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1385章:捉拿與變故【二合一】-《大魏宮廷》


    第(1/3)頁

    亥時前后,在太子府內西苑的廂房內,太子弘譽的幕僚張啟功挑燈翻閱著「魏律」,時而將其中一些他所認為存在歧義與不合理的律法,逐一摘錄,抄寫在一本書冊中,便添注他自己的見解。

    不知過了多久,張啟功忽然聽到屋外傳來篤篤篤的叩門聲。

    “是誰?”

    一邊繼續摘錄著,張啟功一邊隨口問道。

    話音剛落,就聽到屋外有人用急切的口吻回答道:“是卑職曹浦?!?

    『曹浦?』

    張啟功手中的動作為之一頓,旋即面色變得有些難看。

    要知道,曹浦乃是負責圍困肅王府、軟禁肅王趙弘潤的禁衛統領之一,這么晚的天色,此人焦急地出現在自己屋外,張啟功怎么想都感覺不對。

    放下手中的毛筆,張啟功邁步走到門口,將房門打開。

    果然,只見在屋外,禁衛統領曹浦氣喘吁吁地扶著門框站著,雖然正月的季節天氣依舊寒冷,但前者卻腦門冒汗。

    待見到張啟功后,曹浦也不等前者問起,便一臉焦急地抱拳說道:“張先生,肅王他……他……他走脫了。”

    “……”縱使是已然猜到這個壞消息,但張啟功還是下意識地板起了臉,瞪著眼睛盯著曹浦。

    也難怪,因為「肅王趙潤走脫」這件事,對于他們而言簡直就是雪上加霜。

    畢竟前幾日,據宋郡那邊的細作日夜兼程送來的消息,慶王趙弘信在看到那份將其打為「叛逆」的榜文后,果然如預料那般,籠絡了與他一黨的諸貴族,組織了一支數萬人的私軍,由慶王趙弘信親自擔任主帥,打起「討逆兄、清君側」的旗號,正朝著大梁這邊徐徐而來——這支軍隊,姑且就稱之為「慶王軍」。

    當然,慶王軍的實力非常一般,充其量也就是魏國的「縣軍」級別,但問題是,慶王趙弘信的威脅根本不在于這支「慶王軍」,而是在于與其一黨的另外兩支精銳,即南梁王趙元佐麾下的「鎮反軍」,以及上黨守姜鄙麾下的「北三軍」。

    這兩支軍隊,皆是在魏韓「第一次北疆戰役」、「第二次北疆戰役」、「第三次北疆戰役」中立下赫赫功勛的精銳之師,實力完全在「駐防軍」這個檔次。

    糟糕的是,據派往安邑的細作火速來報,說桓王趙弘宣這幾日亦在整頓軍隊、籌措糧草,若是不出意料的話,桓王趙弘宣麾下滿編十萬、實則六萬人數的「北一軍」,這次恐怕也會站在慶王趙弘信那邊,發兵攻打大梁。

    更要命的是,還得加上最近一年多來與桓王趙弘宣關系親密的河內守、燕王趙弘疆,后者手中有滿編三萬的「山陽軍」與滿編兩萬的「南燕軍」,雖然這兩支軍隊曾在「魏韓第三次北疆戰役」以及「山陽戰役」中幾乎全軍覆沒,但經過將近兩年的休養生息,這兩支軍隊早已征滿了兵力,且恢復了一定的實力。

    換而言之,倘若慶王、桓王、燕王三人聯手討伐大梁,這三位皇子封王可以糾集二十七、八的軍隊——雖然軍隊實力參差不齊,但接近三十萬的總兵力,如何能不讓大梁忌憚?

    要知道,大梁這邊號稱有「二十萬禁軍」,但實則只有十萬人,且其中有一部分至今還是對太子弘譽抱持諸般微詞,可以委托重任的軍隊,其實數量更少。

    正是在這種情況下,張啟功建議太子弘譽,以「見證登基大典」一事,將肅王趙弘潤哄騙到了大梁,且于數日前,軟禁了那位肅王,設法接管了后者麾下「鄢陵軍」、「商水軍」、「游馬軍」這共計十萬步兵、五千重騎兵——只有在得到了這十萬余精銳之士后,事實上大梁這邊才有底氣與「三王」的軍隊正面抗衡。

    這場即將到來的惡戰,將決定太子弘譽是否能收回諸皇子手中的兵權,徹底削弱地方,完全最終的中央集權。

    可就在這一場關鍵的戰役即將打響時,肅王趙弘潤卻走脫了,這如何不讓張啟功感到焦躁?雖說據消息稱,「鄢陵軍」、「商水軍」、「游馬軍」這三支軍隊已經從商水啟程,正在前來大梁的途中,但前提是,這三支軍隊的兵將,在看到那封詔令與肅王趙潤的書信后,皆誤以為「肅王趙潤選擇支持太子弘譽」,這才聽從了大梁這邊的號令,而一旦肅王走脫,這三支軍搞不好會立刻反水。

    沒辦法,這三支軍隊太特殊了:鄢陵軍與商水軍,皆是由投奔魏國商水邑的楚人組成,大梁這邊對這兩支軍隊的約束力本來就很低;游馬軍雖然大多都是魏人,但主將馬游,近二十年前出身「碭郡游馬」,因為曾經被魏天子與大梁背叛過且導致碭郡游馬被上將軍司馬安的碭山軍屠滅,故而,馬游對大梁的印象極差,因此在訓練這支騎兵時,灌輸給士卒的并非是「效忠天子、效忠朝廷」,而是「效忠大魏、效忠肅王」,這就導致朝廷在游馬軍士卒心中的威望極低。

    因此,肅王趙潤是否呆在大梁,這對于太子弘譽是非常關鍵的一件事。

    “如何會叫肅王走脫?!”

    失態地吼了一句,張啟功邁步便走向屋外,仿佛是要親自去肅王府看看。

    見此,禁衛統領曹浦即刻跟上。

    片刻后,張啟功與禁衛統領曹浦騎著馬,冒著夜里的寒風火急火燎地來到肅王府。

    待瞧見肅王府外那一群面面相覷的禁衛時,張啟功氣地面色發青,恨不得揚起馬鞭甩在這群人臉上——整整五百名禁衛,將肅王府團團包圍,只需要看守包括肅王趙弘潤在內的寥寥八人,這是有多難?!

    可這五百人倒好,居然叫肅王趙潤一行人走脫了。

    『簡直廢物!』

    張啟功恨恨地咬了咬牙,暗恨這些禁衛幾乎毀了太子弘譽與他的整個謀劃。

    不過轉念一想,張啟功就感覺有點奇怪,因為這一路上,他并未看到任何禁衛的尸體——難道那些青鴉眾果真如此神通廣大,不殺一名禁衛軍,就能把包括肅王趙潤、肅王妃羋姜在內的一行八人全部救走?

    想到這里,已駕馬來到肅王府門前的張啟功勒住了韁繩,狐疑地詢問身旁的曹浦道:“肅王是如何走脫的,張某瞧這間禁衛,人數似乎并未減少……”

    仿佛是猜到了張啟功心中想法,曹浦苦笑了一聲,指了指此刻正站在肅王府府門臺階上的一名東宮女官與四名粗壯的婦人,說道:“卑職也不知該如何解釋,張先生且詢問此女吧?!?

    張啟功疑惑地看了眼曹浦,翻身下馬,邁步走上府前臺階,將方才的問題又問了一遍。

    那名女官遂將她們經歷過的事一五一十地告訴了張啟功:“……肅王妃羋趙氏,有一種極為厲害的迷藥,聞者立倒,奴婢一時不察,不慎中計……”

    “……”張啟功聽得目瞪口呆,簡直難以置信。

    這也難怪,因為包括太子弘譽在內,大梁幾乎九成九的魏人,都不是很清楚肅王妃羋姜的出身——他們只知道羋姜是楚汝南君熊灝的長女、楚公子暘城君熊拓視為親妹妹的堂妹,且懂得劍術,有一身精湛的武藝,卻幾乎沒人知道,羋姜乃是學藝于巴國的巫女,相比較精湛的劍術,此女最擅長的是配制巫藥。

    正因為這樣,當張啟功聽到那名女官說是被肅王妃羋姜用一顆捏碎的藥丸放倒時,感覺好似白日見鬼般的荒誕。

    可荒誕歸荒誕,「肅王走脫」的事實已經擺在眼前,張啟功也只能接受這個荒誕的解釋。

    或者說,他現在已經沒有心思去管肅王趙潤一行人是如何走脫,他想的是,如何迅速將后者抓回來。

    “張先生,若不全城搜捕?”曹浦在旁建議道。

    聽聞此言,張啟功用一種「你是有多蠢?」的眼神看著曹浦。

    開什么玩笑?在大梁全城搜捕肅王趙潤?你是嫌「太子軟禁肅王」這件事無人知曉,有意傳播一下?

    在微微搖了搖頭后,張啟功沉聲問道:“幾處城門那邊,可有動靜?”

    曹浦聞言連忙說道:“回稟張先生,在得知那位走脫后,卑職便下令增派了守衛城門的禁衛軍,卑職的部下至今還未傳回來消息,想來那位應該還在城內?!?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