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倘若他真敢這么做,那他的名譽可就真的毀了。 李睦那是何人? 那是北原十豪之首,與他樂成、韓徐同是韓國的將領,并且在太原郡遭到威脅時,李睦曾多次派兵援助,有恩于他樂成、韓徐二人,倘若他樂成膽敢綁下李睦向魏國邀功,天下人將如何看待他? 更何況,李睦正準備打著匡扶國家的名號反攻薊城,那些愚昧的韓國平民,在暫時還未認清楚此舉會遭來什么惡果的情況下,自然而然會被這個口號所吸引,聚集到李睦麾下此時他樂成膽敢動手綁下李睦,那他就是整個韓國的罪人,將被千千萬萬的韓人所唾棄。 不過樂成也知道,李睦的圖謀,注定失敗。 過不了多久,這個李睦就會成為魏韓兩國朝廷共同的眼中釘、肉中刺,待等李睦的行為引起了魏國的憤怒,甚至于遭到了魏國的報復,那些愚昧的平民,必將一哄而散。 到那時候,薊城不待見李睦、千千萬萬的韓人不待見李睦、魏國亦不待見李睦,李睦或將成為人人得而誅之的公敵。 ……深謀遠慮如你李睦,難道真看不清你前方究竟是一條怎樣的不歸路么? 目視著李睦回到其軍中,率領那兩三千步騎徐徐離去,樂成的心情,亦不由地有些復雜。 事實上,李睦難道真的不知么? 恐怕并非如此。 可能正如他所說的那樣,大丈夫有所為、有所不為,有一些事,是李睦認為必須去做的,不管前途如何兇惡多舛。 在這個國家已失去希望的情況下,倘若人人都像樂成、韓徐那般只求自保,那這個國家,可就真的毫無一絲希望了。 “兒?!? 途中,李睦對長子李說道:“或許樂成、韓徐他二人說得對,縱使我等此番收復了薊城,亦無法扭轉這個國家的命運,反而還會搭上你我父子的性命……” 李聞言說道:“父帥何必聽信那等小人之言?我父子身為大韓之臣,理當為國效死,雖前途九死一生,我父子亦往矣!” “善!” 李睦聞言心中大悅,沉聲說道:“既然如此,我父子二人,就去賭那萬中之一的一線希望,成,則匡扶國家、擁立正統;不成,則父子二人共死……似此二途,皆無愧于天地、無愧于先王!” “父帥所言極是!” 魏昭武三年三月中旬,李睦在河陽邑招募了許多兵卒,隨后,李睦帶著這些兵卒徑直前往代郡,在代郡境內征募士卒。 待等他的副將嚴奉與族弟李任率領雁門軍趕到代郡,李睦將揮軍邯鄲、上谷,攻打薊城。 這,或許是韓國最后的一絲希望。 亦或是這個國家最后的尊嚴。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