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一百九十章 (大章)巫蠱元兇!-《大漢有活爹》


    第(2/3)頁

    這個故事乍一聽沒毛病,但是你細品,這就是在夾帶私貨啊!

    你細品,這個局面,和大漢如今多像。

    劉徹就想把丞相職務給撤銷了。

    而司馬遷這個時候提起商朝舊事,還不明白?

    什么武丁三年不說話,觀察太宰治國。分明是武丁上位時神權,人事權,軍權各種權利都不在手中,武丁第一步就是把人事任命權拿了回來。

    但司馬遷這么春秋筆法一寫,就成了武丁好學,善用大臣了。

    這分明是在告訴今天的統治者,給大臣多分點權利,少說話。

    至于司馬遷是為了什么而夾帶私貨,這不清楚,他什么目的霍海也沒興趣知道,他就算想要當丞相,霍海都沒意見。

    只要他有本事。

    但!

    這一段不只是涉及了夾帶私貨,還涉及了改歷史!

    所謂夾帶私貨,就比如帝小乙的事情也許也能找到記錄,但是沒什么需要用的素材,所以司馬遷就可以不寫在書里。

    但武丁也學沒啥可以寫的,但因為這一段可以拿來夾帶私貨,所以就寫了。

    這種你就拿他沒辦法,因為這就是選擇性寫真相。

    你就算知道,你也沒法說他寫的是假的,這最多就是人品問題。

    但是!武丁這一段可是赤裸裸的假歷史!

    為什么?

    因為禮記清楚明白的寫著,商人把神靈排在第一位,禮儀放在第二位,刑第一位而賞排在第二位。

    就是以春秋戰國時期,那么混亂的局勢,天下古代歷史分別藏于各個諸侯國之中。

    孔子都搞清楚了其中的一些關鍵,而且非常篤定的說,商人把神靈排在第一位,禮儀排在第二位。把刑放在第一位,把賞放在第二位。

    這什么意思?

    或許不仔細想,不太能明白,但仔細一想這句話的意思其實是。

    商人,把大祭司排在第一位,把國王排在第二位。把大理(廷尉)排在第一位,把丞相排在第二位。

    這樣讀,是不是就明白了?

    當然,也有可能是司馬遷不知道,司馬遷沒有商朝的史料,所以自己瞎寫。

    但,他可不是瞎寫,他有備而來啊!

    司馬遷周游天下是去看各地的山水了?還是去做探店博主吃各地美食去了了?總不能是當91司馬先生去了吧?

    不是,司馬遷是去各國游歷,看各地藏的史書去了。

    梁國此時,有個姓戴的人,是戰國時那個宋國的后裔,也是后世《小戴禮記》作者戴圣的爹,《大戴禮記》戴德的哥哥。

    按理說歷史上他只是收集家學,并沒有機會編書,但是現在有了白紙,這人就開始編書了,目前《戴氏禮記》甚至朝堂不少人都知道,他司馬遷能不知道?

    別說此時了,幾年前司馬遷肯定就去老戴家看過了。

    因為以五經出名的人,司馬遷不可能不去拜訪的,別忘了他去游學時,身份是董仲舒的弟子。

    換句話說,司馬遷肯定是看過商朝史料的人啊。

    那么,司馬遷就應該明白,武丁之所以是殷商中興的雄主,是因為他把神權和王權集中在了一起,是因為他娶了婦好,利用這些舉措實現了權利的統一。

    而所謂的圣人的故事,也是體現武丁擁有了神權的故事。

    很明顯,寫這段歷史的時候,也是抱有目的性的,是商王室把神權抓在手中,從此國王變人皇的手段。

    沒想到后世復述這段歷史的人,也是個小能手,他也有目的性的改寫了這段歷史。

    把武丁匯聚神權的操作的代表性事件,改成了天人感應事件!

    這個事情梳理一下不就簡單了嗎。

    武丁是,娶了婦好,然后集合了神權在身上,為了展現自己的神權是真實的,于是搞出了天降圣人輔佐人皇的騷操作。

    而司馬遷,把婦好兩個字給擦掉了。

    這歷史,還是真歷史,無非就是少提了一個人。

    但意思一下就變成了,武丁做夢感應到了圣人,然后真的的到了圣人輔佐,然后成就了王朝霸業。

    這不就是天命說,天人感應嗎?

    但這還不是司馬遷的終極任務。

    按理說,司馬遷這么做,似乎很符合董仲舒的思想,誰不知道司馬遷跟著董仲舒讀過春秋?他跟著他老師的思路走,豈不是很正常?

    但,這只是表象。

    司馬遷為什么要刪掉婦好?

    后世人在看到商人把鬼神排第一禮儀排第二,就會下意識的以為商人‘看中’鬼神而不講禮儀。

    卻忘了,所謂第一第二,是權力的第一第二。

    這個隱去婦好的過程,不就是三綱五常?

    所謂夫為妻綱,君為臣綱。

    如果有一位雄主,甚至一整個朝代,都是‘臣’在‘君’之上,女為主,男打輔助。這不就是……倒反天罡?

    最要命的是,這個倒反天罡的朝代,就是最看重神權的朝代,商朝。

    為什么儒家思想中,要把鬼神和天命這種同樣是神秘學現代人根本分不清的東西,砍開成兩半?

    為什么子不語怪力亂神,但天天說天命?

    其實就是打預防針,免得有人從商朝的例子中找他們的事兒。

    如果從反向來看,為什么司馬遷要這樣做?

    不是說他有什么政治目的。

    而是說,司馬遷為什么要潛移默化的為改變人們的想法做準備?

    司馬遷,暗中成了谷梁學領袖了。

    這個事情,霍海沒什么好說的。

    實際上,商朝壓根不是女在男之上,也不是女主外男主內,縮小到武丁一朝,也不是如此。

    這是個奴隸制的時代,沒有男女之分,是奴隸主壓迫奴隸的時代。

    只是多了神權這么個彎彎繞繞而已。

    再這么仔細一看。

    事情明了。

    商朝,不就是上古版本種姓制度么。

    神權婆羅門,統治者剎帝利,平民,奴隸。

    只是,阿三沒有一個武丁,沒有扭轉局勢。

    阿三這邊依舊是婆羅門的女性可自由選擇是不是降級兼容剎帝利。

    而武丁在位的時候,把制度變成了剎帝利強行兼容女婆羅門,最終依靠血緣的威力,二權合一,侵吞立刻婆羅門,最終成為了人皇。

    要知道在解決神權問題后,武丁時期大商南征北戰步入了鼎盛時期。

    反推一下就是,神權問題解決之前,大商和阿三一樣,誰都打不過。

    解決這個問題的含金量,可想而知。

    實際上,全球從南到北從東到西,所有文明都斷了傳承,唯獨華夏還在,出力第一大的就是秦始皇的思想上(度量衡)大一統,第二大是漢武帝的操作系統(國策)大一統,排第三就應該是武丁的人神大一統。

    別的國家都沒做到這一點,所以那么多璀璨的國家,最終湮滅在了歷史之中。

    所以,司馬遷看起來再給武丁抬轎子,隱藏了商王才是臣,大祭司是真神的歷史,隱去了武丁是給老婆打輔助的歷史。

    看起來是給武丁寫的更好了。

    實際上卻是把武丁最大的功績給抹殺了。

    如果只考慮華夏民族的最終形成,只考慮功不考慮過,武丁應該是坐三望一的。以至于再造華夏朱元璋,二度締造中華帝國的李世民,都要在他之下。

    不過……司馬遷不是故意的,他就是不知道,所以不懂這事兒的含金量,以為自己只是隨便改了點小事兒。

    所以,霍海也沒想著暴力去糾正。

    但是霍海要讓司馬遷知道,天下間不是只有你知道商朝的歷史,知道的人多了去了。

    歷史是歷史,政治是政治。

    這是個警告。

    司馬遷常年搞什么選擇性記載,這是司馬家寫歷史的老毛病了。

    但是他偶爾也會越界那么一點點,為了某些強烈的政治目的。

    他這一套,被后來的姓司馬的看出來后,后面那個司馬可就不講究了,開卷就開編。

    不過話說回來,司馬光一整個偽裝成忠臣,說皇帝愛聽的話得超級忠臣,實際上卻是一個為了維護士大夫利益,不要臉皮,胡說八道的典范。

    他那一套反對說辭,和后來美麗國黨爭時那些人為了反對而反對的嘴臉一模一樣。美其名曰我為你好。實際上背地里干的都是下賤的事情、齷齪的勾當。

    敢于暴露自己目的的人,也就是敢于承擔后果的人。

    司馬遷知道,總有一天真實歷史會被挖掘出來,到時候自己就要挨罵了。

    反正一切由后人評說吧。

    而司馬光知道,總有一天真實歷史會被挖掘出來的。哎!所以我先埋伏他一手,躲起來,多繞兩個彎兒,免得被人看出來是我在背后下黑手了。

    這里面的區別就在于,司馬遷和司馬光都懂,懂得人有千樣,未來有人罵他就有人夸他,司馬遷覺得自己污點小,瑕不掩瑜,很自信。

    而司馬光選擇了立牌坊,讓更多人不知道他干的事兒。免得背負罵名。

    這就是既要又要,典型的想要當資本家但怕挨罵,所以成了更可惡的買辦。

    所以,雖然司馬遷的道德水平比起戰國時期齊國的太史家差了很遠。

    但和司馬光等后人比比,司馬遷又是道德楷模了。

    所以霍海并沒有挑明,只是提一下婦好,給他上點眼藥水。換成是司馬光那種做法,霍海馬上就要拔刀把他砍了。

    反正現在已經封侯了,可以抵罪一次。

    事實上,司馬遷轉頭就得知了霍海說出了婦好的事情。

    內心就開始煎熬了起來。

    司馬遷畢竟還是個小年輕。

    再怎么聰明,也不一定會變成奸猾。

    司馬遷面對的不是霍海的拷打,而是良心的拷打,這就更煎熬了。

    司馬遷來來回回的在屋里焦急的踱步。

    司馬遷的老婆柳倩娘走了過來:“我聽人說這一波寒潮來臨,就要開始供暖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