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桓虎與魯國【二合一】-《大魏宮廷》
第(2/3)頁
正因為心中的假想敵是齊、魯、越、宋四國,因此,當率軍路過沛縣的新陽君項培看到這座城池上豎起著「桓」字旗幟時,他亦不禁愣了一下,想了半天這才恍然:原來這是大盜賊桓虎占據的城池。
那么,這股桓虎勢力,是否列為此戰的進攻目標之一呢?
當新陽君佇馬觀望沛縣的時候,他麾下的諸楚國將領們卻已按捺不住,這也難怪,畢竟這次,他們楚國的公子暘城君熊拓為了在這場曠世之戰中一口氣吞并齊國與魯國,甚至于為了日后趕超魏國做準備,不惜許下了賞賜城池給有功之士作為采邑的承諾,這使得楚國上上下下的貴族們心中憋著一股子勁,恨不得攻陷沿途所遇到的所有城池——畢竟賞賜封邑這種事,在楚國亦并不多見,更何況還是一口氣賞賜一座城池。
在這份誘人利益的誘惑下,新陽君項培麾下的將領們紛紛請纓,希望帶兵攻打沛縣。
其中較為靠譜的建議,也不過是先派人到沛縣勸降,倘若桓虎——他們以為桓虎就在沛縣——愿意歸降楚國,那自然最好,倘若不肯歸降,便攻打沛縣,權當作為攻打魯國前的熱身仗。
由于麾下將領們的意見一致,因此,新陽君項培也不好拂了諸人之意,遂寫了一封勸降的書信,派人送到沛縣。
與項末對待桓虎的態度不同,新陽君項培對桓虎倒并沒有什么欣賞之色。
當日,新陽君項培的勸降書信便送到了沛縣,送到目前桓虎不在沛縣而主持著城內大事小勤的陳狩手中。
待拆開書信,看到書信的內容后,陳狩不由地皺起了眉頭。
因為在這份勸降的書信中,字里行間充斥著種種威脅的詞匯,讓原本就對楚人印象不佳的陳狩,心中更是惱火。
不過最終,他還是忍了下來,下令全城戒嚴,準備應付楚軍的進攻。
待等到當日的黃昏前后,見沛縣遲遲沒有回應,新陽君項培便知道對方顯然是拒絕了他們的勸降,在麾下諸將的堅持下,他下令麾下兵馬于沛縣城的東南十五里處安營,準備來日攻打沛縣。
巧的是,恰恰也正是在這個時候,桓虎特意提前派回沛縣的心腹,將已跟魯國達成協議的事告訴了陳狩:“陳將軍,桓虎老大已經跟魯國達成了協議,囑咐我日夜兼程趕回沛縣,望陳將軍做好遷移的準備。”
聽到這個消息,陳狩不喜不怒,頗為平靜地反問道:“也就是說,楚軍與我等已成敵對,是么?”
“應、應該吧。”那名桓虎的心腹不明所以地回答道。
聽聞此言,陳狩當即起身走向自己的臥居,半響后提著一桿長槍,看得那名桓虎的心腹表情一愣一愣,不明白眼前這位他們「桓虎勢力」中的二爺,為何突然提著一桿長槍奔出縣衙。
沒有理會那名瞠目結舌的桓虎心腹,陳狩只身來到城西北的軍營,喚來點卯的軍士,吩咐道:“傳我令,點八百騎卒,隨我偷襲楚營!”
“是!”
與桓虎的性格相似,陳狩也絕非是忍氣吞聲之人,今日白晝里之所以對楚軍盛氣凌人的勸降無動于衷,只不過是顧忌當時桓虎還未派人傳來消息,因此不欲招惹楚軍,免得壞了桓虎的好事罷了。
而眼下,既然得知桓虎已與魯王公輸磐達成協議,那么,楚軍理所當然就成為了敵人——既然是敵人,那就沒什么好客氣的了!
是夜,大概在戌時前后,就當新陽君項培將麾下諸將召集到帥帳,安排明日攻打沛縣的種種事宜時,陳狩率領八百騎卒,悄無聲息地潛近了楚營,隨即對這座營寨發動了突然襲擊。
隨著陳狩一聲令下,八百騎卒頃刻殺入楚營,挑反火盆、點燃兵帳,殺戮沿途所遇到的楚卒,期間若是遇到楚軍的將領,陳狩便會親自出馬,憑借著出色的武藝,將敵將挑殺。
不得不說,魏國陽武軍伯長出身的陳狩,亦堪稱是當世屈指可數的悍勇猛將,在他身先士卒、親自沖殺在最前線的帶動下,他麾下八百名騎兵士氣如虹,儼然要重現當年桓虎率領數百騎寇在成皋合狩期間,于魏王營地內反復沖殺、勢如破竹的那一幕。
由于天色已暗,楚營內的楚軍士卒根本不知前來偷襲的敵軍究竟有多少人,一時間,十萬軍隊的楚營亂成一團。
那些楚軍正軍們,尚且曉得與同澤匯合,結成陣列,嚴防敵軍的沖擾,但是其中那些糧募兵卻很是不堪,見營地內四下火起,且有一支數量不明的騎卒殺到了營內,見人就殺,嚇得六神無主、大驚失色,一臉惶恐地來回奔走,非但沒能對戰局貢獻什么,反而加劇了楚營內的混亂。
其中自相踐踏者,不計其數。
此時,身在帥帳內的新陽君項培,也聽到了營地內的異常響聲,滿心驚愕地帶著諸將奔出帳外,目瞪口呆地望著營地內的混亂。
『……莫非是那桓虎?他竟敢、他竟敢……』
看著營地內亂糟糟的景象,新陽君項培簡直有點難以置信。
他無法想象,桓虎這個龜縮在宋郡的惡寇,竟然敢主動挑釁他楚國。
要知道如今的楚國,那可是與魏、秦兩大強國攜手,有希望重新劃分整個中原的各國疆域,小小一個桓虎,居然敢跟他楚國為敵?
他桓虎又不是魏公子潤,身背后又沒有魏國支持,他何來這個膽氣?
“那桓虎,好大的膽子!”
原本對桓虎并無幾分印象的新陽君項培,此時勃然大怒,當即身邊諸將道:“爾等速速回到各自軍中,各司其職,務必要圍殺這股膽敢偷襲我大楚軍隊的賊眾!”
“是!”
見己方的營地居然被一個小小的桓虎襲擊,新陽君項培麾下諸員楚將們亦是氣憤填膺,紛紛回歸各自軍營,意圖平息混亂,組織麾下士卒展開反擊。
然而讓新陽君項培萬萬沒有想到的是,在短短一炷香工夫內,噩耗接連傳來。
“報!章水三千人將戰死!”
“報!昌輝三千人將戰死!”
“報!卜寶兩千人將戰死!”
……
一連五六份噩耗,驚得新陽君項培難以置信地瞪大了眼睛,完全無法理解,敢來偷襲他楚營營地的賊軍,到底有多少兵將,何以他軍中的兩千人將、三千人將,如此輕易紛紛戰死?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