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局勢與算計【二合一】-《大魏宮廷》
第(2/3)頁
這也難怪,畢竟當初在韓將暴鳶、靳黈二人故意向魏國放出「魏公子潤兵敗館陶、敗走巨鹿」的消息,企圖引起魏國國內的惶恐與混亂時,其實南梁王趙元佐一眼就看穿了這兩名韓國將領的目的。
但奈何,趙弘潤在魏國朝野的威望實在太高了,以至于區區一則謠言,就讓整個梁郡陷入混亂,就連朝廷也一度癱瘓,幸虧魏王趙偲及時出面,喝醒了諸人。
不得不說,在這段日子里,南梁王趙元佐異常憋屈,明明他有自己的戰略安排,但就是因為這則謠言,讓他所有的戰略安排都泡湯了,還害得他還要苦口婆心地去安撫南燕、酸棗一帶的百姓,告訴他們這一切都是韓國的陰謀,爾等莫要人云亦云、聽信傳聞。
但讓他感到心酸的是,梁郡的百姓根本不相信他的說辭,甚至于,居然還有人在背地里說他心懷不軌,更有甚者,個別消息靈通的魏人,還將他曾經在「魏韓第一次北疆戰役」時,對當時在上黨郡陷入趙弘潤見死不救的陳年舊事翻出來說,使得南梁王趙元佐無端端背負了許多罵名。
而這一切,都得歸過于這位肆意妄為的東宮太子!
怨憤之余,南梁王趙元佐心中倒也有絲絲痛快,因為他從大梁朝廷的反應可以判斷,經此一事后,趙弘潤這輩子,幾乎是沒有可能再踏出大梁一步了——朝中那些大臣,絕對不會再容忍這位太子殿下。
可能是感受到了無數道充滿怪異的神色,趙弘潤心虛地干笑兩聲。
畢竟此時他也已經得知,因為他與本土斷了音信長達數月之久的關系,大梁曾一度出現混亂——倘若魏國因此出現動蕩、內亂,那么,他就得責無旁貸地負起全部責任。
酒席筵后,趙弘潤將秦國大庶長趙冉請到了他的小帳。
他當然猜得到趙冉千里迢迢趕到魏國,且此后不辭勞苦地尋找他的目的,正好,他心中也有些盤算。
“多謝雀夫人。”
在趙雀奉上茶水后,趙冉先是拱手作為感謝,隨即,他這才轉頭對趙弘潤說道:“潤殿下,您對目前的戰況,有何看法?”
其實趙弘潤很清楚趙冉的目的,并且,他也有意讓秦國來接盤與韓國的戰爭,但這些心里話,他當然不好直接說出口,否則難免有算計秦國的嫌疑。
“目前的戰況……大致尚可吧。”
點了點頭,趙弘潤端著茶盞說道:“這場仗打到現今,差不多也一年了,不能否認,韓國確實非常強大,縱使我兩家聯手,竟也不能將其擊潰……我聽說在西河一帶,至今都未能擊潰李睦的軍隊?”
“呃……那個李睦,確實有點棘手。”趙冉表情有些尷尬地點了點頭。
其實他完全沒有必要感到尷尬,因為在西河戰區,對李睦束手無策的又并非只是他秦國的軍隊,事實上,駐軍在那里的,還有魏國的韶虎、司馬安、魏忌等將領,皆是魏國出類拔萃的將才,但這些將領,以及秦國的武信侯公孫起、長信侯王戩、陽泉君贏镹等等,皆被李睦的軍隊阻擋在雁門郡以外,雖然說打成這樣,一半得歸功于李睦麾下的韓軍占據了絕對的地利,憑借一道道雄關擋住了秦魏兩國的軍隊,但也足以證明,李睦確實是這天下屈指可數的帥才,以一人之力招架秦魏許多位統帥將領,居然真能招架得住。
“好在潤殿下這邊打開了局面……”干笑道恭維了趙弘潤一句,趙冉低聲試探道:“據趙某所知,潤殿下似乎在巨鹿一帶,與韓國最近奪回大權的韓王然有過照面,不知……聊了些什么,能否稍微透露一二?”
趙弘潤笑著說道:“這有何妨?……如趙冉大人所猜測的那般,那韓然還能說什么?無非就是威逼利誘,希望迫使我大魏就此結束這場仗罷了。”
聽聞此言,趙冉面色微變,捋著胡須笑道:“這可真是……太可笑了!潤殿下是何許人,豈會因他幾句話就改變主意?”說著,他搖了搖頭,似自言自語般說道:“韓國幾次挑釁貴國的虎威,且三番兩次撕毀停戰協議,似這等不義之國,若是換做我大秦,必與其不死不休!”
『……這老小子。』
趙弘潤不動聲色地瞥了一眼趙冉,隨即點點頭說道:“不錯!趙冉大人所言極是,韓國幾次三番挑釁我大魏,撕毀協議,本王自然要讓其留下深刻教訓!……當年本王攻陷邯鄲,顧念兩國情誼而將這座城池歸還,但這次……哼!本王已決定,讓邯鄲世世成為我大魏的城池!”
『好!好!』
趙冉在心中連說了幾個好字,等著趙弘潤的下文,沒想到,后者在說完這句話后,竟端起茶杯喝了一口,仿佛已再無下文。
見此,趙冉試探著問道:“潤殿下,在此之后呢?”
“什么在此之后?”
“趙某的意思是,潤殿下在攻陷邯鄲之后呢?”說到這里,他舔了舔嘴唇,慎重地問道:“莫非貴國就止步于此了?”
“這個嘛……”趙弘潤沉吟了半響,隨即皺著眉頭說道:“暫時本王還未想好。”
“此話怎講?”趙冉不解問道。
只見趙弘潤皺著眉頭說道:“其實這場仗,本王并不想打,這些年來,我大魏戰爭不斷,雖然陸陸續續收復了一些土地,甚至還開辟了一些新土,但事實上,我大魏的國力并未因此增進,就像河西、河套地區來說,那些土地好比說只是擺在那里,跟原先不屬于我大魏時,幾乎沒什么兩樣。……相比之下,由于連年的戰爭,我大魏的國庫、糧倉皆日漸空虛,在我看來,這國力不進反退。……倘若不是韓國的威脅實在太大,本王并不傾向于這場戰爭,畢竟,本王也并未窮兵黷武之人。”
“唔。”趙冉微微點了點頭。
畢竟,趙弘潤所說的這些也都是事實,近十年來魏國的戰爭,比刨除這十年來近幾十年魏國所有的戰爭還要多,戰爭的規模也越大,最過于為人所津津樂道的「魏韓上黨戰役」,事實上當年魏國只是出動了幾萬兵力而已,而近十來年呢,魏國動輒出動幾十萬兵力,三次「魏韓北疆戰役」、「五方伐魏戰役」、「河西戰役」、「河套戰役」,以及這次「魏秦討韓戰役」,魏國哪次不是動輒三、四十萬軍隊?
就連趙冉都覺得,也虧得魏王趙偲勵精圖治二十年,給兒子趙潤打下了堅實的國力基礎,否則像魏國近十來年這等頻繁開戰,或許國力早就崩潰了。
“潤殿下的意思是,此番在攻陷邯鄲,給韓人教訓之后,潤殿下就會接受韓國的求和?”趙冉皺著眉頭問道。
“看情況吧。”趙弘潤聳聳肩說道:“倘若到時候韓國仍舊不肯承認我大魏的地位,那么,我大魏自當奉陪到底!”
『……韓王然都親自與你會面了,怎么可能還會不肯承認你魏國的地位?』
趙冉看了一眼趙弘潤,心下暗暗嘀咕道。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