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118章:初夏【二合一】-《大魏宮廷》


    第(2/3)頁

    反過來說,倘若楚國吞并齊魯兩國失利,那么就只能老老實實地發展國力,不會去奢望取代魏國,因此與魏國也基本上不會出現什么沖突。

    這種情況,其實對魏、楚兩國都頗為有利。

    當然,更重要的是,羋姜到時候就不必夾在魏國與楚國之間難做。

    因此,在趙弘潤自己沒有出手的情況下,得知楚國在攻打齊魯兩國的戰爭中出現了阻礙,趙弘潤其實是非常歡喜的,他甚至有心寫封信給桓虎,表彰后者兩句。

    想著想著,趙弘潤的心思再次回歸到當前的「魏韓之戰」上。

    是的,盡管在今年的三月份,趙弘潤與韓王然在那座小土丘取得會晤,并達成了某些協議,但魏、韓兩國的戰爭,卻仍然還在持續。

    這也難怪,畢竟韓王然雖然做出了妥協,愿意以「割讓包括邯鄲在內的、邯鄲郡南部所有城池」為代價,換取魏國同意終止兩國的戰事,但這種私底下的協議,終究是不好擺上臺面來講。

    試想,韓王然該怎么向臣下交代?難道他能說,我用割讓城池、甚至是割讓王都來乞和?

    倘若他敢這么說,那么,韓王然瞬間就會失去絕大多數的支持。

    因此,韓王然只能在背地里‘幫助’魏國,比如,以糧草不繼為借口,命令前線作戰軍隊徐徐后撤,變相將邯鄲以南的城池拱手相讓。

    也正是這個原因,目前魏、韓兩國的軍隊還在打仗,不過戰場,已從魏國的河內郡,慢慢轉移到了韓國的邯鄲郡,而在此期間,魏國也逐漸收復汲縣、淇縣、共地、臨慮等失土,甚至于,還打了蕩陰侯韓陽的封邑蕩陰。

    不過在這段日子里,趙弘潤為了隨時可以向齊國出兵,因此并未分兵攻打韓國腹地,始終保持著按兵不動的局面。

    不得不說,這讓韓魏兩國的很多官員士卿、統帥將軍都有點看不懂,畢竟,魏公子潤懈怠戰爭,而且還是在這種關鍵戰爭中攜帶,這是難以想象的。

    只有極少數人才明白,趙弘潤之所以按兵不動,這是為了能隨時出兵齊國,截楚國的胡。

    似這種事,彼此心照不宣即可,沒必要弄得人人皆知。

    而這極少數人中,就包括南梁王趙元佐。

    不能否認,南梁王趙元佐確實是一位頗具戰略眼光的統帥之才,他見趙弘潤率領十萬魏軍駐扎在巨鹿,近三個月按兵不動,就猜到這位太子殿下多半是想襲擊齊國,順帶著,也猜到了他們這場「魏韓之戰」的結果——那位太子殿下都準備轉戰齊國了,這是否代表著韓國已在暗地里表示了求和之意呢?

    而韓軍這邊,韓軍主將暴鳶,則是得到了韓王然隱晦的暗示。

    雖然心中不甘,但暴鳶也明白,這場仗他們多半是無法全身而退了,于是也就暗中徐徐放水,以至于邯鄲郡境內魏韓兩軍的征戰,雙方變得越來越默契:上午韓軍從某城池撤離,下午魏軍便進駐該城,為了掩人耳目在城外打一場,雙方也是草草收場。

    打到這種地步,其實已經可以說,魏韓之戰已然結束,剩下的,只不過是收尾善后而已。

    對于這些事,有不少韓人看在眼里,就比如韓國的丞相申不駭。

    當這位老丞相得知韓王然曾與魏公子潤會面過,再結合隨后暴鳶的種種消極作戰行為,老丞相當即就猜到了幾分真相。

    因此,他在韓王然于四月初返回邯鄲后,曾單獨面見韓王然,求證心中的猜測。

    韓王然并沒有隱瞞,將他與魏公子潤的私下協議一五一十地告訴了申不駭,聽得申不駭久久默然不語。

    平心而論,申不駭并不是反對韓王然的決定,甚至于,他還有些佩服這位年輕的君王那毅然壯士斷腕的果斷,畢竟,割讓王都在內的邯鄲郡南部所有城池,這種大手筆,可并非隨隨便便就敢說出口的。

    老丞相只是覺得有些悲哀:他韓國曾經是多么的強大,如今卻淪落到要以割讓王都的方式來向魏國乞和,該死的,要知道魏國那可是他們曾經的手下敗將,在長達五十年的歲月里都不敢主動挑釁。

    “大王有何打算?”申不駭詢問道,略顯渾濁的雙目目不轉睛的看著面前這位年輕的君王。

    事實證明,韓王然并沒有讓他失望,在聽到他的詢問后,這位年輕君王擲地有聲地說道:“孤打算遷都薊縣,暫避魏國鋒芒,而后勵精圖治,以待日后。”

    看著雙目神采奕奕的韓王然,申不駭微微點了點頭。

    在他看來,盡管這場仗他們韓國打了敗仗,但鑒于韓王然及時說服魏公子潤,暗中終止了這場戰爭,使得韓國保全了不少有生軍力,因此,損失倒也不是很大,至少比國家被魏國覆滅要好得多。

    他唯一擔心的,是這位年輕的君王在遭受這個挫折后,是否會變得心灰意冷,亦或者,這位年輕的君王是否有帶領韓國東山再起的野望。

    而試探的結果,讓申不駭頗感欣慰:眼前這位年輕的君王,絲毫未曾氣餒,甚至于,早已想好了后續。

    接下來的談論,其實也沒什么可談論的了,畢竟「割讓邯鄲」說來簡單,但個中意義,相信每一名韓人皆是百般滋味在心頭。

    當然,也并不是所有人都像老丞相申不駭那樣理智,就比如蕩陰侯韓陽,他在隱隱察覺到韓王然與趙弘潤私底下的協議后,就堅決反對向魏國乞和,甚至于,他還搬出了釐侯韓武在被魏將伍忌擄走時所下達的嚴令:在這場事關韓國興亡的戰爭中,誰敢輕言降和,就是整個國家的罪人。

    為此,蕩陰侯韓陽頻繁奔走,游說秦開、樂弈、司馬尚等將軍,希望這些將軍能配合他對邯鄲甚至是韓王然施加壓力,遵從釐侯韓武的命令,不惜一切代價與魏國繼續開戰,至少得逼得魏國主動提議以平局收場——絕不是以「割讓王都邯鄲」作為代價。

    起初韓王然對蕩陰侯韓陽還有所容忍,畢竟蕩陰侯韓陽的這些行為,足以證明這位君侯對國家確實是赤膽忠心,只不過雙方看待事物的角度不同,以至于出現了分歧罷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