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四十三章 梅雪斗春-《大漢有活爹》


    第(2/3)頁

    所以實際上是霍海搞了一首詩,讓司馬相如說是自己寫的,來演戲罷了。

    之所以要搞這一出,和成語歇后語舉措一樣,那都是為了促進紙張消費。

    現在的人買紙都是為了教育下一代,根本沒有開發出紙的妙用,而要促進消費,光是開發出玩兒法,是沒用的。

    還得‘挑撥’‘對立’。

    而梅雪之爭,那就是文化歷史上最大的爭端題材,最適合拿來爭斗。

    梅雪之爭的故事,還要追溯到北人南下。

    西晉滅亡時,大量的士人南下。

    其中就包括謝家。

    而王羲之的兒媳婦兒謝安的侄女著名才女謝道韞就是謝家的年青一代的翹楚。

    南下的謝家迅速成為南國頂流,家里面的一件事情傳遍了整個東晉。

    就是謝道韞小時候,謝家的人在家里玩兒,下起了雪,謝安就問:“白雪紛紛何所似?”這時侄兒謝朗立即答道:“撒鹽空中差可擬。”

    而侄女謝道韞思索后說了句:“未若柳絮因風起。

    這個故事機具傳播性,又有趣味性,同時還讓南人感受到了沒見過的雪到底是什么樣。

    于是短時間傳遍東晉。

    雪這種東西,作為浪漫的象征,在整個南國,傳播了兩百年之久!

    兩百年后,當時南朝和北朝處于敵對狀態,北朝鮮卑人陸凱,和南朝范曄是朋友。

    但是陸凱與范曄暗地里不斷通信,互相訴說對時世的看法和感憤。陸凱把一支梅花裝在信袋里,暗暗捎給江南好友范曄。

    范曄拆開信一看,里面赫然放著一支梅花,并有詩一首:折梅逢驛使,寄與隴頭人。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

    很快,這首詩也傳遍了天下。

    一枝春這個詞,開啟了詩句中睹物思人,以物代情,永物思情的先河。

    于是一枝春就開始代表鄉情。

    試想一下,南方人談到浪漫,具象化的代表物居然是南方不怎么下的雪花,很多南方人一輩子都看不到的雪。

    而北方人談到思鄉之情,也要提到北方不怎么生長的,北方詩人一輩子都見不到的梅花。

    雙方那后來一代接一代的后人,怎么接受得了?

    別以為南北之爭是互聯網時代才開始的,是從甜咸粽子甜咸豆腐腦開始的?其實一切都早就埋藏在基因文化中了。

    一場跨越千年,整個詩壇從詩壇誕生到全盛到結束期間,都持續的戰爭,開始了。

    梅雪之戰!

    兩種花的宿命對決。

    浪漫和鄉愁,一個代表的是想象一個代表的是現實。

    一個代表北方,一個代表南方。

    終極對決。

    但,這場對決命運早就注定了。

    雪的故事,來源于被逼的北下到南朝的漢人。而梅的故事,是一個北朝入主中原的胡人寫給漢人朋友的。

    最終幾百年的磨合,廝殺,血腥,陰謀,友情,一切的一切之后,南北歸一。

    南北雖然歸一,但詩戰還在延續,永永遠遠的繼續下去。

    而霍海提到詩句,就很快想到了要復制這場爭斗。

    司馬相如寫詩,背后的人讀了起來。

    “《思鄉》,折梅逢驛使,寄與北游人。南國無所有,聊贈一枝春。”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