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四章 (大章)風起云涌-《大漢有活爹》
第(3/3)頁
長安城幾家售賣蛋糕的蛋糕店,還有訂奶的那些鋪子,這幾天都開始售賣糖果,而且生意都爆好。
畢竟小孩子是最容易眼饞嘴饞的。
這糖果很快就流行起來了,長安人都知道,如今出現了三種高級糖果,軟糖,奶糖,果糖。
白砂糖出來的時候,長安城不少有見識的貴族們就驚呆了,還都在懷疑,這種牛嗶的東西,霍家居然只是悶悶悄悄的開售,并沒有大力宣傳。
現在長安城的貴族們才知道,霍家的研究院,不止研究他們看不懂的高科技,也研究能馬上賺錢的小科技。
那看起來居然有些透光的軟糯的東西,居然是糖?
那奶香十足的居然是糖?
還有那水果香氣的糖到底是怎么做的?
其實,長安城的貴族們不知道,白砂糖的重要性遠比這三種哄小孩的產品重要。
白砂糖可以說是戰略物資。
考慮到現在大漢對匈奴的狀態,隨時都可以說是處于戰爭狀態的,所以霍海并沒有大力推廣白砂糖,甚至在科學報推出營養學那期期刊的時候,專門讓趙過把糖酒兩種高熱量食物的研究報告給隱藏了。
不過軟糖、奶糖、果糖這三個東西就不一樣了。
宣傳出去,也沒人能做出來。
這就不怕有商人為了利益大規模收糖原材料導致戰備物資缺乏了。
畢竟白砂糖的制作再怎么是秘密,也藏不了多久,那么多工人干活,很快就學會了,因為制作過程太簡單了。
而三種糖果,就復雜了。
就算告訴別人,軟糖是豬皮做的,誰能把它搞出來?
就算讓別人知道奶糖是蜜糖紅糖和奶油做的,誰能大規模搞出奶油?
貴族小孩回到家,他那侯爵父親很開心的把他抱在懷里:“崽啊,今天好玩兒嗎,買到你要的那種糖果了嗎?”
小孩:“買到啦!我還遇到了新同學。”
說了半天今天又遇到了新同學的場景,還鄙視:“爸爸你看人家爸爸,你怎么不是礦上的,聽說礦上的東西可好吃啦。”
他爸爸捋了捋胡須,微微一笑:“崽,你爹我,以后是同關煤礦的股東了,你不用再羨慕你的同學了,以后我就是他們的老板啦。”
“雖然股份不多,但好歹也是股東。”
小孩驚呆了:“股東?老板?”
這位劉姓侯爺哈哈大笑:“沒有錯,以后你爹我就是同關煤礦的小老板之一了,你在學校遇到同學可以抬起頭了吧?哈哈哈!”
以前的他,劉家子弟,劉邦親戚的后代。
除此之外,一無是處。
現在的他,同關煤礦股東之一,牛嗶不牛逼?
別人看過來的眼神都變了。
而市面上,拿到股權的人,還不止他一個。
長安大街,新開的一家烤羊肉串店,一群貴族坐在這里。
以前大家經常吃烤羊肉都是在自己家吃的。
但是現在家里都開始流行整炒菜了,有時候反而有點想烤串這一口。
家里沒準備東西,所以干脆出來吃,約上人喝酒擼串。
一群人吃著吃著,就聽見有一桌有人大聲:“什么?你搞到同關煤礦的股份了!?!”
所有人都把頭轉了過去。
同關煤礦?!
搞到同關煤礦的股份了?
這特么不等于搞到傳家寶了么!
同關煤礦哪怕從今天開始沒有任何形式的發展,就固定現在的規模,只要能吃到他萬分之一的股份,都等于一大份財富。
別的不說,同關煤礦一年的收益,是超過大漢一年的稅收的。
大漢一千多個縣,萬分之一的同關煤礦股份,那就等于十分之一個縣的稅收。
換句話說,同關煤礦萬分之一的股份,等于一個有封地的侯爺的稅收收入!
這是何等驚人的財富?
關鍵還不只是驚人,還有他的穩定。
你在長安搞什么生意都有可能虧炸,哪怕種田這種不太容易虧的,想要搞這么大的收益,得投入多少本金進去?
同關煤礦的股份可以說是下金蛋的雞!
搞到同關煤礦的股份?
這怎么搞來的?
所有人都看了過去。
這不老劉家的一個小侯爺么。
雖然大漢王侯都有封地,但是很多人都住在長安,并不去封地,反而去了封地更像是被貶責了,除了封國實在是太大的王爵之外,其他劉氏宗親很多都住在長安,只是有時候會回去住那么一年半載。
所以有爵位無官職,大家得過且過,自娛自樂的這個小圈子里,大家都是互相認識的。
如今,有一位以后不只是侯爺了,還是同關煤礦的股東!
那人哈哈大笑:“說實話,能搞到它,我也是費了很多功夫的,你們應該知道,這東西有多值錢。”
“不是我說的話,像曹襄劉勝這些大貴族,要是有機會搞到這些股票,他們還會拿出來轉賣嗎?不可能轉賣的。”
“咱這些股份,以后當做傳家寶傳給兒子,也保他一世富貴。”
一群人羨慕極了。
這東西可不是一年兩年的分紅,以后永永遠遠的要分紅。
很多長安貴族一進去同關煤礦看過了。
那邊特么的煤礦漫山遍野都是,現在才挖了沒多少,才挖一米深,據說地表的要挖完都要挖個不知道多少年,地下的更多。
這同關煤礦未來是持續性產煤的,要持續很多年,甚至上百年幾百年!
西周到現在才幾百年而已呢。
這樣的一幕幕正在長安各地上演。
很多人都搞到了同關煤礦的股份,但他們搞到的合起來也不占多少。
不過,同關煤礦的股份出來后,市場上這些股份的價值開始抬高。
既然有人賣,那就有了價格,不少人放話以多少錢多少錢的價格來買。
目前,同關煤礦萬分之一數量的股價,飆升到了五百萬大錢!
當時同關煤礦年會時算的數據誰都知道。
同關煤礦萬分之二的股份,年收益是七十二萬大錢。
也就是說,十四倍于分紅數量。
這個價格,還要漲!
而價格攀升的同時,一直有小規模的股份出售。
這當然是劉徹在賣股份。
他就想知道,自己的股份賣出來后,能穩定在多少倍才達到所有人的心理預期極限。
劉徹當然知道煤礦值錢。
但是買股份更值錢!
如果股份賣了,收益少了,大不了在其他各地繼續開同關煤礦一樣的煤礦就行了,就算不在長安,沒那么值錢,十分之一總要值嘛?
其他各地的人口比長安多五十倍,也就是說還可以聚攏五個同關煤礦的收益,那是多少數字了?
開這些礦也要錢,而賣股份的錢,可以開礦,可以打仗,可以干很多事情。
劉徹還記得霍海那句話,讓錢流動起來,才是錢。
劉徹在這兒操盤,長安的很多人都急瘋了。
到底是誰在賣股份啊,怎么才買得到啊,怎么他們都特么買到了,我沒買到啊?!!!我要買股份啊!我要當股東啊!
“我加價啊!”
“你昨天花了五百萬大錢買的一百股,也就是萬分之一,我今天五百五十萬跟你買,你什么都不干,一天時間賺五十萬大錢!”
“這……”
“五百六十萬!”
五百六十萬的成交價格一出,等于成交價從分紅的十四倍翻到了十五倍多。
等于股價飆升了百分之七點一!
然而,這個價格還不是極限!
甚至很多大貴族都懷疑起來了:“長安城這么多千萬之資的巨富?怎么感覺哪兒不對勁啊。”
以前大家都藏著掖著,也沒藏這么多吧?
更聰明的人已經發現了,有人在造幣投入新幣,如果自己的錢還存在倉庫里,明天后天更不值錢了。
要把錢變成產業,才值錢。
“首選買股份,次選修房子修路開店!”
(本章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