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三章 (大章)為子孫謀-《大漢有活爹》
第(2/3)頁
這雖然是大漢穩(wěn)定疆域的一種方法,但是,卻也有很大的隱患。
以前是沒有變通之法,現(xiàn)在有了。
現(xiàn)在可以從新建立商稅機構,從全大漢所有地方征收商稅,而且是繞過以前的封國直接收。
目前農(nóng)業(yè)稅又沒取消,是很大一筆錢,各地商業(yè)也沒有多大的發(fā)展,本來就沒多少稅,不會有多大的反抗力量。
而等這些稅收高起來,而農(nóng)業(yè)稅降下去時,一些大貴族有意見也晚了。
而現(xiàn)在正是時候實驗或者說實行新政,只是試運行而已。
三人回到了朝臣之中。
大家也想知道,到底討論出了什么結果。
畢竟三個人一個是皇帝,一個是此項目的負責人,一個是軍方代表。
目前衛(wèi)青不在長安,現(xiàn)在三個人的意見就代表這個項目的實施方向了,大家都想知道,這新大陸怎么辦。
要不要建立一個新大陸公司。
劉徹走到了葛三面前。
葛三激動而恭敬的把棍子遞給了劉徹。
劉徹拍了拍葛三的肩膀:“任務重大,以后你還需為大漢……”
葛三搶答:“為了大漢,哪怕肝腦涂地,臣也愿意!”
劉徹:“好,朕講一下。”
“目前葛三已經(jīng)從肅慎這里,建立了大量北上的據(jù)點,但是,這些據(jù)點如果沒有糧食,那也是曇花一現(xiàn),未來保不住。”
“肅慎和鮮卑為大漢辦事,但大漢不能把鮮卑和肅慎往死了艸,相反大漢要給鮮卑和肅慎福利,讓他們的人能過上好日子!”
跟過來的鮮卑和肅慎勇士早就能聽懂長安的普通話了,激動地撫胸行禮。
群臣卻翻白眼,這就是看上了鮮卑和肅慎的人口,想要讓他們?nèi)ギ敼と耍幌胨麄儼装紫脑诒┲小?
劉徹:“大漢現(xiàn)在正在實驗大型海船,現(xiàn)在時機來了,我們在沿岸這些位置,建立一些港口,每年夏季能通航的時候,就送物資過去,遠比走陸路運輸簡單。”
“而在海峽這兒,建立一個大型的據(jù)點,囤積物資,與此同時,海船隊伍經(jīng)過海峽的對面,在新大陸尋找一個適合的地方,建立類似匈奴城堡一類的堡壘,等堡壘建立成功后,再往南探索新大陸。”
群臣都覺得這個提議不錯。
不過既然是這個提議的話,那暫時就沒有新大陸公司這回事了。
倒是張湯明白了劉徹為什么這么設計。
陸地上每隔百里就有一個基地,實際上這些基地互相之間是可以抵達的,只要有必要,就能抵達。
但是,如果從海上運輸,建立據(jù)點囤積物資。
那附近的陸上據(jù)點要獲得物資,就不是從陸運交通線上獲得,而是從港口獲得。
也就是說,只要掐死港口的起點站,就能把整個道路上的據(jù)點握在手中。
這樣一來整條路的命脈就牢牢地被抓著。
因為常年都是從海上運輸物資,只要有陸地過去的物資,那肯定是不尋常的征兆,所以陸上這一條路一旦有變,消息馬上會從海上反饋回大漢。
這海岸線,就被拴在了海運路線上。
這個區(qū)域是未來最不可能有叛逆的區(qū)域。
因為一旦叛逆,隔年就可能餓死。
除非你有本事串聯(lián)整個海岸線的其他基地一起反叛。
但問題是,只要有一個基地沒有反叛,馬上就能把消息送到更高一級掌控力區(qū)域的港口。
港口能迅速把信息傳到大漢。
這等于把這條線上的據(jù)點的工作,和命,分割兩處了,閹割的極為徹底。
不過這最多算是劉徹思考問題時的順勢而為,劉徹本身可并沒有把注意力放在這方面。
說完之后,劉徹才回頭:“葛三,這一次的探索你完成的很好,加上你在征伐匈奴時屢次立功,朕封你為北極侯。”
“不過,北極苦寒,真讓你食邑在北極,搞不好你還要倒貼。”
此話一出,群臣都笑了起來。
還真是,那些冰原人,圍繞著整個北極圈,一圈冰蓋居住,一共才五萬人,差不多就是一萬戶的樣子。
這一萬戶中劃分個一千戶讓葛三去收稅。
恐怕收回的稅,還頂不上葛三去收稅需要的人力的工資。
劉徹:“朕決定,北極侯世襲,食邑一千戶,這一千戶就直接按照每個年度全大漢農(nóng)戶平均的稅收,由朝廷直接發(fā)放。”
這食邑,就直接和俸祿一樣,由朝廷發(fā)放了。
按道理來說,大部分貴族應該阻止的。
但實際上,絕大部分貴族直接產(chǎn)生了羨慕的情緒。
啊?憑什么這種好事兒輪到他葛三?!
朝廷直接發(fā),這是旱澇保收啊!其他人的封地,萬一遇到災年,那就收不上來錢的。
要知道,三年一小災是常態(tài),十年一大災倒霉起來了也不是沒可能,但保底二十年一大災。
而且,大部分的侯國,都封在比較偏遠地區(qū),真正收稅高的地方,都是不給封的。
比如衛(wèi)長公主直接食邑鹽邑,別人想都別想。
但是按照平均數(shù)算可就不同了。
大漢如今糧食年產(chǎn)量高,整個北國越發(fā)的富裕,其中關中三輔之地,稅收已經(jīng)非常高了,這些富民拉高平均數(shù)后,整個大漢的平均農(nóng)稅實際上比任何非王封爵的食邑封地的稅收都是要高的。
最關鍵的是,你收糧食稅,收的是糧食,現(xiàn)在大漢糧食產(chǎn)量暴漲,雖然各地的糧食都能賣出去,但是誰知道明后年糧食越來越多了賣不賣的出去。
哪有直接把錢搞到手輕松?
這給葛三的這個純純的福利啊!
霍海看了看貴族們,也是擺了擺頭。
金錢的確會異化靠近的一切,包括金錢的主人本身。
所有的貴族多腦子不清醒了。
在商時代,所有人都是仆,神是主。
神是一切之主,其余的一切都是仆。
其實這個時代還好,因為理論上一切都是神的仆,但實際上沒有一個真正的神,只有神仆的頭領——祭祀。
祭祀嘴巴再大能吃多少?屁股再大能睡多大的地?殺心再大能殺幾個人?
雖然聽起來不好聽,但實際上財產(chǎn)還是神仆自己的。
漸漸地有人不滿意了。
于是,出現(xiàn)了奴隸主。
奴隸主,是奴隸的主人。
現(xiàn)在,大量被歸為奴隸的人,也屬于奴隸主了。
但是,這種生產(chǎn)方式,讓人口太少,地太少,不夠分了。
于是出現(xiàn)了新的封建領主。
與其說地主,不如說是封建領主。
地主是地的主人,只是一種障眼法,其實,封建領主,是農(nóng)民的主人。
神權時代不論。
從奴隸時代,奴隸主只是奴隸的主人,他們可不是地的主人,那時候,城市之內(nèi),叫做市民,城市之外,叫做野人。
在西方城邦時代,其實在東方也是城邦時代,只是沒人把他說出來而已。
到了封建領主時代,封建領主胃口更大了。
他們不只是奴隸的主人是奴隸主,也是地主。
所以,封建主,就是奴隸主加地主,他們的財產(chǎn)就是農(nóng)民加土地。
現(xiàn)在,是資本的時代了。
資本主來了。
資本主是什么?
資本主是奴隸主,加地主,加金主。
資本主的財產(chǎn)是工人、加地、加錢。
但是,這個過程是很有欺騙性的。
明明是從神仆時代進步到了奴隸主時代。
奴隸主:“我們進步了,我現(xiàn)在不要你的一切了,我只要你的肉體了,你的精神你拿回去吧。你精神自由了。”
說人話:“你愛信誰信誰,你的肉體歸我了。”
封建領主:“我們進步了,我現(xiàn)在連你的肉體都不要了,你的肉體也自由了!”
說人話:“你是自由了,但是你要吃飯就給我種地,我不限制你人身自由,你愛吃不吃。開荒?開了荒地也是我的。”
資本主:“我們進步了,我不強迫你種地了,我也不要你開荒出來的地了,你有本事開荒,都是你的。”
說人話:“地開荒開完了,沒荒地可以開了。現(xiàn)在你要吃飯的話,需要錢,你給我打工,給我賺錢,地?你有錢買地嗎?我可是自己花錢買地的。錢??你還敢提錢,可是我養(yǎng)的你!我給你錢養(yǎng)活你自己的!”
進步了嗎?
沒有。
從封建時代到資本時代,是巨大的倒退。
從奴隸時代到封建時代,也是巨大的倒退。
這就是為什么奴隸制時代之前,無論是東方還是西方,哪怕是編出來的歷史,都是類似于共和制的制度,是禪讓制,公舉制度。
而到了資本主義時代,他說是只要錢,其實只是制定了一個游戲規(guī)則,把一切都吃干抹凈。
包括……資本主自己的腦子。
此時,大量的貴族已經(jīng)習慣了商業(yè)環(huán)境下的思考問題。
他們認為直接收錢是更方便的,更商業(yè)化的,更資本的方式。
但是,他們卻沒想到,以前他們是封建領主時,人是他們的,地是他們的。人和地,才是生產(chǎn)資料。
金錢,已經(jīng)蒙蔽了他們的雙眼,混亂了他們的頭腦。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