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一百五十一章 (大章)你這賤嘴-《大漢有活爹》


    第(2/3)頁

    而且衛家基因好,衛子夫身高也比普通貴女高不少,加上鳳冠霞帔和皇后衣服刺繡的特殊性,方方面面比普通貴女強太多了。

    現場唯一能跟衛子夫比的,就是衛長公主。

    在衛長公主長大后,劉徹還是第一次看清楚自己的女兒長啥樣。

    婷亭如玉。

    青澀版,又更有貴氣和英氣版本的衛子夫。

    劉徹又看向了其他人。

    看向了霍去病,衛青。

    原來霍去病現在長這樣。

    原來衛青除了變黑了,也變老了這么多,不像當年是個白凈的小子了。

    劉徹繼續掃視,看清楚了一個個最近幾年沒看清楚的人。

    最后悵然。

    如果早幾年發明這東西,那母后就能看清楚他的大孫子了。

    不過劉徹并不是一個喜歡傷春悲秋的人,立刻沉浸在看清楚了的喜悅之中:“這居然能醫治人的眼睛?!”

    劉據現在已經很有科學思維了:“父皇,這不叫醫治,這叫矯正。”

    劉徹:“哦?”

    劉據:“把病癥本身醫治好,才叫醫治,這眼睛可以用來恢復人的視力,但卻不是能直接恢復,而是要戴上才能恢復,所以應該是矯正。”

    劉徹點頭:“有道理。”

    霍海:“嘿,那以后眼鏡的作用,就統一稱為矯正視力了。”

    群臣們聽的一頭霧水。

    知道劉徹視力不好的人明白了過來,陛下戴上那個眼鏡后,視力恢復了!

    霍海:“其實研究院進行過研究,有很大一部分人很容易近視或者遠視,就是兩種不同的影響視力的情況,估計和遺傳有關系。”

    “而眼鏡可以矯正這種視力差。”

    “當然還要注意的是,這矯正后不能用眼過度,否則視力繼續變差,就得換度數更大的眼鏡。”

    “還有,這材料是玻璃的,始終是易碎的,不能帶著進行太危險的活動量大的運動。”

    “臣正在讓研究院仔細研究樹脂,如果研究成功,到時候眼鏡材料還能升級。”

    “不過效果應該和現在是一樣的。”

    劉徹很滿意:“科學研究真是個好事情,繼續研究吧,任何一點提升,也許都能給大漢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

    “這眼鏡好好推廣吧,朝中很多大臣都眼花,影響處理政務,推廣后讓這些老大人能看得清,對大漢來說是巨大的大好事。”

    當然是大好事,很多人因為老眼昏花,只能跟劉徹請辭。

    但是有些崗位吧,沒什么技術活,不需要多聰明就能做,但就靠一個手熟心細,要找一個代替的,還真難。

    每次遇到這種情況劉徹都很頭疼。

    現在不必了,老眼昏花,照樣繼續當值。

    看劉徹少有的喜形于色,大家才知道這東西究竟有多厲害。

    不少眼睛看不清的人,立刻就想體驗一下眼鏡的好處。

    但誰敢虎口奪食?

    劉徹看了一圈,目光還是回到了衛子夫身上。

    看不清楚時還好,就覺得衛子夫高一點,現在看得清了,那叫一個美。

    霍海知道劉徹在想什么,畢竟丈母娘,霍海看衛長公主也是這樣的。

    這叫一個,‘你近視眼,見我如山中群鳥得見鳳,戴上眼鏡你見我如世間凡俗見天仙’。

    劉徹不知道怎么的,花花心思就動了:“皇后,朕好久沒和你一起賞花了。”

    “現在戴上這眼鏡,所見一切突然就清晰了起來,請皇后跟朕一起去賞賞花怎么樣?”

    衛子夫有點不適應,頂著這么豪華的頭飾,走的很重的!

    但是,頭戴鳳冠不出去溜一圈,豈不是等于錦衣夜行?

    于是欣然答應。

    劉徹和衛子夫走在前面,其他人都在后面跟著去游園。

    大部分人都走了,衛長公主才走到鏡子面前仔細的打量了起來:“這個除了賺錢,還有別的用嗎?總覺得反光這么厲害,應該有大用。”

    霍海點頭。

    的確是有大用的。

    衛長公主:“你怎么不去游園呢?”

    霍海:“那有什么好看的,陛下跟皇后去玩兒,我去當……”

    本來想說燈泡的,還是算了。

    衛長公主:“最近在干什么?”

    霍海:“在審字典。”

    “現在學習簡體字的太多了,加入研究院的儒家黃老道學者都在研究所有的字的對應,避免我寫錯了字。”

    “干脆就考證所有字的來歷,做成字典。”

    這個活兒其實還挺難做的。

    因為對于霍海而言,很清楚除了春秋戰國的字體之外,至少應該有個金文有個甲骨文。

    因為漢室很多貴族就是六國舊貴族后裔,所以實際上很多人家里至今還保存了部分金文字形,雖然大部分人不認識金文,但是要研究出來,并不太費事兒。????甲骨文就很費勁了。

    雖然甲骨也就是藥材中的龍骨,常年都有出土,但要研究上面的字其實挺難得。

    更別提,甲骨文本身也是成熟的字體,在此之前這片大地上肯定還有至少一種甚至兩種半成熟或原始字體。

    霍海就知道前世出土過上百個比甲骨文早幾千年的字符。

    但這些要找到都很費勁,別說翻譯了。

    所以,目前的字,很多研究起來都很麻煩。

    霍海干脆全部投入了上去。

    衛長公主:“研究字的典故,是指研究字的起源么?”

    霍海擺頭:“我們研究院成立的研究組已經達成了一致,在周朝的金文之前,商朝肯定還有一種文字,之前的夏朝應該也有文字,更早的唐朝,虞朝肯定都有自己的文字。”

    “所以,我們只能用從現在往前倒推到我們最了解的周朝初始之前,去研究所有的字是怎么產生的。”

    這不研究不要緊,一研究,其實有很多很意外的事情。

    比如說三國有個人叫做鐘繇,也就是鐘會的父親,那個大書法家。

    這個名字,讀作鐘搖。

    但有些人會把它讀作鐘游。

    霍海還記得讀書時,老師專門講過這個問題,讓學生‘有點文化’‘不要瞎讀’‘否則丟人’。

    但是最近研究字的誕生后。

    霍海才知道,繇就是服勞役的意思,這個字,本身是讀油的!

    原因是上古時代,有一條河,叫做油水!

    油水為什么叫做油水沒人知道,估計一開始取名的時候沒有對應的字,只有名字的讀音罷了。

    那為什么寫成油水呢?

    因為這條河老出問題,需要治水。

    這反反復復治水,它不就有油水了么?

    當然了,這是研究組的推測,也有另外一種可能,那就是油水原本的河流樣子,長得像油字的另外半邊的原始結構。

    或者干脆這條河旁邊以前出產猛火油(石油),所以叫油水。

    而后來,這條河改名叫了繇水,同樣讀作油。

    為什么呢?因為反復治水,在進入周朝之后,純純的奴隸制,又加強了中央統治之后,就沒有油水可以撈了。

    反而需要不停有人去這兒服徭役,所以叫做繇水。

    說白了,鐘繇,本來就讀作鐘游,就是因為太多人沒文化,才把它讀作了徭。

    這是有文化有學識的人,對大多數人的一次妥協。

    就跟坐騎,誰這些字一樣。

    霍海講述了這個字的大概研究情況。

    衛長公主:“這條河經常出問題,肯定有一段是從南往北的,就像大河一樣。”

    “這樣一來,上游春天氣溫下降了,已經化冰了,下游的卻還冰封著,就導致了春汛。”

    霍海:“應該是這樣的。”

    衛長公主:“研究這個干嘛?有什么意思?”

    霍海:“可以互相佐證啊。”

    “我們研究一個字的結構,就能知道這個字和寫法相似的字是不是有聯系。”

    就說繇的系字半邊,本身就是有意思。

    為什么徭役寫成,繇?因為系,就是綁在一起。係就是把繩套在人脖子上,也就是奴隸的意思,奴隸在油水旁邊服役,所以才叫做繇其實就是徭和係各取了半邊,合成了一個新字,又去了油水的字音,形成了三拼字。

    而系也不完全是綁起來,本身維系在一起,也叫做系。

    比如骨架,本身也是一種系。

    霍海在旁邊拿起太子學習用的紙筆,寫下了一個鯀字。

    “這個字讀什么?”

    衛長公主:“這是大禹的父親,讀作gun。”

    霍海擺頭:“不對,這個字應該讀作gu”

    “這個字原本的寫法其實應該是左邊骨右邊系,骨表示字音,系表示字意。”

    “這個字的意思就是巨大的骨架的意思。”

    衛長公主疑惑:“那為什么突然變成魚字旁了呢?”

    霍海:“這個字的演變,就等于歷史啊。”

    “因為那個時代的人們,在海邊抓到了一條巨大的魚,這條魚非常之巨大。”

    “本來這個(骨系)字是巨大的骨架的意思,結果人們抓到大魚,分掉肉后,發現留下了巨大的骨架,這不就是巨大的骨架嗎。”

    “于是就給這個魚取名為鯀,后來魚字旁的鯀字干脆就代替了骨字旁的(骨系)。”

    “這種大魚就是現在的鯨。”

    現在是漢朝,有不少有關巨大海洋生物的記載,甚至樣品。

    之前,有人在海邊,抓到過一只比人還長,據說有一丈長的龍蝦!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