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133章:遷都爭議(二)【二合一】-《大魏宮廷》


    第(2/3)頁

    然而此時再阻止趙元儼已經來不及,因為后者完完全全地沉浸在了歷代先祖艱難建國的輝煌功績當中,滔滔不絕地開始講述先代祖宗建立國家是多么的艱辛。

    起因是隴西的隴中趙氏一支,與本家魏氏不合,因此,當時年輕的隴中趙氏家主、魏國的開國之君「莊王」,毅然率領族人遷出隴西,向中原邁進。

    在經過秦嶺時,由于語言交流上的誤會,姬趙氏一族先是與居住在秦嶺的人,也就是今日秦國的先祖交惡,雙方展開惡戰。

    由于不敵秦嶺人,且姬趙氏一族又不肯服軟乞求本家隴西魏氏的幫助,因此唯有迂回繞路,從秦嶺南邊的房陵一帶經過。

    在此期間,趙氏一族陷入了糧食窘迫的處境,無奈之下,唯有想辦法與南方的巴人交易,希望能從后者那里交易一些糧食,沒想到,巴人見趙氏處境艱難,竟然落井下石,發動戰爭企圖將趙氏一族擄掠為奴隸,致使趙氏一族出現了慘重的傷亡。

    這即是「房陵之恨」!

    在此危難之際,當時秦嶺人的首領,得悉他們與趙氏的矛盾只是出于誤會,遂毅然伸出了援手,非但協助趙氏擊退了巴人,還將趙氏一族收容到了秦嶺境內,從而出現了秦趙之好。

    在長達二十幾年的時間內,趙氏一族居住在秦嶺,與秦嶺人相互婚娶、互為兄弟,是故,當后來趙氏一族離開秦嶺繼續向東時,仍有一部分趙氏后人留在秦嶺,一直傳承至今,比如說今日貴為秦國大庶長的趙冉,身上就有趙氏一族的血脈。

    此后,趙氏一族向東遷移至三川,在秦嶺人的支持下,他們擊敗了當時三川境內的原住民,隨后在經過十幾年的積蓄力量后,趙氏一族趁當時中原的梁國、鄭國、宋國、衛國四國相互征伐之際,驟然兵出三川,以雷霆之勢吞并鄭、梁,正式建都于梁國的都城大梁,立國號為「魏」。

    “……此后建都大梁,結束了我大魏先祖長達幾十年的艱難遷移之路。”趙元儼一臉陶醉地說完了這句話。

    可能是突然間沒了聲音,手扶下巴昏昏欲睡的趙弘潤忽然一個激靈,一下子清醒了許多,撫掌贊道:“了不起,了不起,先代真是了不起。”

    只見趙元儼滿臉興奮,連連點頭說道:“此后,我大魏得以在中原立足……”

    剛說到這,就見趙弘潤打斷他道:“二伯,要不然今日就到此為止吧?你看,一口氣就說了幾十年的事,要不先歇歇,來日再說?”

    “可接下來才是老臣想要表達的肺腑之言。”趙元儼微皺著眉頭說道:“相信聽完先代的事跡后,陛下定能有所啟發。正所謂前車之鑒、后車之師……”

    『……』

    趙弘潤張了張嘴,也不曉得是不是太困的關系,素來嘴皮子挺利索的他,此刻居然插不上嘴。

    幾時了?

    趙弘潤用口型詢問在旁的大太監高和。

    此刻,大太監高和亦是哈欠不斷,但仍強打精神站在趙弘潤身邊,在注意到趙弘潤的口型后,他亦用口型做出回覆:亥時。

    『好家伙……這是一口氣說了一個半時辰啊。』

    趙弘潤萬萬沒有想到,素來古板的二伯,在提及歷代先祖功績時居然是個話癆,而且還不是一般意義上的話癆。

    當晚,宗府宗正趙元儼向趙弘潤講述他們趙氏祖宗當年建立國家的艱辛,一直從兩百余前說到百余年前。

    期間,趙元儼一個勁地向趙弘潤表達,大梁對于他魏國究竟有多么多么重要,除此之外,又有多少多少的意義。

    只可惜聽到后來,趙弘潤實在是太困了,他呆滯發直的目光,只瞧見他二伯的嘴皮在那邊不停的動,但是具體說些什么東西,他一個字也沒聽進去。

    待等趙弘潤再次恢復意識時,已經是次日的晌午了,明明是擁有著超乎一等的記憶力,但趙弘潤實在是想不起,昨晚最終他是怎么逃過一劫的。

    對此,他詢問了大太監高和,沒想到這小子抓了半天頭發,居然說他不記得了。

    就在主仆二人仔細回想昨晚那個噩夢時,拱衛司的御衛長燕順進來稟告道:“陛下,儼王爺求見。”

    『他、他怎么又來了?』

    趙弘潤對高和對視一眼,主仆二人眼中皆有些惶恐。

    很遺憾的,趙元儼終歸是趙弘潤的長輩,趙弘潤不好將其晾在殿外,只能違心地召見。

    相比較精神萎靡的趙弘潤與高和主仆二人,趙元儼明明年近六旬,然而此刻卻是精神抖擻。

    “二伯,今日氣色……不錯啊。”

    趙弘潤打著哈哈道。

    “托陛下洪福。”趙元儼拱手笑了笑,隨即又說道:“昨晚聊到距今大概百余年前……”

    聽聞此言,趙弘潤心中一驚,連忙打斷道:“二伯,待會兒就是早朝了,要不剩下的百余年,就放到日后吧?”

    “這個……”趙元儼微微皺了皺眉,隨即臉上擠出幾分笑容,違心地說道:“耽誤一日早朝亦不打緊……”

    『……』

    趙弘潤不禁睜大了眼睛,他二伯,素來古板迂直的二伯,居然會說什么「耽誤一日早朝也不打緊」?

    天吶!莫非太陽打西邊出來了?

    不過轉念一想,趙弘潤就明白了,他二伯這是鐵了心要打消他遷都的意向,為此,不惜破了他自己的原則,居然‘教唆’新王不上早朝。

    其實歸根到底,是因為趙元儼心中清楚的很:今日的早朝,必定是商議遷都之事,一旦這件事放在朝中商議,那么他說的話,分量就不如現在這么大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