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魏秦之戰(二)-《大魏宮廷》
第(1/3)頁
魏昭武十一年秋季,就當魏將沈彧、伍忌二人率領的魏軍在巴國與秦將王戩交戰時,魏國東線將領樂弈、田耽,以及田武、田恬父子,終于率領其麾下直屬曲部,橫跨大半個中原,抵達魏國王都雒陽。
其余東線魏軍,「曹焱」率河內軍駐守東海、瑯琊兩郡,而「屈塍」則率鄢陵軍駐守廣陵、越地,至于燕縐與李岌二將各自率領的水軍,則早已逆大江而上,正協助司馬尚、桓虎二將攻打龜縮在彭蠡郡的楚國。
待等樂弈、田耽、田武、田恬父子抵達雒陽后,按照慣例,他們將軍隊安置在雒陽城外,進城覲見魏王趙潤,后者在宮中設宴,一是為樂弈等人接風,二是嘉獎樂弈等人擊敗楚國、覆亡越國。
沒想到在酒席宴間,樂弈僅喝了三杯酒,便以不勝酒力作為借口請辭,順便向魏王趙潤索要西線戰場的詳細戰報,顯然是希望在率軍前赴西線戰場前,借助西線諸將的戰報做做功課。
見樂弈如此不解風情,別說田耽,就連田武也有點驚詫。
不過趙潤倒不以為意,因為他早就聽說過樂弈性格乖僻,若非如此,明明同樣是作為前韓國首屈一指的名將,樂弈的人緣為何不如李睦?不就是因為樂弈在某些事情上太過于較真,導致旁人對其退避三舍么。
就好比眼下這個酒席,雖然在旁諸人也明白樂弈的意思,無非就是覺得西線戰場上的同僚正在浴血奮戰,而他們卻在后方飲酒作樂,這太說不過去,只不過,他們剛剛擊敗楚國、覆亡越國,縱使放松幾日又能如何?——要知道這還是魏王趙潤設的宴呢!
不得不說,見樂弈如此不知趣,殿內諸人都替他捏把冷汗,尤其是韓晁、趙卓這兩位同樣是韓國出身的士卿,一個勁地向樂弈使眼色。
好在魏王趙潤乃是當世的明君雄主,見樂弈希望先回驛站仔細閱覽西線戰場上諸將的戰報,非但不惱怒反而大加贊賞,旋即,他拍拍手遣退殿內的舞女,吩咐大太監高和命人搬來戰報,以至于好端端的宴席,就變成了針對秦國的戰略研討會,這讓本打算放松放松的田耽與田武二人頗為無語。
與負責對楚戰爭的東線戰場不同,在西線戰場上,魏軍的優勢并不大,甚至可以說,幾乎沒有什么優勢。
起初樂弈、田耽、田武幾人還以為是西線戰場上的魏軍兵將數量過少、實力較弱的關系,直到他們仔細閱覽戰報,才意識到自己的錯誤。
不夸張地說,西線戰場上的魏軍,縱使比較東線戰場魏軍稍稍較弱,但也絕對弱不到哪里去。
至少在樂弈看來,魏國在西線戰場上能稱之為「上將」的將領,就有廉駁、樂成、司馬安、魏忌四人,其余像陽邑侯韓徐、九原守馮颋、桓王趙宣,還有公仲朋、田苓、靳黈、安平侯趙郯等等,怎么說也稱得上「良將」,因此單論將領而言,西線魏軍并不弱。
再看軍隊構成,西線戰場上有論軍備精良位列魏國前三的「河西軍」,有長久以來跟北方匈奴、林胡交戰的「朔方軍」、「九原軍」、「云中軍」,還有建成已十幾年的「北一軍」,等等等等,樂弈初步估測西線戰場上的魏軍數量在二十五萬左右,雖士卒良莠不齊,但總得來說普遍在合格標準之上。
這樣的配置,就算是將西線戰場上的魏軍調到東線,這些魏軍其實也可以擊敗楚國、覆亡越國。
然而,論實力與東線魏軍幾乎不相上下的西線魏軍,卻遲遲無法取得勝利,這讓樂弈對他即將面對的對手——秦**隊,產生了幾分好奇與納悶。
他跟秦**隊不曾交過手,對秦**隊的印象,僅局限于第一次中原諸國混戰時「被雁門守李睦據陷死守而不得進」的程度。
一個國家的兵力,卻從始至終無法攻陷李睦守衛的雁門郡,雖然樂弈也明白李睦的能耐,但亦難免讓他對秦國稍稍心存輕視。
“秦國的實力,難道要比楚國更強?”樂弈詢問魏王趙潤道。
魏王趙潤微微一笑,解釋道:“秦國的實力,在朕看來,倒退一兩年應該是能與楚國持平的,但是,秦軍卻要比楚軍難對付地多。……秦人民風彪悍、悍不畏死,且對勝利非常執著,更關鍵之處在于,秦國有不少優秀的將帥,這一點,是楚國萬萬及不上的。……楚國在景舍、屈平、項末幾人亡故之后,就基本上找不出優秀的統帥了。”
聽了趙潤這話,田耽與田武微微點了點頭。
可能對于樂弈來說并沒有太大的變化,但是對于田耽與田武來說,他們卻能在去年那場針對楚國的戰事中,非常清楚地感受到楚**隊與以往的區別。
田耽還記得他當初年輕時跟隨齊國先王呂僖出征楚國,那時楚國雖屢屢戰敗,但歸根到底,只不過楚國不想跟齊國打,是故送了幾批糧募兵給齊軍殺而已,反正在楚國人命賤得很。
至于像項末當時駐守的符離塞,齊軍嘗試攻打過無數回,可惜都沒能奪下那座關隘。
說起來,雖然無緣跟壽陵君景舍、西陵君屈平二人一戰,但是項末,田耽倒是曾多次與其交手,且從未討到什么便宜。
是故,哪怕是像田耽這般高傲的人,亦承認項末能與他平起平坐。
然而,待等項末亡故,代替項末成為楚國上將的新陽君項培,卻是遜色許多,雖然在去年的戰爭中,田耽并沒有直接與新陽君項培交手,但他亦通過戰報,得知新陽君項培被司馬尚、桓虎等人擊敗,且一敗再敗。
雖說擊敗新陽君項培的司馬尚、桓虎二將,亦是功勛赫赫的猛將,但田耽還是覺得,新陽君項培與項末相差太遠。
在項末死后,堂堂的楚國,竟然再也找不出一位優秀的統帥,這著實令人感到感慨。
或許真如世俗所笑談的那樣,楚國的貴族早已沒落,再也不會誕生優秀的人才,而非常尷尬的是,在楚國平民中誕生的優秀將領,卻因為楚國的不重視,而陸續流入了魏國,使得楚國人才凋零。
搖了搖頭,田耽詢問魏王趙潤道:“陛下,秦國有能匹敵項末的人物么?”
“有!而且不少。”
魏王趙潤點點頭,旋即如數家珍般講述道:“武信侯公孫起、長信侯王戩、陽泉君嬴镹、渭陽君嬴華,皆不在項末之下,還有王陵、王龁、張瑭等諸多良將……”
聽聞此言,樂弈低著頭閱覽戰報,毫無異色,不過田耽、田武二人臉上,卻露出了興致勃勃的神色,顯然是在期待與秦國的軍隊交手。
當日在宴席間,樂弈與田耽各自選擇了支援的方向:由樂弈前赴河西郡,對陣秦國的武信侯公孫起;而田耽則前往三川郡的西部,協助安平侯趙郯抵御秦國的陽泉君嬴镹。
至于唯一落下的河套地區,因為那里有廉駁、樂成、韓徐三位曾經在韓國時的同僚在,樂弈不認為會有什么閃失。
要知道,以廉駁為主將、樂成為副將的前太原軍,那才曾經屢次吊打林胡與匈奴的,處于巔峰實力的太原軍。
在這支太原軍面前,縱使是李睦,縱使是他樂弈,怕也要退避三舍。
次日,朝廷提前犒賞了樂弈、田耽、田武幾人率領的軍隊。
犒軍三日后,樂弈便徑直率領軍隊前往河西郡,而田耽跟田武、田恬父子,則率領軍隊前往三川郡西部。
由于距離的關系,最后還是田耽率先抵達三川郡西部的「函谷」。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