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一塊臘肉引發的戰爭-《大漢有活爹》
第(1/3)頁
肉不能長期保存這個事情,的確很容易解決。
霍海將需要的東西告訴了趙陳氏,趙陳氏立刻就讓人去準備了。
很快,他們就從拆墻修門面的戶中拿來了磚頭,按照霍海說的壘了起來。
又按照霍海的要求,找來了最大的烤架。
然后架在上面。
這就形成了一個大烤架了。
不過這不是用來烤的,而是用來煙熏的。
柏樹枝丫,橘子皮,這些東西引燃后,保持沒有明火,大量的煙直接冒了起來。
“把你們腌好的還沒吃完的咸肉放上去吧?!?
最近已經入冬,軍閭里的人不少家已經在殺豬了,雖然沒法保存殺了只能快點吃完,但總比夏天的時候殺了兩天就會壞掉好吧?所以腌肉很輕易就找得到。
這些已經腌制好的肉,放在煙熏架子上,大家就知道是什么意思了。
趙陳氏:“二公子,就這么煙熏,就能保存嗎?”
霍海:“這樣可以讓肉變干,腌制后又干的肉,就能保存了?!?
一個小孩子聽完,豁然:“那不就是獵肉嗎?!?
霍海:“獵肉?不對,這叫臘肉?!?
小孩子最近正在學寫字,于是就詢問:“那這個字怎么寫的啊?”
霍海拿著木棍,就在地上寫了起來,寫了個臘字:“這是你現在學的簡體字的寫法?!?
然后又寫了個:“這是篆體的寫法?!?
小孩子在學簡體之前,是跟過教書先生學認字的,他看著字疑惑,這不還是lie字嗎?原來這個字讀la?。?
霍海不知道,他認錯字了。
或者說,在后世,臘和是同一個字,但在這個時代,這兩個字是不同的字。
臘是臘月的臘,而是祭的。
霍海因為學習篆體的時間短,并沒有發現,他認為的臘的半邊巤,和邋遢的邋的半邊是一樣的。
巤就是毛發的意思,也可以引申為長著長毛的動物。
邋遢,就是野獸到處跑到處趴窩的意思,一目了然就是一片狼藉,所以是后面現代人理解的邋遢的意思。
而這字,帶個月字旁,就很好辨認了,就是帶毛的肉的意思,引申為打獵打來的肉。
因為祭的原因,這塊肉祭祀的時候會經歷露天暴曬,又因為祭祀時間是在二三月,所以天氣也不容易讓肉腐壞。
所以就會變成比較大條的肉干。
于是這種可以保存的肉,就被叫做肉,流傳了下來,讀作獵肉。
而禮記寫束脩之禮,所謂一束,就是十條肉綁在一起的意思。
事實上,歷史上在煙熏代替暴曬,并且還是用鹽腌制后不會生蛆蟲的新式肉代替老式肉后,一直都是這個名字。
等到了后期,大家又把字和臘字混淆了,后來就統一成了臘肉,讀成了xi肉。
后來又因為蠟的發音,認字認半邊,讓xi肉最終成為了臘la肉。
霍海又不是研究古文的,也沒研究過臘肉的歷史,他哪兒知道這個啊,只是因為認識打獵的獵的古體字右半邊是巤,就以偏概全以為臘也本身就是這么寫的了。
并不知道后世這兩個字其實是融合成了一個字,在目前這個時代不是一個意思。
……
唐焦從煤礦放假回到家里,有很多事情要做。
雖然當兵打仗很累,但礦上的活兒更重,雖然他的任務是管理工人,但最近又多了很多難民要安排進去,還要維護雙方的關系,不能發生沖突。
別說他一個普通六等爵,就算是三老板司馬相如都給累瘋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