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文氣激蕩(加更)-《大漢有活爹》
第(2/3)頁
也就是說,如果按照霍海的算法,一個工人一天最多能挖兩千錢的煤炭,一個月最多六萬錢。
所以霍海給工人定的是只要挖到這個量的百分之八十,一個月能拿五千錢。
要知道,長安城的普通人如果去做百工,一個月只能賺一千。
這妥妥的是高收入了!
但是,經過漢武帝和桑弘羊不懈努力的計算,他們得出了一些比較靠譜的數據。
比如,在長安城外修最差的房子,差不多也就五千錢的樣子,這工人一個月賺一棟房子錢是不是太離譜了?
如果他們購買力太高,會把長安城物價抬的太高。
他們拿三分之一還差不多。
所以,最終經過計算,煤的價格要降低。
但不是降低三分之一的價格。
因為,除了挖煤,還有水洗,還有運輸呢?
所以,最終四斤煤一錢。
其實劉徹的說法是四斤九兩一錢最符合計算。
但霍海需要四斤一錢,因為……這重量單位以后必須改革。
四斤剛好就是一公斤,正好。
而定下來后,每個工人,每個月能給煤礦創造兩萬四千錢的收入。
劉徹想要拿出兩萬二分成的。
分成比例又是霍海三,他六,剩下的另外一個合伙人一。
不過霍海堅決要用一萬四來做研發,做道路維護,做礦場開發,剩下一萬錢拿出來分。
劉徹想了一下還是同意了。
畢竟這不是一錘子買賣,得永遠做下去呢。
商定好之后,劉徹開始宣旨,通知合伙人前來。
這煤炭合伙人其實是司馬相如的岳父大人,也是茂陵的建材供貨商。
當初霍海見識到司馬相如老丈人對石類材料的掌握后,立刻提出要合作做生意。
當時就開始收購距離長安六十里到百里這一段距離的各大露天煤礦以及附近的田地了。
之前寫《阿房宮賦》被賞了千金,也就是十萬貫,全都投進去了。
司馬相如趕過來時,正看到霍海在計算。
“這次我大哥的賞錢,一共是十萬金,分了兩萬金給我,這兩萬金只支撐一個項目還行,支撐肉廠煤廠兩個項目,就捉襟見肘了。”
劉徹:“你養了三百門客,一個月要花多少?”
霍海:“三四千貫吧。”
劉徹:“多少?御林軍都沒這么費錢!裁撤了吧!”
霍海:“這些人可是重中之重,水洗煤還有煤球的具體制作方法就是他們研究的,還有之后裝牛奶的瓶子,送牛奶的車,還有以后要用的木軌道車,這些都是他們要研究的,總不能陛下去研究吧?反正我是不會去研究的。”
劉徹:“那行吧,那錢不夠……”
劉徹也不想掏錢。
霍海嘿嘿一笑:“白紙增加產量!”
劉徹:“沒門,司馬相如帶著朕從地方抽調上來的一千儒生,正在翻譯抄寫五經白話翻譯,等朕的翻譯版通行全國時,才能增加白紙產量。”
霍海:等你的翻譯版通行全國時,我的版本全國的小孩子都背誦全文啦陛下。
不過嘴上:“臣想個辦法,把多發行的白紙全消耗掉不就行了,簡單,只需要司馬相如配合一下就行。”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