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109章:萬全之策【二合一】-《大魏宮廷》


    第(3/3)頁

    倘若提出這個建議的,乃是垂拱殿內朝的諸大臣,那么,趙弘潤會虛心聽取,但是韓王然……抱歉,趙弘潤從來沒有采納對手建議的習慣。

    這可能是他素來叛逆,或者是他認為,倘若就這么接受了,就感覺比韓王然輸了一籌什么的。

    退一步說,就算最終還是選擇了與韓王然所提出建議相似的戰略國策,那么,趙弘潤也肯定會想辦法給韓王然制造點麻煩,絕不會讓后者如此輕易就贏了去。

    問題在于,如何反制呢?

    趙弘潤細細回憶著他當時與韓王然的對話,包括后半階段,他倆仿佛摯友般的融洽交談。

    通過這次的交談,他進一步地發現,韓王然應該是他同齡人中最擅長隱忍、忍耐的一個人,心性之堅韌,讓趙弘潤嘆為觀止。

    相比較韓王然,趙弘潤的大舅子暘城君熊拓當年簡直就是一個還未長大的稚童,為了宣泄心中的怨恨,居然不計利害得失地攻打了魏國整整十年——有這工夫,熊拓居然不去打巴蜀。

    打巴蜀多好?巴蜀小國林立,一盤散沙,其混亂程度儼然一個小中原,而同時,巴蜀之地亦擁有著豐富的資源,糧食、蟲蠟、絲綢、礦石,若非魏國這些年來一直在韓國、楚國的夾縫中存身,伺機尋找壯大的機遇,趙弘潤可能早就帶兵去打巴蜀了。

    正如趙弘潤所認為的那樣,暘城君熊拓,直到「五方伐魏」之后,也就是壽陵君景舍率領的百萬大軍攻打魏國且幾乎全軍覆沒,讓他有機會入主楚東,這個大舅子,才逐漸變得成熟,真正具備了作為君王的氣度。

    而在此之前,暘城君熊拓的種種行為,雖不能說是不堪入目,但離君王也差上十萬八千里,他的表現甚至還不如趙弘潤的表兄衛公子瑜。

    然而很可惜,羸弱的衛國,成為了衛公子瑜的負累,也正是這個原因,就算趙弘潤明知他表兄衛公子瑜的才華,也難以對衛國持有什么警惕——魏國隨隨便便派一個五萬編制規模的精銳軍隊,就足以將其覆滅的國家,何必大驚小怪?

    但韓王然不同,此人擁有著超過衛公子瑜與暘城君熊拓的才華,其背后又是韓國這樣的國家,姑息這樣的勁敵,這讓趙弘潤充滿了憂慮。

    說實話,趙弘潤其實也有想過,是否趁韓王然重奪大權、韓國內部不穩的機會,一鼓作氣攻滅韓國。

    但出乎他意料的是,韓王然在奪回大權后,在國內似乎并沒有什么動作——像排擠康公韓虎、釐侯韓武、莊公韓庚這三位權臣一系的官員呀,或者報復此前欺他謗他的那些人呀,居然什么都沒有。

    對此韓王然的說法是,外敵重重,容不得他有半點任性。

    一個忍辱負重、忍了足足十四年的年輕君王,在有朝一日重奪大權后,居然半點得意也無、半點放肆也無,這份心性,簡直是讓趙弘潤難以想象。

    他自認為,倘若換做是他,他絕對無法做到這一點——他肯定會報復那些曾經欺他謗他的人。

    『無懈可擊么?……呵,那若是我放回韓武呢?』

    輕輕摟著趙雀,趙弘潤閉著眼睛估測,若他將韓武放回,是否會讓此刻的韓國出現動蕩,使他魏軍得到可趁之機。

    但仔細想想,釐侯韓武這個硬骨頭,在被伍忌擒拿的時候,并不考慮自己的安危,卻還任命蕩陰侯韓陽為主帥,仿佛鐵了心,不惜自己陪葬也要叫他趙弘潤死在這巨鹿,趙弘潤實在不覺得,釐侯韓武在被他放回后,會不顧他魏國的威脅,跟韓王然搶班奪權。

    按照這樣想,放回釐侯韓武,好似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想到這里,趙弘潤皺了皺眉。

    忽然,他好似想到了什么,眼眸中幾絲笑意。

    『對了,不是還有秦國么?』

    摸了摸下巴,趙弘潤惡意滿滿地開始盤算起來。

    他忽然覺得,他完全可以讓秦國接著消耗韓國,反正秦國的國內經濟本來就很薄弱,薄弱到若不對外發動戰爭根本養不活那么多的軍隊,根本不怕韓國所謂的「同歸于盡」的威脅。

    秦國才是真正意義上以戰養戰的國家。

    當然,趙弘潤并不認為單憑秦國的實力,能打敗韓國——即便是如今的韓國。

    但反過來說,這恰恰不正是最符合魏國的利益么?

    舔舔嘴唇,趙弘潤心中有了主意。

    他眼下只擔心一點,那就是他的側室、秦少君贏瓔,在得知這件事后,會不會跟他鬧。

    畢竟再怎么說,趙弘潤也是利用了秦國。

    『……沒事沒事,大不了給秦國提供一些經濟方面的幫助嘛。』

    趙弘潤暗自安慰自己道。

    想著想著,他又想到了楚國。

    正如韓王然所建議的那樣,在韓王然這位韓國君主都已經在私底下承認戰敗的情況下,趙弘潤當然要設法限制一下楚國,畢竟若真被楚國吞并了齊魯兩國,得到了齊國的財力與魯國的工藝技術,那楚國可真就成為一匹脫韁的野馬,再無人能夠鉗制了。

    可問題是,跟對秦國的情況一樣,魏國也無法號令楚國——雖然魏秦楚三國確實是同盟關系,但這并不代表秦楚兩國就會遵從魏國的指令,從根本上說,秦楚兩國依舊還是以本國的利益為重心。

    這也是趙弘潤‘算計’秦國接著消耗韓國的關鍵。

    但與秦韓這邊的情況不同,韓國就算是在目前的局勢下,仍然有實力抵御秦國的軍隊,可齊魯兩國,未見得能招架得住楚國,難不成魏國親自出馬?——倘若趙弘潤真的調轉槍頭對付楚國,那可真的要成為眾矢之的了。

    想了整整一宿,趙弘潤終于想出了一個可行的策略:倘若齊魯兩國有能力招架楚國,那他就按兵不動,繼續削弱韓國;但倘若齊魯兩國抵御不住楚國,那么,他就立刻在巨鹿調轉槍頭,攻打齊國截胡。

    反正他早就想教訓一下那些依舊活在「齊王呂僖時代」的自大齊人了,滅了齊國后順便將六哥趙昭帶回國內,仔細想想也沒什么不好。

    這樣一來,縱使楚國打下了魯國,得到了魯國的工藝技術,但因為趙弘潤攻打齊國,奪取了一部分齊國的財力,楚國未見得能有充足的財力去研究從魯國奪取的工藝技術。

    更要緊的是,若是齊魯兩國被他魏、楚兩國分而覆滅,縱使韓國仍在茍延殘喘,他日也無法撼動魏國的地位,而秦國與楚國,前者在與韓國的戰爭中消耗過多,而后者因為并未完全得到齊國的財力,也未見得能對魏國造成什么威脅。

    『唔唔,這才是萬全之策!』

    趙弘潤暗暗想道。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