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六章 (大章)開新公司-《大漢有活爹》
第(1/3)頁
朝會現(xiàn)場。
蘇武是趕著來的。
昨晚上回去后,蘇武先是和自己的哥哥蘇嘉喝了頓酒,聊起了父親的事情。
然后蘇武就休息了。
因為這個冬天是在成都過的,沒有長安這么冷,所以蘇武已經(jīng)有點不習慣了,于是點燃了大火盆烤火。
烤著烤著,蘇武就想起了書,拿出了《西游記》翻看。
本來一開始是翻看紙張質(zhì)量,墨跡的,想要看看這印刷究竟是門什么技術(shù)。
哪知道打開書之后,看著看著什么紙張什么墨跡,都忘了,蘇武逐漸把心神都沉入了書中故事里。
等感覺脖子疼抬頭時,蘇武才發(fā)現(xiàn)已經(jīng)是深夜了。
想起要開朝會,急忙睡覺了。
還讓家中仆人一定要叫醒自己。
仆人那是花了不知道多大的力氣,花了足足半個時辰,叫了很多次,才把蘇武喊起來。
蘇武清醒過來就反應(yīng)過來了。
又完蛋了!
咦,我為什么要說又?
不過蘇武急啊。
因為今天的朝會,自己是主角兒!
自己不來,這場戲怎么唱?
但等蘇武到了大殿,就松了一口氣。
大殿里稀稀拉拉一些人,很多不是枕著桌子睡覺,就是靠著柱子睡覺。
只有幾個老大人雖然精神不好,但并沒有睡覺。
蘇武也是上去打招呼。
“幾位大人昨天晚上沒有看書啊,居然沒打瞌睡。”
幾人也是擺頭。
他們哪里是沒看書,而是年紀大了本來就不太睡得著覺。
蘇武趕到后,陸陸續(xù)續(xù)還有人倉皇而來。
不過他們看到劉徹都沒來后,松了口氣。
“霍大人真是害人啊,怎么能寫出這么精彩的故事,看的我是忘了睡覺啊!”
“誰說不是呢,畢竟霍海也是名家啊,除了司馬相如和屈原,也就是他了。”
蘇武擺頭:“真是精彩啊,去成都這段時間錯過了,我都不敢想《西游記》剛發(fā)布時,究竟是有多火熱。”
其他幾個人對視一眼,一個中郎拱手:“那蘇大人是想岔了,《西游記》剛推出時,其實朝中看得人很少。”
幾個人講述了起來,蘇武才知道情況。
原來,一開始聽說霍海有新作品后,幾乎所有人都很激動,等著看那堪比《洛神賦》的新作。
就算不是洛神賦這種形式的,而是說教形式的,那也至少是《阿房宮賦》《馬說》的水平嘛!
結(jié)果,霍海寫的不是文章。
而是一本書。
一本書卻全是故事,是娛樂性質(zhì)的。
開天辟地以來,這還是頭一遭啊!
所以,本來就忙碌的百官對《西游記》是沒有多大興趣的。
加上得知《西游記》用的是白話文寫之后,更加沒興趣了。
雖然有時候會聽人說起《西游記》是古白,既有雅言又有白話,這種描述方式,反而更貼合百官平時的習慣。但他們依舊沒時間看。
直到,學習簡體字那些人把《西游記》上冊給看的差不多了。
那討論可就鋪天蓋地了。
一開始,是將士們聊。
然后上到將軍,下到販夫走卒,都在聊西游記。
這讓沒看的人心里癢癢。
接著,有些非軍中任職并沒有學習簡體字的人也忍不住去看。
他們大部分看得懂,看不懂的稍微一問人,也就懂了,所以看的還挺快的。
看了之后的人,才知道這本書是什么神作!
于是《西游記》在百官之中也開始瘋傳。
才出現(xiàn)了朝會居然缺席一大堆的情況。
今日《西游記下冊》發(fā)布,又是當日的情況。
蘇武這才了然。
這個時候,趕來朝堂上的人又多了起來。
后來這些人,神清氣爽。
有些聰明人,早就知道《西游記下策》發(fā)布后第二天的朝會肯定是這般模樣,所以干脆在家多睡了一個時辰,睡得時間雖然少,但是也夠了,當然神清氣爽。
這群人來了之后,就沒有再打瞌睡了,而是興奮的討論起了劇情。
蘇武也是興奮的加入了討論。
但是討論討論著,他就郁悶了。
人家都在討論牛魔王現(xiàn)出真身后如何如何的大,如何的厲害,蘇武卻只知道紅孩兒時牛魔王登場的事情。
幾人又講起了鐵扇公主,又說起了玉面狐貍精的事情,也是聽得蘇武抓耳撓腮。
蘇武只是看到三十多回時,看到了鐵扇公主的名字登場,至于那又漂亮又富有的玉面狐貍,蘇武是真不知道。
幾個人最后一致吐槽:“他牛魔王也配。”
有人小聲:“你說牛魔王的原型是不是司馬相如?”
幾個人噗呲都笑出了聲。
司馬相如的第二個老婆,可不就是又漂亮又有錢么。
不過馬上就有人指出:“還是不一樣的,這牛魔王是個江湖草莽,雖然厲害但也比不得司馬公,司馬公復(fù)起之后,怎么也得是個太白金星吧?”
“這不好說,這么長的書,搞不好寫的時候司馬公還沒復(fù)起呢?”
“那也不可能,雖然霍大人和司馬公天天斗嘴斗詩,但畢竟合作伙伴一起發(fā)財?shù)模趺纯赡苓@么調(diào)侃。”
蘇武笑了笑:“那不就是因為熟悉,才適合調(diào)侃嘛,再說了,牛魔王跟主角孫悟空不是拜把子的兄弟么?”
“但是最后鬧翻了。”另外一人反駁:“也不吉利啊。”
一群人你一言,我一言的。
很快,來的人越來越多了,朝堂終于有個朝堂的樣子了。
之前睡覺的人也逐漸醒過來了。
王內(nèi)侍看朝堂上的人都起的差不多了,才往劉徹的寢宮去。
畢竟昨晚上劉徹看書時就下令了,什么時候朝堂的人到齊,什么時候通知他起床。
……
朝堂上,胡遷報告了新苑的建設(shè)成本。
本來以前劉徹修建宮殿,就沒人敢說什么。
唯一敢蛐蛐幾句的,也就是司馬相如。
司馬相如寫文章蛐蛐,雖然是蛐蛐,但也是夸宮殿群厲害,所以劉徹能忍。
而現(xiàn)在,劉徹直接都不用國庫的錢了,用自己私人的錢。
不止不能蛐蛐,大家恨不得跳出來夸:“陛下這宮殿修的好啊!修的善!應(yīng)該多修!”
廢話,劉徹這一次,拿出幾億大錢,要修一座全新的宮殿,修在霸水上游,也就是南段。
這個工程,要多少人?發(fā)多少工錢出去?
這些錢進入市場循環(huán),朝堂上很多人都是能賺到錢的,他們當然支持。
他們卻不知道,這新苑是霍海和劉徹商量好的坑。
霍海跟劉徹說了,這新苑,盡量要修的富麗堂皇規(guī)模宏大,工期進度要長一些。
多長呢?
長到新城房子全賣出去了,就可以啟用新苑了。
到時候,你們這些當臣子的都住著新房子,偉大的皇帝陛下要去住新房子,誰敢反對?
偉大的皇帝陛下住霸水上游去了,群臣要辦事兒,又得跑快點。
剛好這個時候,長安城東城南也開始大基建發(fā)展了。
到那時候,群臣應(yīng)該都賺了不少錢了,有錢的他們,遇上靠近皇宮的地方又推出新房子了,忍得住嗎?
不過,劉徹當然不可能把修新苑的真實目的告訴眾人。
胡遷報完核算后,劉徹點了點頭:“張歐老大人辭官后,御史大夫這個位置空下來了,按理說應(yīng)該要安排人,但是朕最近在思量,現(xiàn)如今大發(fā)展,時代變了,有些官職自然應(yīng)該變一變了。”
“在確定新官職之前,就辛苦御史府衙的人多出出力了。”
辛苦?偉大的皇帝陛下居然說我們辛苦了?!
胡遷的眼淚不爭氣的嘩嘩流:“臣!臣等!愿為大漢,肝腦涂地!”
劉徹笑瞇瞇的:“這次核算有功之人應(yīng)該賞。”
劉徹現(xiàn)在多的是錢,不賞賜官,賞錢是一點問題都沒有。
胡遷立刻:“這一次核算,由御史中郎張福核算,張福完成的很好,只是其中有關(guān)運輸巨木的花費算的不是很清楚采用了根據(jù)以往經(jīng)驗預(yù)估的方式,由臣補充完成,其余部分皆由張福完成。”
胡遷可是對張福這一套很受用的。
他看到張福送來的核算后,并沒有急著就按照張福的意思做,而是去查了一下張福的底細。
不查不知道,一查胡遷才知道張福原來也是有背景的。
張福的父親叫做張孺,乃是上谷太守。
隨即,胡遷立刻應(yīng)了張福的意思,一邊嘉獎,一邊在御史衙門里面夸獎張福,同時也應(yīng)了張福送的人情。
而張福也是趕上了,如果不是他這一次福至心靈,學著孫悟空的小手段。
那他這次本不應(yīng)該在劉徹面前出名。
如果命運繼續(xù)走下去,他要再等十年才能被劉徹注意到,最終也只是走到了光祿大夫的位置上,還沒來得及繼續(xù)往上爬,人就沒了。
而現(xiàn)在提前了十年被認識,他的命運也悄然發(fā)生了變化。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