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全軍蹭飯-《大漢有活爹》
第(1/3)頁
瘋了。
長安城,都瘋了。
大路上,兩個游俠互相撞到之后,其中一個抱著劍冷聲:“你敢撞我?”
另外一個:“撞你怎么了?拔劍?我看你是茅房里打燈籠——找死!”
對方:“就憑你?我看你是孔安國得祖產——只有書。”
然后雙方就打作一團。
旁邊一個讀書人立刻拿出紙筆,用舌頭潤了潤筆尖,開始寫:“先語后兵。兩個游俠發生沖突沒有直接打架而是先互相用歇后語放狠話然后才開打,形容一個人就算不是讀書人也要稍微有點文化。”
后面已經有人磨墨了,一邊寫到:“二游俠斗劍。”
“長安何繁茂,九尺寬街道。
兩俠竟撞踵,拔劍惹嬉笑。”
后面有人指點:“你個大傻子,這個故事明顯四句寫不下,你該寫八句。”
磨墨人:“你放屁,你會寫你來。”
旁邊人接筆:“我來就我來。”
“長安何繁茂,無處不熱鬧。
街道九尺寬,依然間距小。
兩俠肩碰肩,進而生口角。
拔劍來斗狠,徒然惹嬉笑。”
“好濕好濕!”
長安城,懂格律的初學寫詩,又沒多少模版,寫的頭都大了。
而有些不喜歡被限制的,管他格律管他押韻管他平仄的,提筆就干,反正詩寫的多了,總有碰巧格律對的。
不只是民間沒事做的人如此,很多有事兒做的人,依舊如此。
贏公門下,不少人正在翻譯白話本春秋。
董仲舒讓贏公別的可以不管,但一定要把春秋翻譯成公羊版本。
于是贏公就把徒子徒孫全聚在一起,在自己的莊子里編書。
贏公勞累,于是就去小睡。
等他一走,門下的徒子徒孫聚在一起。
“你看,咱這一篇,可以總結出成語【舉棋不定】。”
“那我這篇可以叫做【厲兵秣馬】。”
“你們看,我這個故事叫做【意蓋彌彰】怎么樣?”
“不好不好,叫做【欲蓋彌彰】更順口。”
“走,咱們先去投稿,把成語總結人的名頭占住,要不然讓別人占去了。”
春秋是什么?是史書。
里面全都是典故。
最近幾天,整個長安城全城都在玩兒成語接龍,他們哪兒坐得住?
于是,只要贏公不在,他們必定馬上偷偷出去上報成語。
甚至于贏公的二徒弟魯眭孟都成了成語創造榜榜一大哥了。
本來贏公大徒弟孟卿,自己有孟子傳承,又做了官,這公羊學繼承人的重任就要落在魯眭孟身上了,但現在這個帶頭人,都跑去玩兒成語填空去了,別的弟子徒孫怎么安心?
贏公沒辦法,只能跑去找董仲舒。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