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聽聞此言,檀淵侯衛振心中暗暗感慨,他沒想到公子衛瑜在這種情況下仍在為其父考慮。 片刻后,話題又回到了「范縣」,檀淵侯衛振正色對衛瑜說道:“公子,雖檀淵、鄄城兩地,暫可為東軍提供糧草,但以長遠之計,還是需要奪回范縣,打通與東部的糧道。” 他所說的長遠之計,即他吃不準與濮陽軍的交鋒會持續多久,畢竟那是他衛國最精銳的軍隊,若不能趁早驅逐蕭鸞的頓丘軍,時日一長,他東軍難免就會陷入困境——單單檀淵、鄄城兩地,是無法養活包括檀淵軍在內的如今五六萬東軍的。 “我已派了「肖布」率軍前往范縣。”衛瑜說道。 他口中的肖布,亦是一位衛國游俠出身的將領,頗有武力,為人豪爽,也很得士卒們的擁戴,是衛瑜除了夏育、孟賁以外,頗為信任、認可的將領。 見衛瑜已有所安排,檀淵侯衛振遂沒有再說什么,繼續跟衛瑜商量與濮陽軍交戰的事。 但是他們萬萬沒有想到,僅僅過了兩日,肖布軍就帶回來了戰敗的消息。 原來,肖布率軍攻打范縣,見己方兵多而頓丘軍兵少,遂立刻展開了攻城,不曾想蕭鸞與他麾下的頓丘軍在防守上頗為了得,以至于肖布只能退后十里安營扎寨。 然而當晚,蕭鸞卻率領頓丘軍夜襲了肖布軍。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肖布是草莽游俠出身,但好歹也經歷過「對韓戰爭」與「東郡之戰」,自然也能猜到頓丘軍或許會夜襲他,因此,倒也有所防范。 只可惜,蕭鸞技高一籌,派出兩支奇兵,一支佯攻、一支實攻,用一招聲東擊西的招數,就成功地襲擊了肖布軍,焚燒了肖布軍的糧草。 在亂戰之中,肖布企圖憑借其個人的勇武力挽狂瀾,但很遺憾,一支措不及防的冷箭,就輕易奪走了這名豪俠的性命。 『怎么會這樣?』 在聽完敗卒的回稟后,衛瑜以及檀淵侯衛振,還有孟賁、夏育等人,皆默然無語。 要知道,肖布亦是驍勇的將領,當年身先士卒與韓將司馬尚麾下的韓軍搏殺,闖下了不小的名氣,不曾想,竟然如此輕易就被蕭鸞擊敗,甚至于戰死沙場。 只能說,他們不了解蕭鸞的生平。 作為南燕侯蕭博遠的長子,蕭鸞當初年紀輕輕時就展現出了在武略上的才能,當年趙偲奪位時,亦是蕭鸞臨陣倒戈,給了當時的靖王趙元佐致命一擊,助禹王趙元佲將順水軍擊敗。 對于蕭鸞此人,趙元偲、趙元佲、趙元佐等人皆給予高度評價,若非后來發生了蕭氏之禍,否則以蕭鸞的才能,必定能成為魏國的名將,比之韶虎、司馬安、魏忌、姜鄙等人有過之而無不及,哪里是肖布這種游俠出身、對用兵一知半解的將領能夠對付的?——派夏育前去,怕也只是勉勉強強。 “不可思議……” 在聽了敗卒的回稟后,夏育驚訝地說道:“肖布麾下有八九千士卒,而那蕭……公宜麾下,不過區區四五千頓丘軍,不曾想這四五千人,竟然如此輕易就擊潰了兩倍于己的兵士。” 而在旁,孟賁氣呼呼地說道:“公子,請派某前去,某定會斬下那公宜的首級!” 衛瑜與夏育對視一眼,沒有說話。 固然,以孟賁的個人武力,還要遠在肖布之上,但問題是,孟賁只是猛將、而非統帥之才,哪里對付地了蕭鸞那種正統的將才? 倘若衛瑜派孟賁前去,那么結局,無非就是讓孟賁步肖布的后塵,被蕭鸞耍地團團轉罷了。 于是,夏育開口道:“公子,還是由我前去吧,至于這邊……公子有檀淵侯相助,應該不會有什么問題。” 他看了一眼檀淵侯衛振。 事實上,檀淵侯衛振也并非是多么厲害的統帥,但問題是,對面的濮陽軍,其實也沒有什么過于厲害的將領。 是的,跟猛將如云的魏國不同,其實衛國跟魯國差不多,也沒有什么拿得出手的將領。 否則,假如衛國有幾個像司馬安、韶虎級別的將軍,當初韓將司馬尚再厲害,也不可能橫掃衛國半境——要不是韓國當時決定撤兵,其實司馬尚是完全有能力攻陷濮陽、覆滅衛國的。 衛瑜想了想,最終還是選擇了夏育提出的建議。 于是乎次日,夏育便率一萬東軍前往馬陵、范縣一帶,意圖從蕭鸞以及其麾下的頓丘軍手中,將范縣奪回,打通糧道。 但事實證明,就算是夏育這位公子衛瑜麾下首屈一指的將領,面對蕭鸞這種天縱之才那也是倍感吃力。 強攻,攻不下,夜襲,又被蕭鸞輕易看穿,甚至于還要時刻提防著蕭鸞的偷襲。 此時的夏育,儼然有種當年面對韓將司馬尚時的感觸。 他幡然醒悟:莫非這蕭鸞用兵的才能,竟不亞于司馬尚? 這是當然的! 蕭鸞無論個人武力還是統帥兵馬的才能,都不弱于目前魏國各路兵馬的將軍。 與蕭鸞相比,夏育雖然有作為將帥的潛力,但目前還太嫩了。 而與此同時在濮陽那邊,大概在九月初十,東軍與濮陽軍也爆發了戰爭。 當時交戰的雙方并沒有注意到,在他們彼此打地火熱的時候,在戰場南側的一座丘陵上,卻有一伙不速之客旁觀著這場戰爭,并肆無忌憚地發表自己的看法:真是一場丑陋的戰爭。 發表這個看法的不是別人,正是魏國天策府右都尉張啟功。 別看張啟功是文人,并且專攻刑律,但是他好歹也看過一些兵法,大概了解兵陣運用。 而在他看來,東軍與濮陽軍的這場交鋒,純粹就是雙方將領叫各自麾下的軍隊一股腦地殺向對面而已,毫無戰術可言——像什么為鑿穿敵陣啦,迂回偷襲敵軍本陣啦,張啟功完全沒有看到。 “衛公子瑜,說到底也就只有這種程度而已。” 在觀戰了一陣后,張啟功刻薄地評價道。 在他身旁,他的副使北宮玉聞言笑著說道:“張都尉莫不是將公子衛瑜與吾王比較?卑職以為張都尉的要求未免過高,觀天下之大,有幾人能與陛下相提并論?” “哼!”張啟功輕哼一聲,算是認可了北宮玉的話。 此番,他們二人是特地為了蕭鸞而來的,畢竟前幾日,青鴉眾安插在衛國的眼線向大梁送去了消息,表示化名公宜的蕭鸞終于有所行動,是故,張啟功與北宮玉便立刻帶上一隊黑鴉眾前來衛國,意圖伺機擒殺蕭鸞,將其首級獻給趙潤。 而前兩日在經過濮陽時,得知公子衛瑜率領東軍至此,是故,張啟功與北宮玉稍微逗留了一下,想看看這場戰爭的勝負。 結果,這場戰爭讓張啟功非常失望,儼然有種「弱雞互啄」的感覺。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