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 三大夫子塑像-《大漢有活爹》
第(2/3)頁
霍海擺頭:“三個月太久了。”
沒想到這么快就把瀝青搞出來了,那也意味著生產力水平提升比霍海想象的要快,所以必須要讓建筑行業提速了,否則經濟循環就出問題了。
一旦建筑行業開始,就意味著霍海正式的站出來了,再也不可能像以前那樣隱藏起來了。
更不可能說什么不想當官的話了。
只有把整個階層全部轉化完成后,霍海才有可能停下來了。
大漢已經開始從一架木質的簡易車,變成了鋼鐵巨獸。
鋼鐵巨獸滾滾向前的時候,哪怕是心臟,也沒法想停就停了。
現在霍海只能出來扛大旗了。
樹大招風是沒錯,但問題是大象也沒法蹲著裝耗子。
霍海的車并沒有上長安大道北上,而是轉彎到了鴻臚寺。
鴻臚寺旁邊目前開辦了一家特殊的學校,叫做長安孔子學院。
這個地方,專門收納外國人學習漢語,還有收納大漢的人學習外國話。
目前不少外國人既是學生又是老師。
而孔子學院的院長,正是東方朔。
之前東方朔聽了霍海的建議,開始學習西域的語言還有大夏、安息、埃及的語言,以他過目不忘的本事,說方面反而差一些,寫方面,進步的飛快。
不過霍海不是來找東方朔的,而是來找內瑟斯的。
內瑟斯,也就是埃及來的賽斯波利亞斯現在的名字。
他在得知霍海需要遙遠的地方的種子和作物后,一邊學習認字,一邊想辦法找回他帶來的種子。
要知道他離開埃及時的確帶了很多種子類的東西,但卻不是為了帶種子,而是為了別的目的。
比如為了吃帶的洋蔥、為了穿帶的長絨棉種子等等。
這些并不是為了帶種子出來,而只是為了用他們,附帶把種子帶了出來。
但是來的路上一路上很多種子就留在了當地。
就比如內瑟斯之前到安息的時候,因為大夏這邊局勢不明朗,所以他一邊學習大夏的語言,一邊在安息那邊種菜,就有一些種子變成了作物,還變多了。
一路上他又收集了一些安息大夏的種子。????一路走過來花了二十年,所以他帶的有種子的東西其實很多。
但!
在經過隴西的時候,這些東西,全部留下了。
要知道內瑟斯他們可不是官方使團,一路上不是一路趕路直接來長安的。
他們路上也要生活,一直在表演,然后慢慢趕路。
實際上霍去病年初把匈奴擊潰時,他們就已經在往隴西走了。
霍去病從河套地區又北上黃河北岸在九原一帶和匈奴人打的時候,內瑟斯他們一行人就已經在隴西了。
而隴西的人,花高價購買他們的種子!
當時內瑟斯就把種子全賣出去了。
隴西的人之所以買種子,也是因為嘗到了甜頭。
張騫回來的時候,帶回來不少種子,其中有一些就讓隴西的人賺大了。
比如核桃這種東西,雖然賣不了幾個錢,但是拿來長安作為新奇玩意兒送給其他貴族吃,籠絡人心,這可不是用銅錢能計算出來的收益。
核桃里面的油脂,可比香瓜子厲害多了。
人類就是天然的喜歡吃那油含量高的,油含量越高的東西,越肥美。
所以這玩意兒開始出產后,馬上讓隴西幾大家族感覺自己賺大了。
內瑟斯他們經過時,他們就開始收購內瑟斯他們的種子了。
作為普通人內瑟斯他們并不清楚種子的意義,很低廉的價格就把種子賣了。
在得知霍海要種子后,內瑟斯也不知道怎么辦。
但趙破奴有辦法啊。
讓內瑟斯跟隨著自己的人,去了一趟隴西。
還真別說,本來拿回來種子還需要培育的,現在不用了,隴西那邊培養好了!
不少東西的種子取回來,數量都很大。
還有不少東西有實物。
經過了兩個多月,內瑟斯總算是把東西都取回來了,又做好了準備,才提出要見霍海。
既然內瑟斯有種子送上,霍海當然是要見的。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