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戰爭預熱【二合一】-《大魏宮廷》
第(1/3)頁
洪德二十六年四月,齊國與魏國的結盟破滅,此后,齊國首次出面認可了北亳軍首領宋云復辟的宋國,由上卿高傒為首的齊國公卿們,致力于促成「齊魯越宋四國聯盟」。
同時,齊國調動「北海軍」與「瑯琊軍」,前往駐軍宋郡東部。
在「北海軍」與「瑯琊軍」穿過魯國領土之前,齊國亦派使臣鮑叔出使魯國,拜見魯王公輸磐。
前一陣子,齊王呂白終于在針對「公子糾」與其母魯姬一事上做出妥協,這使得齊魯關系大為緩和,然而魯王公輸磐沒想到的是,他魯國在回到齊國這邊的陣營后,第一場迎來的戰爭居然是面對魏國。
一想到當年魏公子潤率領五萬魏軍陸續擊敗了幾支人數合計超過五十萬的楚軍,魯王公輸磐就感覺心中忐忑不已。
唯有親自經歷過「四國伐楚戰役」的人,才能切身體會到魏公子趙潤在統帥兵馬上的才能,才能明白魏軍的可怕。
說實話,魯王公輸磐并不希望與魏國為敵,畢竟梁魯渠建成之后,魯魏兩國的關系也比較以往親近了許多,魏國的商賈,亦對魯國做出了經濟上的貢獻,但奈何齊國時辰鮑叔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每每提及齊王呂僖尚在世時齊魯兩國的密切關系,使得魯王公輸磐黯然長嘆之余,唯有硬著頭皮選擇站在齊國這邊。
畢竟,魯魏兩國的關系就算再密切,也及不上魯國與齊國世交百年的情誼。
“這次前往宋郡,將由何人擔任主帥?”
在決定下來之后,魯王公輸磐詢問齊國使臣鮑叔道。
鮑叔老老實實地回答道:“將由高傒大人出任主帥。”
“換一位吧。”
魯王公輸磐搖了搖頭,正色說道:“此番面對魏國的軍隊,這于以往我齊魯聯軍所面對的楚國軍隊不可相提并論。魏軍與楚軍不同,他們的武器裝備極為優良,哪怕相比較我齊魯聯軍亦毫不遜色,至于在戰爭兵器這方面,魏國的工藝亦毫不遜色我魯國……寡人亦敬重貴國的高傒,但這場仗,并非是高傒能夠把握的,把田耽調過來。……只有田耽,才能抗衡魏公子趙潤。”
倒不是說魯王公輸磐看不起齊國的上卿高傒,事實上在十幾年前,當時齊王呂僖每每征討楚國時,上卿高傒時常也作為參軍、甚至是副帥出面。
但是這并不意味著高傒在統帥軍隊一事有多么高明,事實上,當時齊魯聯軍與楚國軍隊的戰爭,除了頭幾回楚王熊胥還會出動本國的精銳,誓死抵抗齊魯聯軍的進犯外,到后來,其實更多就像是一場例行公事:裝備精良的齊魯聯軍士氣高漲地跑到楚國境內,楚國消極應戰,派出一些糧募兵草草了事,然后在兩軍交鋒的時候,齊魯聯軍動用機關弩匣、拋石機等優良的戰爭兵器,輕輕松松便擊敗了楚國的軍隊,甚至于還能攻陷楚國幾座城池。然后,齊魯聯軍帶著勝利凱旋回師,而楚國方面,其實也就是損失了一批用糧食征召而來的糧募兵、以及極少數的楚國正軍而已。
不得不說,齊魯聯軍與楚國的戰爭,發展到后來,仿佛就是魯國與楚國雙方皆陪著齊王呂僖玩樂,除了顏面上有所損失外,事實上楚國在齊國的軍隊面前也并未有什么實際的損失——畢竟人命這種東西,在楚國本來就是不值一提的,陪齊王呂僖玩樂而損失的那點兵力,還遠不及楚國每年因為糧食問題——其實是因為楚國貴族傾軋平民、導致平民無過冬存糧導致——而餓死的人數多,根本不痛不癢。
因此說得難聽點,除了每次擔任主帥的齊王呂僖這個戰爭的主角外,其余齊魯聯軍的將領們,哪怕是換頭豬去指揮,也能打敗那些手持竹竿沖鋒的楚國糧募兵——說到底不過就是憑借著魯國鍛造的精良裝備與戰爭兵器碾壓楚國的雜兵人海戰術而已。
但這回,齊魯聯軍所面對的卻是魏國的軍隊,倘若齊國上卿高傒仍以為齊魯聯軍能夠像當初碾壓楚國的軍隊那樣碾壓魏軍,那么,魯王公輸磐只能如此表示:你高傒自己要作死,請別拉著我魯國一起。
魏軍是那么好對付的么?
要知道在五年前,也就是在「四國伐楚戰役」期間,魏公子趙潤率領的魏軍,在沙場上風頭就蓋過齊魯兩國的軍隊,在那場戰事中,除了齊國的田耽尚能跟得上魏軍的戰爭節奏,其余軍隊,皆被魏軍的赫赫戰功徹底掩蓋。
其實較真來說,當時齊國也有許多立下功勛的將領,比如說「羽山要塞」的齊軍將領「閭丘泰」,此人率軍一路打到楚國的「昭關」,幾乎憑借一己之力,打通了齊國與越國中間那塊楚國領土,正面迎上楚國名將、昭關守將「項孌」。
項孌是何等人物?
越國的東甌軍厲害吧?東甌軍主將吳起厲害吧?后者率領前者,在「四國伐楚期間」,憑借著與楚國相差無幾的武器裝備,在重重楚國正軍的封鎖下,一路打到楚國王都壽郢腹地,就差一點,就能對壽郢形成「齊魯魏越」四國軍隊的封鎖。
可如此能耐的吳越大將吳起,如此悍勇的東甌軍,在沒有其他盟國軍隊幫襯的情況下,他們連楚國名將項孌把守的昭關都過不去,甚至于,更多時候只能處于苦苦防守的狀態。
這足以證明楚國名將項孌的厲害,同時,能正面抗拒項孌的齊國將領「閭丘泰」,亦是一位值得贊頌的將領。
然而這位值得贊頌的將領,在當時魏公子趙潤與其麾下的魏軍所立下的赫赫戰功面前,其光芒卻是徹底被掩蓋,世人只知道,魏公子趙潤當時單憑五萬魏軍,與楚國「上將軍項末」以及「壽陵君景舍」兩大名將所率領的六十萬楚國正軍正面交鋒,卻不知,齊將閭丘泰也只是率領不到兩萬的齊軍,打穿了楚國的東路,擊敗了數倍于己的楚國軍隊。
沒辦法,當時魏軍的光芒實在是太耀眼了,誰能想到,上將軍項末與壽陵君景舍兩大楚國名將,在率領合計六十萬楚國正軍的情況下,都沒能擊敗魏公子趙潤所率領的區區五萬魏軍,并且最終讓后者成功殺到楚國王都壽郢城下——更不可思議的是,別人的軍隊越打越少,而魏公子趙潤的軍隊卻越大越多,以至于打到最后,此人居然收編了相近二十萬的楚國軍隊,這實在是讓人難以想象。
雖然當初那位魏公子潤,如今已經成為魏國的太子儲君,按理來說不太可能親自統御軍隊征戰宋郡,但魯王公輸磐卻要做好最壞的打算:萬一碰到那位魏公子呢?他齊魯聯軍靠什么取勝?
在一番交流后,齊國使臣鮑叔帶著魯王公輸磐的意見返回了臨淄,向齊王呂白陳述此事。
在得知此事后,齊王呂白偷偷跑出宮,借著到姐姐(嫆姬)家蹭飯的名義,向姐夫趙昭咨詢意見。
別看上卿高傒在齊國的威望無人可敵,縱使是年輕的齊王呂白亦要仰仗前者,但是呂白最信任的,其實還是姐夫趙昭。
只不過這次,趙昭夾在齊魏兩國當中,實在不好提出什么意見,只是在實在拗不過齊王呂白這個內弟的情況下,這才懷著沉重的心情說道:“請調田耽將軍吧,最不濟也建議是田諱大人或者田驁大人掌軍,至于高傒大人……高傒大人強于政務,但論帶兵打仗,恐怕……”
聽了這話,齊王呂白也是有點無奈。
因為在那一日,由于親眼目睹士大夫「田鵠」的首級,高傒勃然大怒,主動請纓駐軍宋郡,看他那氣憤填膺的模樣,想來是誓死都要向魏國討回一口氣,此時哪里好卸下高傒的統帥職務?
“魏國的軍隊,當真有那么強悍么?”齊王呂白好奇地詢問道。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