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司馬相如:“比如戰國策那個羊死了才去補羊圈的故事大家都聽過吧?” 眾人點頭。 司馬相如:“我們就可以把這個典故叫做【亡羊補牢】。” 霍海;“比如南郭先生混在王宮樂隊里的故事大家都聽過吧?我們就把這個故事叫做【濫竽充數】,只要提到濫竽充數,意思就是說一個沒本事的人混在有本事的人里面,或者爛掉的壞的質量不過關的東西混在物品里面。” 司馬相如:“我和霍海,決定組織匯編一本成語大全,大家可以把以前的故事都如此總結,投稿給我們,也許會入選成語大全,成為標準成語。” 有個書生舉手:“那我們自己能這么造詞么?” 司馬相如:“可以啊!如果故事足夠出名,傳播度夠廣,夠有含義,未嘗不能收錄進入成語大全。” 那人:“比如我我叫蘇武,本來聽說我可能舉孝廉的就回老家去了,結果因為舉孝廉的舉措停止了,所以又趕回長安看看風頭怎么樣,這個故事能總結成成語嗎?” 霍海看向蘇武,好家伙,蘇武?那可是著名成語蘇武牧羊的主人公。 司馬相如:“好辦,這個故事匯編的成語,就代表形容一個人遇到了困境,需要尋找新的出路,就叫……【蘇武不舉】好了!” “噗~”正在喝水潤嗓子的霍海一口噴了出來。 噴了蘇武一臉。 “不好意思不好意思。” 司馬相如:“那,這就叫【霍海噴水】,形容一個人很興奮。” 霍海摁住興奮的司馬相如:“司馬公司馬公,這個成語啊,要入選了成語大全那才是成語,沒入選的最多叫組詞,叫有成語的潛力。” “再說了同類詞匯最多采納一個,比如表示一個人很興奮,完全可以用手舞足蹈、歡呼鼓舞、眉飛色舞這些詞嘛。” “畢竟這些動作大家也都會做,根本不用特定指定某個人。” “如果和人相關的故事,最好還是有點深意比較好。” 司馬相如點頭:“也有道理,所以,大家可以盡管去總結成語,然后提交給我或者霍二公子,由我們編撰后,統一推出。” 眾人很興奮。 自古文章大道每每變化,都代表著一個時代的變化,而現在自己趕上了一次,而且居然還能產于其中。 以后自己年紀大了,能有什么給孫子吹噓的?如果自己匯編了某個成語,還可以給孫子吹牛‘你們經常用的成語【XXXX】就是爺爺我總結的’。 現在大量的文人不在長安,自己離得近,自己不就占便宜么? 只要把典故翻開一個一個的找,我還就不信一個都找不到。 萬一找的多,搞不好還能達成成就,最多成語制造者。 所有人都在興奮的時候,霍海繼續:“除了成語,我們還研究出了一種叫做歇后語的形式。” 司馬相如:“這種相比于成語,就更像是逗樂子,表現風趣的一種方法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