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董偃一時生氣,看到霍海沖上來了,頓時就懵逼了。 等霍海快要靠近了,董偃才舉起手:“你等一下,我說的不是這個單挑!!!” 霍海都已經跳起來了,準備順勢E拉過來,A接W接外圈刮接一個劈來著。 眾目睽睽之下,董偃喊停,霍海也不好砍出去了,只能生生壓停。 董偃:“大家評評理,別的行業,數千萬資產,千萬營收,百萬利潤率,就已經足夠上市了。” “但是我董氏首飾店遠不止這點資產,結果卻不允許上市,不允許被評定為大型商業。” “這不是欺負老實人嗎?” “我董偃也是大漢子民,我想多給朝廷交點稅,怎么了?怎么了!!” 周圍的人議論紛紛。 對啊,人家想要多交點稅,怎么了。 董偃手心拍手背:“諸位說是不是這個道理?我董某就是不服氣!” “難道這是針對董某?這么大個機構,起碼要講究個公平吧?!” 霍海:“哦?你覺得不給你評定大企業,是對你不公平?” 董偃:“當然!” 霍海:“我不說別的,就說我們同關煤礦,同關煤礦當時開始做的時候,購置土地,還有前期開支,合起來將近三億大錢,結果年利潤率大家也看到了,過百億。” “這樣的企業才是超級有潛力的企業。” 董偃想反駁來著,同關煤礦的關鍵是那幾萬人口,如果沒有這些人,哪兒能做到那么大的規模,地方上自己招募的話,能做到幾億就不錯了。 不過就算這樣,他利潤也夠高了。 霍海繼續:“再比如,樊勝客狗肉披薩。披薩這東西,是在同關煤礦年會上公布出來的,很多人都在做,但是能拿它開店的人不多。” “而樊家,給披薩進行創新,開發出了狗肉披薩,狗肉腸披薩,花椒豬肉片披薩等,廣受好評。” “還開發出了多種口味。” “如今在長安縣開設了大量分店。” “其資產投入連你的十分之一都不到,利潤卻比你還高。這樣的企業,就算遇到競爭對手,也不會倒閉,只是賺的少點,這才符合上市要求。” “而你的首飾店,稍微遇到點對手,就干不下去了,人家可以用資金流沖垮你。” 董偃:“我就是對這不服,我也能追加資金。” “你敢不敢……開家首飾店,和我單挑?!” 此話一出,霍海都懷疑自己聽錯了。 在場所有人都面面相覷,卻發不出聲音來。 過了幾秒鐘,一陣哄笑傳了出來。 那大貴族們知道董偃和劉徹的關系,不敢得罪。 那些長安富人們可就不管這一套了。 就你?和霍公子比商業?比開店?你也配? 有人出聲:“董老板,你看過成語大全嗎?” 董偃疑惑:“看過,成語大全和我和霍海的賭約有什么關系?” 那人:“你知不知道成語大全中,有個詞叫做噤若琀蟬?” “這個成語的釋義寫的是,一批研究金縷玉衣和墓葬玉器的工匠,被請到了研究院進行研究,因為帶頭的師傅脾氣很大,他一生氣,所有人就都呆立不敢動,就仿佛嘴巴里面含著琀蟬一樣,意思就是說所有人都跟死人一樣,不敢出言頂嘴,從此以后,這種情況就叫做噤若琀蟬。” 霍海搞成語的時候,就喜歡把還沒出現的成語,也給想辦法解釋了,就算成語本身的意思還有過程不一樣,但是用在語句中用法完全一樣。 就比如以前那個【插科打諢】成語,本身是唱戲中的專業術語,而在漢朝,剛好科和諢都有笑料的意思,所以原本的插科打諢出自明·高明《琵琶記·報告戲情》。指戲曲、曲藝演員在表演中穿插進去的引人發笑的動作或語言。現泛指開玩笑逗樂。 被霍海改了之后,意思就變成了在說話時插入搞笑的動作和引人發笑的語言。 那用在句子中,雖然意思不同,但這個插科打諢和前世就一模一樣了。 而【噤若琀蟬】就是這樣一個詞語。 前世應該是【噤若寒蟬】就好像深秋的蟬一樣,閉上了嘴,不發出聲音。 改成了【噤若琀蟬】就好像死人含著琀蟬一樣,張不開嘴,發不出聲音。 意思不一樣了,用起來完全沒差,就算霍海自己不小心說漏了,別人也會自然而然理解成后者。 那人:“這個成語告訴世人一個什么道理?” 有人出聲:“告訴大家,就算到了研究院,普通工匠還是害怕權威?” 那人:“錯!這個成語告訴世人一個道理,大漢玉雕、金銀器制作厲害的工匠,都被拉到科學院搞研究去了。” “霍老板,人家科學院里面的玉雕大匠金銀器大匠,隨便拎一個出來,都把你高價請的那些民間雕刻高手吊起來打,你真的要和霍老板比開首飾店?” 大家又笑了起來。 董偃本來就是被氣了口不擇言,然后隨便找了個理由免得霍海砍自己而已。 現在丟了個大臉就丟唄。 還能怎么著? 霍海:“我請到研究院的玉雕大師可不是研究八刀技法去了,而是研究更高級得到東西去了。” 有人詢問:“做什么?” 霍海嘿嘿一笑:“這其實是個秘密的,既然你們誠心誠意的發問了,那我就大發慈悲告訴你們。” “我讓他們研究的東西是玻璃。” 雖然很多人見過玻璃了,但是,玻璃不就是和水晶一樣的用法么?雖然產量大了,那還不是裝飾品不還是首飾么? 霍海:“他們研究的最新成果,是過幾天時間皇后娘娘生日我要送給皇后娘娘的,是……鏡子。” 一群人沒站穩直接摔倒一地。 “那不還是首飾么~” 這年頭,打磨出的銅鏡不就是首飾類的么,就算打磨的再好,不還是首飾? 說了半天,原來你霍海這個濃眉大眼的,居然把皇家工匠搞去研究賺錢的東西去了。 不過也對,誰賺的過霍海啊。 霍海:“我的鏡子可不是首飾……是……呃……” 這東西,不拿出實物來,別人是不知道那究竟是什么的。 但是,實物得皇后過生日才能拿出來啊。 那是給老丈母娘……給年輕丈母娘的禮物,怎么能給別的人看呢? 董偃抓住機會:“你還說不是打壓我!原來你也想干這行!” 霍海:“你也配。” “我這樣說吧,我霍海開一家首飾店,既不用比你更貴的工匠,也不用比你更多的資產來沖擊市場,也不打價格戰,我就用技術進步和變革,把你董氏首飾店打的爬不起來你信么。” 霍海看了看周圍的人,朗聲:“這首飾店這點利潤我霍海還不看在眼里,再說了,我一大老爺們兒,開什么首飾店,那不是女人擅長的么?這首飾店開起來,證明它比董氏首飾店強之后,我霍海馬上把它送給……衛長公主殿下。” 一群人聽霍海這么說,可來了興趣了。 真接戰了是吧? 不但接戰,還嘲諷董偃不是男人。 真6! 董偃知道霍海是故意的,他就是想氣自己,讓自己說錯話,然后好拔刀。 董偃:“呵呵,嘴上說算本事?有本事就真贏我,贏了我就服氣。” 霍海哪有功夫一直和他糾纏,穩贏局,沒什么好說的,一邊轉身走,一邊:“洗干凈等輸,輸了的搬出長安城。” 董偃一想,本來長安城就不安全。 再說了,現在咸陽都和長安城連成一片了,新城都懟咸陽東門臉上了,搬去咸陽不就行了:“好!輸了的搬出長安城!” 有這個事情打岔,反而沒那么多人聊股票的事情了。 那些沒排上隊沒買上天竺第一批原始股的人,也不氣了,轉頭開始聊八卦。 而特別想要天竺公司股份的,都傻了。 上市的時候,總股價預估百億,這才剛開始賣不久,總股價預估已經到八百億了,要買的話,要翻八倍! 換句話說,百分之三十二的股份,現在要賣二百五十六億大錢! 不排除后面還得長! 媽的大漢怎么這么有錢,他們偷偷發財的時候沒帶老子?怎么個個都這么有錢?! …… 太子宮,皇后衛子夫聽說了鏡子的事情,問劉徹知不知道霍海的新技術鏡子是什么。 劉徹透過現象看到了本質:“這小子拿你打廣告呢,他肯定是投入新城把錢都投進去了沒錢花了,順手打廣告準備賺點。” 衛子夫:“那他說把首飾店送給青珂,那不是又往外送一筆大的。” 劉徹:“店送歸送,他總不會把已經賺的錢也送給青珂吧?青珂那邊正在加大投入種植棉花,霍海應該是想辦法幫青珂多賺點錢好擴大生產吧。” 等店送給衛長公主時,新城那邊應該已經開始回賬了,青黃不接的階段也就算過去了。 其實本來按道理,邛崍開始用天然氣制鹽后,根據劉徹的誓言,就應該把成都的稅收轉到衛長公主名下的。 不過這數額也太多太巨大了,加上成都現在在計劃中的重要地位,不可能賜給衛長公主。 所以,霍海專門給一部分補償。 這雖然沒和劉徹討論過,但算是默契約定吧。 等衛子夫走了,劉據鬼頭鬼腦的:“父皇,海哥哥準備送母后鏡子,父皇準備送母后什么?” 劉徹被難住了。 (本章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