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霍海挨著發車票。 王內侍眼看車票都發到02車去了:“哎,我呢我呢?” 霍海:“車上是有服務人員的,一般人坐車的時候就用不著帶奴仆了,就算帶了,也是買后面的座位。不過陛下的話,可以超額帶人。” 王內侍總算笑了出來。 劉徹:“超什么超額,誰都不能超額,王內侍你去后面車廂去吧,朕也不能例外。” 劉徹現在是深諳做生意的規則了。 做生意就得講規矩,否則這個人例外一下,那個人例外一下,還賺什么錢? 劉徹自己就是天底下最大的權,劉徹都不例外,那別人誰敢破壞規矩?破壞那就是公開僭越。 王內侍笑容消失。 不過笑容其實不會消失,只會轉移,霍去病:“伱老老實實去后車去吧,我和大將軍在前面車廂,還用得上你?” 王內侍急忙恭維:“驃騎將軍,您哪會干咱奴仆干的累活兒啊。” 霍去病:“讓你去后面車廂,是讓你去享受去了嗎?你得去把車廂觀察清楚咯,之后報告給陛下。” 王內侍這下明白了:“是!” 王內侍跟著挨個發車票的霍海去了后面,劉據才吐槽:“父皇,王內侍不太聰明的樣子。” 劉徹低頭看著劉據:“太監選那么聰明的干嘛?” “如果有一天你覺得需要選個聰明的太監,做事才順手了,那說明……” 劉徹一想,能說明什么呢?說明劉據到時候斗不過大臣了。 有霍海在,劉據是斗不過哪個大臣了呢? 劉據此時心情是大好的,他本來就最喜歡各種車,各種機械,今天上了這么大的機械蒸汽火車,豪情萬丈:“不會有那一天的!” 坐在01車的,除了劉徹和衛子夫太子就是兩個劉徹的夫人,和勉強懂點事兒的劉宏,還有中山王劉勝和魯王劉光作陪。 然后就是霍去病衛青,以及三公九卿。 進入車廂后,第一是兩個巨大的沙發位置。 沙發整個包金邊,用的是最好的牛皮,光是看一眼就看得出十分之柔軟。 而沙發前面有兩張金絲楠木做的大桌案,如果有必要,這個可以拿來辦公。 劉徹沙發的扶手上,從兩側,分別雕刻山神土地游神星宿,一路到中央,雕刻的是三清朝圣,圣當然就是天帝玉皇大天尊。 劉徹個人是很喜歡西游記的,雖然西游記中有一些反叛口號,比如‘皇帝輪流做,今年到我家’。 但是對于劉徹而言,大漢開國才百年,這一切在民間本來也就有這些風潮說法,但劉徹以絕對的實力壓制著一切,有這樣的反詩反而襯托出了他的天命不凡。 所以劉徹并不受這些影響,非常喜歡西游記。 甚至公開討論過多次西游記,這一點工匠們也知道。 于是這個工匠提前幾百年,把本來該屬于畫圣的87神仙圖卷,給做成了木雕浮雕,包上了金箔,呈現在了這椅子上。 而皇后那邊,眼前不是工作臺,而是一個茶臺,茶臺左邊是放置水果的平臺,而上面用整塊的玉,雕刻出了一些水果裝飾。 她的沙發則是以鳳作為裝飾。 而整個車廂頂部,還有車廂側面,全是用的檀木沉香木一類的木料,進行了各種雕刻,裝飾,所有外部裸露的區域都做了軟包孟皮。 從龍椅鳳椅背后,就是長公主和太子的座位,同樣是龍椅鳳椅,但是尺寸小百分之三十。 在之后是親王和皇子們使用的座位,一排也是兩個座位,但就只是普通的金邊牛皮沙發了,雖然說普通,但是沙發本身在這個時代就是頂奢,從材料和做工上來說,非常的細致。 再往后,兩個座位單獨屬于大將軍和驃騎將軍。 現如今,大司馬大將軍和驃騎大將軍,地位和權力高于三公,這兩個單獨的座位,也是彰顯了他們的尊貴。 之后就是三公的座位,只可惜現在御使大夫空缺。 而九卿的座位不是九個,目前是十二個,因為司馬相如的工商大臣讓九卿數字破雙位數了。 第一個車廂內部的布置,可以說和劉徹目前新建的宮殿內部的裝飾差不多。 但,這些出現在移動的車上面,那就非常豪華了。 可以說隨便一個設計構思,放到別的車廂讓別人用,你都涉及僭越。 衛子夫好奇:“霍海,這車平時豈不是一直空著?” 此時,霍海剛把后面的大臣們安置在其他車廂,剛上車,就被逮著問了。 霍海推開正前方的車門:“這個車廂這兒是用巨大的鐵鉤掛在車頭的,這節車廂是陛下專屬的,平時停在車站里由羽林衛的人常年看著。” “等陛下要用了,再拖出來安在車頭后面。” 說著霍海招了招手。 在站臺上檢查巡視的周烈才帶著兩名羽林衛登車。 他們當然是要在車頭連接處把守的。 目前火車雖然快,但其實縱馬是可以追上的,所以必須配護衛,而且倉內,和外面都要配。 劉徹坐在沙發上帶上眼鏡,左看右看:“后面都登車了嗎?什么時候出發?” 霍海:“一般來說,是列車長在車頭觀察。” “每一節車廂會有一個列車員,本車成員全部上車后,列車員登車,列車長看到所有列車員全部登車后,就登車發車。” “有陛下在,肯定是陛下發號施令。” 劉徹看著窗外,回過頭來:“胡扯,打仗時也朕時時刻刻發號施令?該怎么就怎么。” 霍海聽劉徹這么說,直接拉了拉前面的搖鈴。列車長急忙跑過來報告。 “院長!副院長!師祖!” 劉徹知道院長副院長是誰,師祖? 回頭一看,發現列車長是對著霍去病喊的。 這列車長本身是干木匠的,加入研究院后開始學習。 后來陳安發現他研究水平不咋地,手藝也不咋地,但是操控機械有一手,于是就把他介紹給了楊連成。 楊連成在開始選拔火車司機的時候,就選了他入班學習,他是這一批人中學得最好的,所以成了列車長。 而論起來的話,他是在夜校入學獲得夜校學歷的,他的老師是霍去病的學生,所以霍去病就是他的師爺。 霍去病擺手:“開車去吧。” 很快,眾人感覺到車突然動了一下。 劉徹看向窗外。 以窗框作為參照物,窗外的景色在后退。 車動了! 劉據恨不得把腦袋從窗戶伸出去:“動了動了!發車了!!!!” 第一車廂末尾,站著的司馬遷,用筆在本子上記載。 【九月三十,鐵路安神鐵路安同段貫通,蒸汽火車試車。陛下攜皇后太子長公主諸王大將軍驃騎將軍三公九卿文武百官試車。】 看著窗外司馬遷擺了擺頭,司馬遷總感覺自己寫雅言寫得好,寫白話文有點不習慣,但是司馬遷也一直在整改。 學史家不能只學史家,當下流行什么,就得學什么。 當初司馬遷的父親司馬談,在長安流行星象學望氣術的時候,就跟王朔等人學習過。 歷史上的司馬遷也跟他們學習過,并且最終跟落下閎他們一起制定了太初歷。 但是現在司馬遷并沒有學習星象,而是盯上了科學。 史家一定要對前沿學派掌握的一清二楚,才能真正的記錄下時代的變化,否則時代都已經巨變了,史書還是一成不變,那才丟人現眼。 所以就算寫白話不適應,司馬遷還是強迫自己適應著。 此時,劉徹一句話,讓全車人都傻眼了,全車都緊張了起來。 “這蒸汽機車是蒸汽機在供能,蒸汽機就是跟鍋爐一樣,一直燒,一直產生蒸汽,但這就算不燒了,蒸汽也不會立刻停下,難道……要提前計算距離車站的距離,提前熄火?” “如果路上有東西擋住了去路……怎么辦?” 所有人愣了一下后都意識到了這一點。 我擦! 霍海:“剎車啊。” 雖然沒人總結過慣性,但是這時代沒有馬鞍,騎馬的人幾乎不存在不被摔的,所以都很清楚慣性的道理。 “剎車?怎么剎得住?這火車本身得多少噸啊?拉了重物時……”劉徹:“再說那鍋爐不斷地輸出蒸汽,不斷地推動車輪前進……” 劉徹要是早想清楚這個問題,就不會上車了。 這對于文武百官來說,都有點超綱了,但大家都知道剎不住車的危害。 霍海無奈拉著長公主起身。 走到了車前面。 拉著長公主的手,五指相交,轉了兩圈:“就比如,我是蒸汽機的動力輸出臂,我帶動著車輪的傳動軸運動。” “這個時候。”霍海的手脫離了衛長公主的五指,自己轉了兩圈。 這時候,衛長公主的手是不轉動的。 劉徹若有所思,捏著下巴:“離……婚。” 霍海大聲糾正:“這叫離合!離開,就我轉我的,合上,就動力臂帶動著傳動軸帶動著車輪一起動。” 衛長公主偷笑。 霍海用兩只手夾住了衛長公主的右手:“此時,拉下剎車,不是火車司機用自己的手去剎車,而是蒸汽推動空壓,讓剎車夾住車輪,車輪在摩擦之下,就減速,直到停車。” 其實,這一套系統遠不止這么點東西,否則又怎么需要全研究院所有門類的研究員,這個時代的幾乎所有成體系學習過的科學家一起去研究? 實際上,制動系統除了剎車盤系統之外,還有風泵利用風壓的制動。 而司機能操控的東西除了制動器,還有氣門把手和操縱桿。 其中氣門把手打開的越大,能供能的蒸汽就越多,車自然越快,反之則相反。 而操縱桿是可以操控前進后退的,而前進擋是可以不斷地往前推的,推的越快,輪上越快。 實際上,這就是個手動離合,加變速箱結構。 而氣門則是油門結構。 制動桿,就是剎車結構。 霍海不清楚前世的蒸汽機車是怎么設計的,但是知道手動擋汽車是怎么設計的,所以把這套告知了研究院。 研究院的人一開始并不清楚霍海為什么要多此一舉。 但是等真的實際操作就發現,氣門和操縱桿的分離,簡直是個天才設計。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