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章節(jié)錯誤,點此舉報』 約半個時辰,趙弘潤在禮部尚書杜宥的陪同下,在垂拱殿的側殿,接見了韓國的使臣。 此番出訪魏國的韓使,主使叫做「韓晁」、副使叫做「趙卓」,正是「魏韓第三次北疆戰(zhàn)役」期間曾被釐侯韓武派到魏軍求見趙弘潤的那兩個人,甚至于在趙弘潤夜襲邯鄲攻陷這座王都的時候,韓晁還曾一度落入魏軍手中。 不過這個韓晁頗有骨氣,在被趙弘潤俘虜之后,主動請死,只求趙弘潤放過他的家人。 趙弘潤很欣賞此人,因此也沒有為難韓晁以及他的家眷,并在不久后魏韓兩國修好之后,便將韓晁給放了。 可能正是這個原因,今日韓晁在見到趙弘潤時,恭恭敬敬地深深鞠躬,稽首行禮,看得禮部尚書杜宥頗感意外。 要知道,使臣出訪他國,由于肩負著本國的榮辱,因此向他國尊貴之人行禮可以,但極少行如此大禮的,更何況魏韓兩國就本質(zhì)上來說,還是難以共存的勁敵。 趙弘潤倒是并不意外,坦然受了韓晁一禮后,便邀請韓晁與趙卓入席就坐。 期間,他指著韓晁開玩笑道:“韓晁大人看來是升官了,本宮瞧著大人身上的衣衫,亦比當年鮮艷許多……” 韓晁看了看自己的衣衫,隨即亦風趣地回答道:“當日的肅王殿下,今日更貴不可言,故而,韓武大人在吩咐敝下出使貴國時,特地升了敝下的職位,以襯儲君殿下。” 趙弘潤哈哈大笑,殿內(nèi)的氣氛頗為融洽。 此時,垂拱殿的當值太監(jiān)們奉上了茶水,在彼此皆小抿了一口后,便由殿內(nèi)此刻身份最尊貴的趙弘潤率先開口問道:“兩位尊使此番前來,不知有何要事?” 聽聞此言,韓晁拱了拱手,正色說道:“此番前來,所為兩件事,其一,敝人奉釐侯韓武大人之命,向太子殿下獻上國書,愿魏韓兩國永世和睦、不起兵戈……” 趙弘潤用手指輕輕摩擦著茶杯的邊沿,似笑非笑地看著韓晁在那睜著眼睛說瞎話。 因為,其次彼此雙方都清楚,魏韓兩國必定會有一場決定兩國在中原地位的戰(zhàn)爭,這是不可能避免的,之所以目前尚未發(fā)生,只不過是因為兩國都還未做好準備而已。 當然,雖然心知肚明,但這種時候,就要像韓晁這樣,揣著明白裝糊涂,于是乎,趙弘潤點點頭,露出一副深以為然的表情,符合道:“韓武大人的意思,正合本宮心意,本宮也希望韓魏兩國永世修好。”說著,他可能是覺得說出這么虛偽的話實在是太惡心了,遂咳嗽一聲,岔開話題問道:“那第二樁呢?” 韓晁當然不會介意趙弘潤突兀地結束「魏韓兩國永世修好」的話題,聞言從懷中取出一份禮單,笑著說道:“至于第二樁事,便是韓武大人得知太子妃羋氏為太子殿下誕下嫡子的快滿周歲,故而命敝下送上賀禮一份,聊表心意。” 說罷,他雙手各自捏著禮單的一角,低著頭將其平舉,自有趙弘潤身后的小太監(jiān)高力,緊步走上前,接過禮單,將其送到趙弘潤手中。 韓晁口中的「嫡子」,指的便是東宮太子妃羋姜所生的幼子趙衛(wèi),算算日子,的確差不多快滿周歲了,只不過,趙弘潤絕不相信遠在韓國王都邯鄲的釐侯韓武,會把他兒子的生辰算得那么清楚——難道韓武真是吃飽了撐著沒事做? 很顯然,這只不過是韓晁自己想出來的托詞罷了,關鍵的東西,應該就在這份禮單上。 這不,翻開禮單掃了兩眼,趙弘潤的眼眸中就浮現(xiàn)幾絲笑意。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