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歲末【二合一】-《大魏宮廷》
第(2/3)頁
司馬安暗暗想道。
不得不說,雖說司馬安早已年過五旬,體能各方面都日漸衰弱,但他的戰(zhàn)略眼光卻絲毫未受影響,立刻就洞悉了秦國的大致戰(zhàn)略。
當即,司馬安便寫了幾封書信,立刻派人送往河?xùn)|的「汾陰」,以及上郡的「雕陰」、「膚施」等地。
臨魏跟河?xùn)|的汾陰,非常接近,只需來到臨魏城東側(cè)的蒲坂津,在這座港口乘船前往汾陰即可,平日里只需一日就足以,不過鑒于當前的天氣,河?xùn)|守魏忌,在兩日后才收到了司馬安的書信。
當時,河?xùn)|守魏忌在看罷司馬安的書信后,心情著實有些復(fù)雜。
『秦國終究是與我大魏決裂了……』
他站起身來走到屋內(nèi)的窗口,負背雙手望著窗外的雪景,不過腦海中卻回憶著曾經(jīng)在隴西時跟秦國軍隊廝殺的一幕幕。
跟司馬安一樣,魏忌亦毫不畏懼秦國的軍隊,甚至于,他內(nèi)心深處其實更傾向于魏國對秦國宣戰(zhàn),好讓他率領(lǐng)魏國的軍隊,向秦國報復(fù)當年隴西覆亡的仇恨——別看他前些年一度跟秦國的將領(lǐng)有說有笑,那只是對于「魏秦和睦」的妥協(xié)而已,在內(nèi)心深處,他依舊無法忘卻心中那段仇恨。
唔,用仇恨倒也有些過,更確切的形容應(yīng)該是不甘。
當即,魏忌便將汾陰令寇正,以及毛博、薛漿兩位愛將請了過來,一同商議對策。
片刻后,寇正與毛博、薛漿二人詳細來到了魏忌的府上,后者將三人請到了書房,并出示了河西守司馬安的書信。
一瞧信中內(nèi)容,寇正面色頓變,又驚又怒:“秦國竟不宣而戰(zhàn),對我大魏用兵?!”
毛博、薛漿二人也感覺有點詫異,不解問道:“秦國乃我大魏盟國,何故竟會興此不義之兵?”
“這或許跟趙疆、韶虎等人擊敗了韓國有關(guān)……”
臨洮君魏忌沉思道。
因為信息傳輸不便,魏忌前幾日剛剛收到來自雒陽的消息,還是天策府左都尉高括轄下的青鴉眾冒著冰雪送來的喜訊,否則若是走朝廷的渠道,恐怕這會河?xùn)|還不知他魏國已戰(zhàn)勝韓國。
“秦國怕我大魏因此坐大?”
寇正皺著眉頭問道。
“呵呵。”臨洮君魏忌笑了兩聲,說道:“前幾個月,陛下御駕親征,在大梁擋住了百萬諸國聯(lián)軍,令天下為之震驚,如今,趙疆、韶虎、龐煥等幾位將軍擊敗韓國,或?qū)⒒卦⒒驅(qū)㈨槃莨ゴ螨R國,這場仗,我大魏已立于不敗之地。……換我是秦人,我也會感到憂心。”
寇正微微皺了皺眉,思忖了一下,稍稍點了點頭。
作為魏國中上層的官員,并且還是內(nèi)朝的候補,寇正當然看得出如今的天下大勢:只要他魏國扛過這一劫,他魏國將勢不可擋。
顯然秦國也是意識到了這一點,生怕魏國過于強大、最終對他秦國造成威脅,是故在魏國即將取得勝利的時候,火急火燎地進攻魏國,試圖借此削弱魏國,使中原的格局恢復(fù)舊日的平衡。
“郡守大人打算如何應(yīng)對?”
在理清思路后,寇正詢問魏忌道。
魏忌稍稍思忖了一下,隨即說道:“西河到我河?xùn)|,無非就只有水陸這兩條路,要么沿西河南下,要么就走山道。壺口山上有「北屈」堅城可擋秦軍,唯獨水路這邊,不好抵擋,是故我決定分兵「夏陽」……”
夏陽,乃是河西郡境內(nèi)的城池,恰好與汾陰隔河相望,雖然司馬安此刻并未要求援軍,但為了大局考慮,魏忌還是決定提前將自己麾下的軍隊派過去,在夏陽卡死秦將王戩南下的道路——除非秦軍打造大批的船只運輸士卒,否則,夏陽是王戩的必經(jīng)之路。
說到這里,他轉(zhuǎn)頭看向毛博、薛漿二人,吩咐道:“我叫你二人前來,就是希望你二人駐軍夏陽……”
“遵命!”毛博、薛漿二將抱拳領(lǐng)命。
此時,魏忌又轉(zhuǎn)頭看向寇正說道:“除此之外,我還會下令蒲坂尉聞續(xù)將軍率領(lǐng)水軍封鎖河道,寇大人,你看這樣部署是否妥當?”
他口中的「水軍」,其實也并非是正規(guī)的水軍,只是蒲坂尉聞續(xù)手底下的幾十艘普通舊式戰(zhàn)船而已,以往主要是用來打擊走私黑商的,不過倒也可以一用。
寇正聞言想了想,說道:“郡守大人,下官覺得此事應(yīng)當告知桓王。”
聽聞此言,魏忌皺眉說道:“向桓王請援?”
他有些遲疑,一來是是因為桓王趙宣與其麾下的北一軍,目前正在太原郡的治地晉陽,為魏韓兩國的戰(zhàn)爭收尾,二來,他這個河?xùn)|守,并沒有指揮北一軍的權(quán)限。
畢竟桓王趙宣乃是魏王趙潤的兄弟,雖然其封邑在「安邑」,但魏忌并沒有指揮前者的權(quán)限。
見魏忌似乎誤會了自己的意思,寇正連忙解釋道:“下官的意思,將此事告知桓王,讓桓王自行定奪即可。……如今韓國已敗,桓王麾下的北一軍,其實無需全部駐扎在太原,想來桓王在得知秦國興不義之兵后,會立刻派兵來援。”
“唔。”魏忌點點頭,當即修書一封,派人送往太原郡的晉陽,交給桓王趙宣。
而與此同時,暫住在秦國王都咸陽的嬴瓔,已經(jīng)感覺到情況有點不對勁。
作為出嫁的女兒,在夫家過年這是俗禮——她原本打算先回雒陽,接上趙興、趙安兄妹倆,帶著他們前往大梁,跟她的夫婿趙潤團聚,沒想到,當她提出此事時,她的母親卻不知為何不肯放她走,死活要她留在咸陽過年。
還說什么,自出嫁后再沒有回娘家過年云云。
起初嬴瓔并未考慮太多,只是婉言拒絕,說自己的兒女在雒陽、自己的丈夫在大梁,她這個出嫁的女兒,孤身一人在娘家過年,這實在過于寂寞。
但她的母親卻不知為何硬要強留她在咸陽。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