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就在他們悲痛之際,忽聽南城墻那一帶傳來一陣歡呼聲。 右相田諱愣了愣,旋即便欣喜說道:“大王,想必是飛熊軍到了!” “很好!”齊王呂白攥了攥拳頭,憤恨地說道:“命飛熊軍立刻攻擊河道內的魏軍!……魏軍,必須對他們的惡行付出代價!” 聽了這話,似田耽、高傒等大臣,以及附近的兵將們,皆紛紛附和。 齊人對飛熊軍的信賴,就好比魏人對于魏武軍,包括齊王呂白在內,所有人都認為,只要飛熊軍參戰,便可驅逐……不,擊潰那支作惡的魏國水軍! 但事實上,真的有那么簡單么? “將軍,前方疑似有齊國的援軍趕來!” 在城外河道上的魏軍旗艦上,有一名魏卒注意到從前來趕來的兵馬,立刻稟告大將李惑。 此時李惑正冷笑著看著已陷入一片混亂的臨淄城,聞言轉頭看向西側,果然瞧見遠方有一大票軍隊正迅速接近。 “呵,想必是臨淄的衛軍吧。” 李惑輕哼一聲,吩咐左右道:“傳令下去,命將士們做好應戰準備!” “是!” 在李惑的命令下,十二艘虎式戰船以及二十幾艘護衛艨艟上的魏卒們,或手持盾牌、或手持軍弩,嚴正以待,等待著遠方那支齊國軍隊的到來。 不可否認,此時趕來的齊軍,正是齊國的飛熊軍,是一支由步兵、弓兵、弩兵、騎兵等兵種組成的混合軍隊,編制在一萬五千人左右,軍中士卒所穿戴的裝備、所手持的兵刃,均是請齊魯兩國的工匠用精鐵打造,雖然不能說是齊國最精銳的軍隊,但絕對是齊國裝備最優良的軍隊。 飛熊軍,是歷代齊王親自執掌的軍隊,唯一的例外就只有現任的左相趙昭,記得齊王呂僖在討伐楚國期間,曾經在過世前將這支軍隊的兵權交給他的女婿趙昭,這是齊國有史以來唯一一次例外。 飛熊軍的主將叫做「呂勝」,是齊國上代君主呂僖的遠親族弟,此人以及此人的父兄叔伯,曾屢次跟隨齊王呂僖討伐楚國,但現如今,這位主將也已年過五旬,但論對齊王室與對國家的,卻絲毫不亞于高傒。 “父親,那就是偷襲臨淄的魏軍么?” 在呂勝下令全軍停止前進后,一名目測三旬左右的將領來到了跟前,指著遠處河道上嚴正以待的魏國戰船問道。 此人叫做呂勇,是呂勝的長子。 呂勝膝下有兩個兒子,長子名「勇」、次子名「充」,皆因婚娶,且都在飛熊軍中擔任將職。 聽到兒子的詢問,呂勝沒有回應,只是轉頭看了一眼臨淄城的方向。 縱使身在城外,他也能依稀聽到城內的人聲鼎沸。 一想到城內很有可能因為魏軍的攻擊遭受了巨大損失,呂勝便皺起了眉頭。 兩個多時辰前,他在軍營收到了來自右相田諱的緊急調令,說是魏軍正在襲擊臨淄,命他立刻派兵支援。 知曉此事后,呂勝簡直不敢相信。 因為據他所知,魏將韶虎所率領的魏武軍,早就撤回東郡無鹽了,并且,他齊國的將領田耽,亦在隨后兵出泰山,追擊魏軍,怎么魏軍莫名其妙地就打到了臨淄呢? 難不成魏軍肋生雙翅,一個個從天而降? 這個疑問,困惑了呂勝許久,直到此刻看到橫在淄水河道上的魏國戰船,他這才恍然大悟:原來是從水路而來的。 “傳令下去,列陣!” 一聲令下,一萬三千名飛熊軍便排好了陣列,隨時可以出擊,但是呂勝卻皺眉打量著遠處河道上的魏國戰船,遲遲沒有下令進攻。 他顯然是在思考,如何更有效地攻擊一支停泊在河道上的戰船船隊。 想來想去,他最終還是選擇了弓弩遠射。 沒辦法,總不能讓飛熊軍的兵將們跳到河水中游向那些魏國戰船吧?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