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裁決叛亂【二合一】-《大魏宮廷》
第(3/3)頁
『太子殿下這是要保慶王……不對,是要保燕王與桓王兩位殿下么?』
殿內諸人皆是心思機敏的人,立刻就把握住了趙弘潤的心思。
“蕭氏余孽……”
禮部尚書杜宥捋著胡須思忖了片刻,試探道:“太子殿下的意思是,要公布蕭鸞的身份?”
其實在幾年前的中陽叛亂之后,怡王趙元俼的義女趙鶯、趙雀二人,就已經畫出了蕭鸞的模樣,此后,朝廷以這幅畫像發布了緝拿蕭鸞的通緝令,但那時,朝廷并未公布蕭鸞的確切出身。
而如今,既然眼前這位太子殿下意圖讓蕭鸞成為導致內亂的罪魁禍首,那么,朝廷唯有公布蕭鸞那「原南燕侯世子」的身份,并揭露一些蕭逆這些年來的所做作為,這樣才能讓人信服。
但是這樣一來,就很可能牽帶出那位陛下當年苦心遮掩的某些事。
想到這里,杜宥心中難免有些顧慮。
仿佛是猜到了杜宥的擔心,趙弘潤寬慰道:“這件事,本王方才已經與父皇商量過了,父皇將這件事全權交給了本王處置……”
聽了這話,禮部尚書杜宥再無絲毫顧慮,點頭說道:“既然如此,臣懇請即刻草擬詔令。”
趙弘潤點點頭,沉著臉正色說道:“擬詔,南燕侯世子蕭鸞,挑唆諸王內亂,欲顛覆國家,十惡不赦,人人得而誅之,著舉國通緝,死活不論!……藏匿蕭鸞者,以叛逆論處;若有人得蕭鸞首級,不論出身貴賤,清白與否,皆封為列侯,賞十萬金!”
『不論出身貴賤,清白與否?』
殿內諸臣微微一愣,心下頓時明白過來:太子殿下此舉,多半是想利誘蕭逆成員背叛蕭鸞。
“至于慶王……”趙弘潤頓了頓,繼續說道:“利令智昏,被奸人挑唆,妄動兵戈,使大梁陷入動蕩,罪亦不可赦,削去王爵為民……念在他被奸人利用,姑且留于宗譜,著宗府圈禁二十載,以儆效尤!”
在停頓了一下后,他又接著說道:“燕王趙疆、桓王趙宣,見事不明,妄動兵戈,削爵一級,令趙疆、趙宣鎮守邊疆十載,將功補過。”
聽聞此言,殿內諸臣對視一眼,會心一笑:果然太子殿下是為了保燕王與桓王。
這不,起兵攻打大梁這么大的事,到最后,除了燕王趙疆削爵「燕侯」、桓王趙宣削爵為「桓侯」,這兩位殿下屁事沒有——什么,鎮守邊疆十載?拜托,趙弘疆與趙弘宣,本來就是自愿為魏國守衛邊疆的皇子,這也算是懲罰?
“太子殿下,那……南梁王呢?”
禮部尚書杜宥等了半天不見下文,遂開口問道。
趙弘潤聞言沉思了片刻。
這次大梁的內亂,南梁王趙元佐的問題也很大——這指的并非是此人協助慶王趙弘信反叛一事,而是指戶牖侯孫牟、苑陵侯酆叔、萬隆侯趙建、高陽侯姜丹、平城侯李陽、匡城侯季雁等幾名慶王黨貴族,以及他們的隨身護衛,“莫名其妙”死在叛亂之中。
據宗府詢問的結果是,這些貴族是死在禁衛軍的手中,但這種話,也就騙騙那些不知情的人。
趙弘潤是絲毫都不會相信的。
開什么玩笑,難道這幾名侯爵還會親自上陣與禁衛軍搏殺?這幫人是貴族,魏國國內的王公貴族,有幾個是能打的?
與其說這幫人是在與禁衛軍廝殺的過程中不幸被殺,趙弘潤更相信是南梁王趙元佐出于某個原因,下令鎮反軍殺了這幾名貴族。
畢竟據一些禁衛軍士卒的口供,當時這些貴族,那是跟著南梁王趙元佐進的大梁城。
當然,南梁王趙元佐為何要殺那幾名貴族,說實話趙弘潤并不在意,畢竟他跟那幾名遇害的貴族非但沒有什么交情,甚至于,還有一些仇怨。
問題在于,如何處置南梁王趙元佐。
說實話,以趙弘潤如今的權勢與地位來說,想讓南梁王趙元佐死,其實已經是一件非常輕松的事。
只不過,這么做是否太可惜了?
畢竟,刨除掉他這個日后很難有機會再領兵出征的太子以外,他魏國最擅領兵作戰的統帥,就只有禹王趙元佲與南梁王趙元佐兩人,除此之外,就算是河西守司馬安,河東守臨洮君魏忌,上將軍韶虎,相比較前兩位,恐怕都還差那么一點。
更要緊的是,禹王趙元佲的身體一向不好,根本無法支撐長時間的戰爭。
也就是說,魏國日后可以出動的,擁有「滅一國」能力的統帥,恐怕就只有南梁王趙元佐。
而魏國,日后與韓國、與楚國,卻注定會發生更大規模的戰爭。
那么問題就來了。
對于這個南梁王趙元佐,到底是殺,還是留?
若是以曾經「肅王趙潤」的角度來說,似南梁王這種人,還是盡早除掉為妙,畢竟南梁王趙元佐能做到的事,他「肅王趙潤」也能做到,甚至于還能比前者做的更好。
但如今,趙弘潤卻是監國太子的身份,若無意外的話,基本上已經失去了親自領兵出征的可能,在這種情況下,南梁王趙元佐的價值就體現出來了。
更要緊的是,若趙弘潤下令處死南梁王趙元佐,其實魏國失去的,并不止是后者這位擁有「滅一國」能力的統帥,最起碼還要失去龐煥、蒙濼等幾名足以獨擋一面的大將,甚至于,連鎮反軍這支精銳也會瓦解,這對于正在征討宋郡、即將征討河套地區的魏國而言,可是不小的損失。
想到這里,趙弘潤皺眉說道:“對南梁王的處置,暫且擱置……高力,派人知會宗府,叫宗府派人提南梁王入宮,本王要見他。”
“是!”
小太監高力應聲道。
作為太子,為了魏國的整體利益考慮,趙弘潤決定給南梁王趙元佐一個機會。
而這事,恐怕就連南梁王趙元佐自己都沒有料到。19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