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說實在的,劉徹對于匈奴公司和西域公司的迫切程度,不高。 主要原因是,對于鐵路的期待。 因為霍海說過,鐵路的消耗特別厲害,所以劉徹想要集中優勢力量去發展鐵路。 不過這西域公司和匈奴公司,的確是有利可圖的。 以前,打匈奴打了也就打了,沒有好處。 現在打下來的地,都可以養羊,而養羊,就可以制作羊毛衣。 這羊毛衣現在成了很重要的生存資源了,就有人愿意做這個生意了。 這個錢開始賺錢后,那就能反過來說是能徹底的占有這片土地了。 那出兵的價值更大了。 此時劉徹懷抱著雙手,在思考這個問題。 但是衛青,是絕對想要建立這兩家公司的。 因為衛青,想要終結老對手。 至于其他人,是為了大漢還是為了戰事,是為了報仇,還是為了個人利益,那就很難搞的清楚了。 但!建立這兩家公司絕對符合朝廷的利益符合大漢大多數人的利益的。 所以,呼聲才這么大。 劉徹揣著手仔細的想了一下,并沒有急著答應,而是看了霍海一眼:“其他人先出去,霍海你留下。” 滿朝文武都懵了。 怎么,這兩家公司的建立,也要給霍海大股份嗎? 真這么照顧這個女婿,寵這個女兒? 霍海也疑惑啊,叫我干嘛?關我什么事兒? 但是群臣遠退后,劉徹才開口:“你跟朕交個底,咱們要不要砸錢搞鐵路!” 霍海愣了一下。 劉徹:“朕算過了,就算是用馬拉車,鐵路的運貨量也遠比混凝土公路強太多了,比馳道也強,甚至比水運都強。” “咱們商業發展,必然離不開人口移動和貨物移動。” “這鐵路修建起來,利潤雖然不一定比什么匈奴公司西域公司大,但是對經濟的循環刺激肯定遠超這兩個。” 這話倒是沒錯,打鐵還需自身硬。 發展內部當然要比單純的全面外擴要好。 霍海還以為什么事兒呢,擺頭:“錢是夠的,新城馬上已經開始回錢了,修建鐵路花不了陛下想象中那么多錢。” 劉徹:“怎么可能不花錢,鐵路,至少要修建的和馳道一樣吧?一來一去兩邊,每一公里地,都是四公里的單邊鐵軌,這得多少錢啊!” “而且這鐵路上要投入的人力畜力之巨大,都是要投錢的,除非把他們工錢降低。” 霍海擦汗:“咱們暫時修不了那么多鐵路,也沒必要,畢竟現在全修好,等技術提升時,想要換新都換不了。” “我們主要要修建的是五都和長安之間的聯絡,洛陽、邯鄲、臨淄、宛城、成都。” “除了五都,還有兩個新關鍵點,一個是云中五原方向,必須要有一個橋頭堡和長安聯絡,另外就是隴西得和長安聯絡。” 劉徹:“為什么其他地方可以先不連接,要連接云中郡和隴西?” 霍海:“當然是為了打匈奴,為了占據西域啊!” “陛下,不能本末倒置啊!這經濟發展的民富效果只是它帶來的效果,我們主動推進經濟發展是為了強國,強國是為了……” 劉徹恍然。 怎么能忘了初心呢? 二十年前的劉徹也是這么想的。 最近一年,經濟大發展,讓劉徹有點忘了發展經濟的原因了。 “也就是說,鐵路通云中和隴西,還是為了打仗。” 霍海點頭:“當然是為了打仗。” 目前大漢之所以對邊境敵人碾壓之勢,對內部的封國叛亂也是幾乎毫不費力就能無情鎮壓,主要就是因為交通好。 鐵路的交通當然比現在還好,但問題是,別忘了交通好,是干嘛的。 霍海:“等以后,我們的鐵路還要往其他重鎮修建,只要是帝國重鎮,就一定要連通鐵路。” “目前只從經濟角度看的話,我們只需要一條鐵路,那就是長安通洛陽的鐵路。” 劉徹有點疑惑:“如果說放在五年前,洛陽在長安面前還夠看,放到現在,和長安完全不是一個等級的,如果硬要在長安之外選出一個第二大城市,肯定是成都啊。” 霍海擺頭:“成都是富裕,經濟也先于洛陽發展了,但是首先從長安到成都的鐵路,難度高于到洛陽,咱們要先易后難。” “其次是,成都的輻射人口遠不如洛陽。” 如果只看本地人口,那長安是天下第一的,洛陽宛城成都這些地方人口類似。 但如果擴大來看,那就不一樣了。 目前全國應該有四千萬人口,四千萬人口中,成都輻射的人口大概是四百萬,差不多全國的十分之一。 而洛陽宛城,還有黃河以北這一片區域連通,人口超過兩千萬!達到了大漢的一半! 現在長江以南人口很少,江淮地區人口也只是勉強夠看,這些都屬于人口稀疏的區域。 像成都長安這些其他人口聚集區合起來,才等于中原地區的人口。 “我們火車運送貨物,運送人,自然能把經濟帶起來。” “流動人口多起來了,財富自然也移動起來了,自然而然就會聚集各地優勢,對經濟進一步放大。” 劉徹打斷:“你等一下,火車運送人?那得是多大的屁股,才好意思坐火車?” “運力本來就不夠,還運人。” “人就老老實實的順著鐵路走吧。” “一匹馬就算在鐵軌上,又能拉得動多少點貨物。” 霍海一拍額頭,忘了給劉徹說了:“陛下,皇家研究院連同煉鋼廠和煤礦,已經開始研究全新動力了。” “就是像風車水車一樣的車,依靠燒火為動力,叫做火車。” 劉徹挑眉:“嗯?” 霍海:“原理也簡單,就是燒水時,鍋里的水燒開,產生的水蒸氣能把鍋蓋掀開。” “咱們把爐子灶臺都加大,水蒸氣也變大了,是不是能頂開更大的更重的東西?” “造紙廠水車那一套類似的傳動裝置,直接接在板車的輪子上……” 劉徹瞪眼一拍手:“哎?朕怎么沒想到呢?” 那說明伱不是搞機械科學的料子唄。 本來霍海并沒有讓研究院過于上心研究蒸汽機。 結果發明原始蒸汽機的,居然是個廚子。 研究院因為引進了大鍋引進了炒菜,所以洗鍋沒有以前那么簡單了,經常搞的鍋很油膩,需要熱水才能洗干凈。 幾個月前,廚子黃角在洗鍋燒水時,因為洗碗的麻布沾滿了油,就把麻布丟在了鍋里一起煮。 為的是把麻布洗干凈。 但這麻布丟進鍋里后,立刻就浮了起來,甚至可以說是飄了起來。 黃角經常用麻布,當然知道麻布丟在水里一般是沉水的,并且本身是扭扭曲曲的,縮在一起的。 但是丟進鍋里,有一股什么力量,把麻布整個給展開了,并且浮在水面,就像一個饅頭一樣。 他用鍋鏟把麻布往下壓,發現這股力量還很大。 而且壓下去也沒用,源源不斷的有力量讓麻布鼓起來。 他直接用鍋鏟把麻布撈到了一邊。 離開鍋中央后,麻布就沒有鼓起來了。 黃角都還沒怎么在意這個現象,而是繼續嘗試著煮洗麻布。 這個時候黃角用鍋鏟摁著麻布,從水中把它又移動到了溫度最高的中央。 結果,在水底的麻布,一秒展開,并且迅速又漂浮了起來。 用鍋鏟輕輕一碰,就能感知到,麻布和下方的水面是脫離了的。 這一次,黃角意識到了一點,水燒開后,水中鼓起來的泡,是一種氣,這種氣,把麻布抬起來了。 而且這種氣應該還可以再次轉換成水。 也就是因為這個原因,不蓋鍋蓋,煮食物,水就容易收汁兒。 而蓋著鍋蓋,煮很久,水都還有很多。 觀察到這個現象后黃角來勁了。 他找來了鼎鍋,然后拜托美鍋隊長羅四杰做了一個鍋蓋。 鼎鍋和鍋蓋之間,可以叩死! 沒錯,黃角壓根沒有往動力方面想,他做了一個高壓鍋出來。 他想看看氣密性高的話,是不是可以煮湯可以湯不變少。 因為有時候老有人抱怨,湯是好喝,但是不夠喝。 那么,同樣的原材料,是不是氣不跑走的話,湯還是那么好喝,但是數量會變多? 于是! 史上第一個軟木圈高壓鍋!它誕生了! 實驗那天,大半個研究院的人都來圍觀了。 畢竟剛好到飯點,他們都想知道,科學進步會不會推動美食的進一步發展。 就在那天。 黃角拔掉鍋蓋和鍋身限制閥的一瞬間。 那口鍋的鍋蓋沖天而起。 直接撞斷了食堂頂上的木梁,直接撞在水泥頂上。 因為食堂做得很大,所以是用鋼筋混凝土結構做成平面的。 這一下好了。 連水泥帶鋼筋,全部撞斷。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