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238章:親征【二合一】-《大魏宮廷》


    第(3/3)頁

    “很好!”趙潤點點頭,滿意地說道:“立刻交由禮部洗刷,張貼于雒陽城內,其余城池,盡可能地派人張貼……”

    “是!”

    魏昭武二年八月初六,魏王趙潤率領雒陽城內五萬禁軍,緩緩出城,朝著大梁方向而去。

    聽聞此事,雒陽百姓感到十分納悶,畢竟絕大多數的當地百姓,仍不知楚國楚水君所率領的一百五十萬諸國聯軍,已攻打到了潁水郡,甚至于,已逼近魏國的大梁。

    因此,當看到五萬禁衛軍整齊有序在城外集結,隨即趕赴東面時,洛陽的百姓皆感到十分納悶。

    然而就在這時,雒陽朝廷頒布了這位君主所擬的「罪己詔」。

    在這份罪己詔中,朝廷非但沒有掩飾國家當前的危難局勢,反而有所夸大——即隱瞞了三十幾萬精銳魏軍目前正在攻打韓國腹地的事實——將諸國聯軍攻陷的城池,逐一清楚舉例。

    以至于當看到這里時,那些圍觀的雒陽城內百姓為之嘩然。

    他們無法想象,他強大的魏國,居然面臨著中原諸國的聯手進犯,甚至于,已堪堪到了覆亡的邊緣。

    倘若說這份罪己詔僅僅只是到這里,那么,相信非但無法激勵城內的魏人,反而容易引起民心動蕩,但是,緊挨著這些噩耗,魏王趙潤在詔書中表示欲御駕親征、彌補過失,保衛國家、解救那些已被敵軍攻占城池的國民,這讓看到這份罪己詔的百姓熱血澎湃。

    因為這份詔書中寫得很明白,作為他魏國的君主,他趙潤愿本可以派兵駐守成皋關、伊闕關,縱使諸國聯軍有百萬之眾,短時間內亦難以威脅到三川、雒陽,但作為千千萬萬魏人的君主,他趙潤不忍拋棄宋郡、潁水郡、梁郡的子民,是故,欲御駕親征,與進犯國家的諸國聯軍一決生死。

    “……朕乃天子,當親守國門,死于社稷!”

    “若一去不回,便一去不回!”

    “朕欲趕赴死地,我大魏的男兒安在?”

    在雒陽城內大街小巷,當那些認得字的人在人群中念出這些檄文上的內容時,那些圍觀的百姓,縱使此前為此惶恐不安,但此時此刻,亦被這些文字激地熱血沸騰。

    他們此時這才恍然大悟,原來方才五萬禁衛軍在城外集結,竟是為了收復失地,拯救潁水郡、梁郡乃是宋郡的同胞。

    更讓他們的震撼的是,率領這支軍隊前往與諸國聯軍決戰的,駭然竟是他們魏國的君主趙潤。

    “我欲跟隨陛下赴死地與諸國聯軍決戰!諸君,可有與我同行者?”

    在人群當中,有一名魏國男兒憤慨地叫嚷道。

    話音剛落,便有無數年輕男兒附和。

    這些人有的是當地的游俠,有的是寒門子弟,有的則是尋常的百姓之子。

    單單八月初六這一日,便有無數雒陽男兒,爭相用到兵部本署、雒陽府、天策府、禁衛署等地,叫嚷著希望加入軍隊,跟隨他魏國的君主趕往九死一生的戰場,與諸國聯軍決一生死。

    而這,還遠遠不止是愿意跟隨魏王趙潤出征的全部人數。

    事實上,還有很大一部分人,他們根本沒有向兵部本署、雒陽府、天策府、禁衛署等征兵的地點報道,直接就帶著武器、背上干糧,出城追趕魏王趙潤親自所率領的五萬禁衛軍。

    半日之后,魏王趙潤率領五萬禁衛軍抵達了雒城地域。

    此時,川雒聯盟的諸位部落族長們,早已穿戴好甲胄,集結完部落內的戰士,在這里恭候著魏王趙潤。

    “陛下,我已集結我綸氏部落三千四百六十二名戰士,愿跟隨陛下一同出征!”

    綸氏部落的族長祿巴隆,這個體型臃腫的家伙,此時亦換下了華貴的魏服,穿上了精鐵打造的甲胄。

    從旁,青羊部落如今的年輕族長,亦是趙潤內兄之一的烏兀,亦率領青羊部落的戰士集結在雒城城外,對趙潤說道:“我青羊部落三千六百二十一名戰士,愿隨陛下出征!”

    其余部落,多則二三千、少則千余,亦紛紛集結在雒城城外,在魏王趙潤親自率領禁衛軍抵達雒城之后,便紛紛加入了這支軍隊,這讓趙潤麾下的兵力,一下子就從五萬人,暴增到了八萬余。

    當日,趙潤并未在雒城停留,依舊率領軍隊徐徐朝著大梁而去。

    一路上,不斷有人加入他的軍隊,有的人是從雒陽、雒城趕奔而來,有的則是在趙潤的軍隊經過「鞏」、「睺氏」、「成皋」、「密」等沿途的縣城時,自備干糧與武器,加入隊伍。

    兩日后,待等魏王趙潤所率領的軍隊抵達「滎陽」時,愿意跟隨他一同出征的人,估測數量已經達到了十二萬——這還不包括那些尚未趕到的人員。

    再過兩日,待等趙潤率領大軍抵達「原陽」,追隨他的兵力,已經超過了十六萬,甚至于,還是有人源源不斷加入隊伍。

    魏昭武二年八月中旬,魏王趙潤率軍抵達梁郡。

    記得從雒陽出發時,趙潤身后就只有五萬禁衛軍,但待等趙潤抵達梁郡時,他身后的兵力,已經超過二十萬人。

    這還僅僅只是在三川郡跟潁水郡的北部而已。

    不可否認,論魏國歷代君主的號召力與民間對其的擁護,便數當代魏國君主趙潤最甚。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