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進退(二)【二合一】-《大魏宮廷》
第(2/3)頁
莫非是因為昌邑地處宋郡中線,魏國在放棄了宋郡東部后,并不希望再放棄宋郡西部?
只不過……
『這點兵力夠么?』
新陽君項培暗暗想道。
倒不是看不起昌邑縣的守軍,事實上,在收攏了半壁宋郡的縣軍后,昌邑縣已陸陸續續拼湊出了兩三萬人的兵力,再加上成陵王趙燊等魏國貴族的私軍,如今的昌邑,滿打滿算差不多有六七萬守軍。
但這些兵力,在新陽君項培看來,還是遠遠不夠抵擋他諸路楚軍——此番他們出動的楚東軍隊,可是達到了整整八十萬。
在這八十萬軍隊面前,昌邑這區區五六萬人,能擋幾日?
至少新陽君項培是這樣認為的。
當晚回到東緡縣,新陽君項培便命令麾下軍隊做好進攻昌邑的準備,等待著其余幾路友軍的到來。
因為前幾日他收到了楚水君的命令,后者有意在攻陷昌邑之后,在這里舉行「楚、齊、魯、越四國聯軍」的會盟。
可是一直等到五月十九日,新陽君項培也沒等到其他幾路軍隊。
他對此很是不解:怎么回事?不是說好各路軍隊在昌邑會師么?人呢?
次日下午,楚水君派拉一名巫女,向新陽君項培解釋了其余幾路軍隊之所以遲遲未到的原因。
“什么?魏國的湖陵水軍去偷襲齊國去了?”
得知此事后,新陽君項培亦是大吃一驚。
此時他才明白,明明約好齊攻昌邑,但其余幾路的友軍卻遲遲不到的原因。
更別說齊魯兩國的軍隊。
“楚水君命君侯率先對昌邑展開攻勢,持續對昌邑施壓。”那名巫女面無表情地傳述著楚水君的命令。
新陽君項培點點頭,算是接了命令,但心中卻難免有些遲疑。
不可否認,他麾下亦有十幾萬兵力,可在這些兵力當中,也只有寥寥三成是正規軍組成,其余都只不過是糧募兵罷了。
倘若是幾十萬楚軍合攻昌邑,那么昌邑鐵定是無法招架的,但倘若叫他這一路兵力進攻昌邑,說實話,勝算還真不好說。
別看昌邑的魏軍,其實也只是一群由宋郡地方縣軍跟貴族私軍拼湊起來的烏合之眾,但問題是,他項培麾下十幾萬軍隊,有七成是僅僅只有一把武器的糧募兵,要說比誰更爛,昌邑的魏軍還真不見得會爛過項培麾下的軍隊。
更何況,似成陵王趙燊這等魏國貴族的私軍,他們也擁有像魏連弩這種戰爭兵器,雖然這些只是魏國正規軍淘汰下來的,但是對于普遍缺少甲胄的楚國士卒而言,仍然是無法匹敵的可怕兵器。
更別說魏軍還有昌邑城的城墻提供助力。
但既然項末、項孌、楚水君等人的軍隊已注定無法按期抵達昌邑會師,新陽君項培也只能硬著頭皮嘗試攻城。
畢竟將令難違。
五月二十日,新陽君項培率領十萬軍隊,攜帶數百架攻城用的長梯,浩浩蕩蕩地殺向昌邑。
正如他此前所猜測的那樣,魏國在放棄了十幾座城池后,并不打算棄守昌邑,這不,當發現新陽君項培率軍來攻時,昌邑縣的守軍立刻就擺出了守城的架勢。
“果然只是新陽君項培這一路兵馬……”
在昌邑縣的東城門樓上,雙鬢已逐漸花白的成陵王趙燊,手扶墻垛,瞇著眼睛注視著城外的楚軍。
而在他身邊,則站著「撫宋特使」崔詠。
只見崔詠微笑著說道:“由此可見,楚軍已經得知我國的湖陵水軍,已從定陶轉道直奔齊國……這招,可真是擊中了對方的軟肋啊。”
“呵呵呵呵。”
成陵王趙燊笑了笑。
還記得前幾日時,當天策府命令他們駐守昌邑時,成陵王趙燊還有些心慌,畢竟對面那可是幾十萬的楚軍,縱使他昌邑聚攏了宋郡東部各縣的縣軍,加上他們這些貴族的私軍,勉勉強強湊出了五六萬兵力,但這又如何招架地住幾十萬楚軍的進攻呢?
更別說還有齊魯兩國的軍隊。
但讓他無法理解的是,天策府的密信中明確指出,非但齊魯兩國的軍隊暫時無力攻打昌邑,就連楚國的軍隊,恐怕也有半數以上無法按期抵達昌邑,叫成陵王趙燊他們放心防守。
對此,趙燊跟崔詠很是不解,不解于天策府為何如此篤定。
一直到他們得到消息,得知沿著梁魯渠后撤至定陶的湖陵水軍,并未在定陶停駐而是立刻沿著濟水順流而下,他們這才恍然大悟。
恍然大悟之余,他們由衷欽佩天策府……不,是欽佩他們魏國君主趙潤那超卓的戰略部署。
“單單項培十萬兵力,也想攻陷我昌邑?”
成陵王趙燊冷哼兩聲,看似信心十足。
雖說他昌邑的兵力只有五六萬人,且也并非是像商水軍、鄢陵軍那樣的精銳,可架不住對面的楚軍比他們更爛啊。
爛軍對更爛的軍隊,這有什么好怕的?
事實證明,成陵王趙燊的這份自信,也不是毫無依據。
這不,當日新陽君項培投入了整整四萬兵力,對昌邑發動了六次進攻,但最終別說攻陷城池,連攻上城墻也辦不到。
反而是成陵王趙燊等貴族麾下的私軍,憑借著他們從朝廷那邊購置的、被魏國正規軍淘汰下來的軍備,發揮地異常出色。
一直到黃昏前后,新陽君項培氣悶悶地下令撤軍返回東緡。
被魏國的正規軍打敗,項培還不至于如此郁悶,可是被一幫魏國地方縣的縣軍以及幾個貴族的私軍打敗,這讓他怎么也無法接受。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