暗中命心腹謊冒賊軍攻打軍營……他當初能做得出來這種事,難道今日就殺不得一個曲梁侯司馬頌?”
“此一時彼一時也。”周昪出言糾正道:“殿下,當初長皇子殿下勢大,雍王退無可退,只得背水一戰;可今時今日,雍王手握監國大權,儼然儲君身份,距離大位僅一步之遙,他怎么可能還會兵行險著?除非能策反曲梁侯司馬頌,讓他親口承認「金鄉屠民」之事乃是雍王在背后教唆,否則,縱使是那封密信在,長皇子殿下想要扳倒雍王,也殊為不易。”
駱瑸在旁連連點頭,就連趙弘禮,亦深以為然地點了點頭。
只可惜,周昪的言辭雖然確鑿、誠懇,但仍無法徹底打消桓王趙弘宣對雍王弘譽的懷疑。
在沉默了片刻后,趙弘宣站起身來,說道:“周昪,你留在這里,與駱瑸好好商議一下,我到我哥那邊走一趟,向高括問個究竟。”
“這倒是個好主意。”周昪點點頭說道。
看著桓王趙弘宣一臉余怒未消地離開書房,趙弘禮、駱瑸、周昪三人在對視一眼后,皆隱隱有些氣餒。
因為原本他們正打算以曲梁侯司馬頌作為突破口,就算不能扳倒雍王,也至少能壓一壓雍王的氣焰,沒想到,關鍵人物曲梁侯司馬頌居然被殺了。
此人一死,那封密信還有什么價值?——死無對證的東西,一向是不能被作為證據的。
“這件事……著實有些蹊蹺啊。”
在對視了一眼后,駱瑸皺著眉頭對周昪說道。
此前駱瑸與周昪已通過種種形跡,推斷出「曲梁侯司馬頌乃雍王暗棋」的可能性,再加上那封密信,這件事已經是十拿九穩的事。
因此,曲梁侯司馬頌在這個時候被人不明不白地殺害,獲利最大的自然是雍王弘譽。
可若按常理推斷,偏偏雍王弘譽最不可能在這種時候下令殺害曲梁侯司馬頌——這種強烈的違和感,讓駱瑸與周昪感覺整件事撲朔迷離。
一時間,駱瑸與周昪也是一籌莫展。
而與此同時,桓王趙弘宣正坐在馬車上,氣悶悶地前往他兄長肅王趙弘潤的肅王府。
此時的肅王府,在趙弘潤滿了守孝之期后,正在緊鑼密鼓為婚娶之事做最后的準備,比如張貼喜字、鋪設筵席、準備回禮禮物等等,府內上下,洋溢著喜慶的氣氛。
畢竟趙弘潤的婚期已正式確定下來,就在九月十八日這一天。——也就是三日后。
在來到肅王府府門前時,趙弘宣便看到一輛輛裝載滿蔬菜、瓜果、魚肉的馬車,正停在府門前,由民夫一筐筐地往府內的庖廚運。
在旁,宗衛呂牧與穆青二人正指揮著那些民夫,不過待瞧見趙弘宣的馬車緩緩而來時,他倆當即迎了上去:“宣殿下。”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