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臣弟領(lǐng)命。” 溧陽君熊盛拱手抱拳,正要告辭離去,忽然想到一事,他又轉(zhuǎn)回身來,在看了看殿內(nèi)左右后,低聲說道:“另外,大王,據(jù)臣弟所知,熊吾他前一陣子曾拜訪過楚水君?” 聽聞此言,熊拓意味不明地笑了笑,點頭說道:“確有此事。” 見此,溧陽君熊盛壓低聲音說道:“熊吾志大才疏,不足為懼,但楚水君……臣弟以為此人過于詭譎,需小心提防。” 事實上,楚水君乃是楚國老王熊胥的弟弟,亦是熊拓與熊盛的叔叔,但此人過于神秘,手底下?lián)f還有一群巫女為其效力,這些都讓溧陽君熊盛充滿了警惕。 熊拓聞言沉默了片刻,事實上,他的觀點與溧陽君熊盛相似,也認為楚水君是一個威脅,但遺憾的是,楚水君在楚東熊氏貴族中享有極高的威望,且手中還握著一股潛藏的隱秘勢力,這讓熊拓有些投鼠忌器。 再加上自熊拓登基為楚王之后,楚水君始終安分守己,甚至于,多番出乎熊拓意料地給予了支持,這讓熊拓實在不好對其下手。 正因為如此,此時在溧陽君熊盛提醒他時,他只是點了點頭,表示自己會有所提防。 在臨走時,溧陽君熊盛又告訴熊拓,說他們的父親近段時間身體每況愈下,怕是不久于人世,希望熊拓去看望看望,這讓熊拓猶豫不決。 對于自己的父親熊胥,熊拓是充滿恨意的,既是因為熊胥對庶出的他不管不顧,將其丟給其弟汝南君熊灝代為教導,也是因為熊胥后來在楚東貴族的壓力下,逼死了熊拓最尊敬的叔父汝南君熊灝。 但如今,那位憎恨的父親年事已高,怕是不久于人世,這讓熊拓亦稍稍有些心軟。 “……我記下了。” 在猶豫半響后,熊拓最終還是沒有將話說滿。 不過聽了這話,溧陽君熊拓卻已經(jīng)十分滿意,滿臉笑容地離開了。 次日,齊使馮諼再次求見楚王熊拓,卻被告知熊拓政務(wù)繁忙,無暇抽空接見。 得知此事后,馮諼微微皺了皺眉,已隱隱猜到了幾分。 要知道,楚王熊拓雖說也是一位賢明的君主,但他并不擅長內(nèi)治,楚國國內(nèi)的建設(shè),一直是由丞相溧陽君熊盛代為處理,在這種情況下,熊拓怎么可能忙得無暇抽空見他? 顯然,這是熊拓故意為之。 “人為刀俎、我為魚肉啊。” 在暗自嘆了口氣后,馮諼唯有一次次地懇請求見熊拓,終于在第四日,楚王熊拓‘抽暇’接見了他。 在當日的洽談中,熊拓表示可以與齊國達成進一步的暗下盟約,卻也隱晦地提出,這些年來他楚國為了建設(shè)國內(nèi)農(nóng)事,開銷頗大。 馮諼那是多么聰慧的人物,一聽就懂了:熊拓這是在向他們索要錢財! 在權(quán)衡利弊后,馮諼還是代替臨淄答應了熊拓的要求,由齊國提供一部分金錢,助楚國發(fā)展國內(nèi)——其實彼此都清楚,這筆錢多半是用來強化楚國的軍隊的,畢竟鑒于魏國的威脅越來越大,楚國需要加強國內(nèi)的正規(guī)軍。而齊國呢,也需要楚國的軍隊來吸引魏國的注意。 或許有人會說,楚國當年攻打齊國,一度有吞并齊國的野心,而如今,齊國卻反而資助楚國擴充軍隊、改善軍備,難道就不怕楚國日后恩將仇報,趁機吞并了齊國么? 事實上,齊國還不擔心。 因為此一時、彼一時,當年楚國攻打齊國時,魏國還且強大到令中原各國畏懼的地步——當時的魏國,還有韓國這個強大的對手,事實上當時的楚國也萬萬沒有想到,無論是國力還是軍隊力量都相差無幾的韓國,居然會在魏國手中敗地那么慘。 更要命的是,魏國在擊敗了如此強大的韓國后,自身居然并未受到太嚴重的損失。 當時熊拓之所以不肯輕易從齊國撤兵,也是基于這一點:只有吞并了齊國,他楚國才有可能回到起跑線,與魏國并駕齊驅(qū)。 但遺憾的是,齊國那時回光返照,借助金錢以及技擊之士的力量,挫敗了楚國的戰(zhàn)略,這使得楚國在那場戰(zhàn)爭中,并未達到原本的戰(zhàn)略預估。 而現(xiàn)如今,魏國經(jīng)過幾年的休養(yǎng)生息,已逐漸恢復力氣,在這種情況下,楚國自然不敢再對齊魯兩國有何非分之想。 要知道當年,魏國是為了擊敗韓國,才默許楚國吞并齊魯兩國之事,而現(xiàn)如今,韓國已被魏國擊敗,魏國怎么可能再坐視楚國吞并齊魯呢?——楚王熊拓絕不相信他那位好算計的妹夫會如此的大方。 別看楚國是魏國的盟國,但在目前的局勢下,倘若楚國依舊想要吞并齊魯兩國的話,那么,魏國哪怕明面上不便出手,也會在私底下給楚國拖后腿——就好比「秦韓之戰(zhàn)」,秦國與韓國幾十萬軍隊在雁門關(guān)打了幾年,彼此互有損失,可得利的是誰?卻是魏國這個一明一暗向兩國兜售軍備的國家。 當時在得知這件事時,熊拓簡直目瞪口呆:怎么能這么無恥?! 既然已錯過吞并齊國的時機,那么,設(shè)法向齊國索要一部分財物,這也不是一件壞事。 至于齊國本身,說實話,它早已經(jīng)不再是魏楚兩國心中的勁敵了:魏楚兩國心中的勁敵,只有彼此! 除了索要財物以外,熊拓亦想到了溧陽君熊盛的建議,向齊國索要《魯公秘錄》——當然,齊國本身并沒有此物,熊拓之所以向齊國提出此事,只是為了給齊國一點面子,畢竟齊國目前還是魯國的宗主國。 因此他對馮諼說道:“貴國只要首肯就好,至于其他的,寡人會派人與魯王聯(lián)系,取得他的認可。” 馮諼雖心有不甘,但奈何形勢比人強,只能點點頭接受楚王熊拓的要求。 在返回齊國王都臨淄之后,馮諼立刻將這件事稟報于齊王呂白,而齊王呂白,亦當即召見左相趙昭、右相田諱,以及高傒、管重、鮑叔等賢臣。 當馮諼提及楚王熊拓向他們齊國索要錢物時,趙昭等重臣皆不奇怪。 畢竟楚國本來就一個很貧窮的國家——這個‘貧窮’,倒不是說楚國很弱小,而是指楚國的財富,大多都集中在王族、貴族階級手中,哪怕楚王熊拓上位后提高了平民的地位,給予其種種優(yōu)待,亦無法從根本上改變這個情況。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