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一百九十四章 (大章)職業背鍋人-《大漢有活爹》


    第(2/3)頁

    四腳蛇?老鼠一樣大的東西。

    霍海:“其中有一種,非常巨大,體長一米到兩米,咋一看還以為是鱷魚,是豬婆龍。”

    “體重也有四十斤到六十斤,達到了中型犬的上限,大型犬的程度。”

    劉徹:“怎么了?”

    霍海:“這種和狗、狼差不多生態位,對人威脅不大,但是對其他小型動物威脅和狼差不多的動物……南越國以及更南方,保守估計,有三億條。”

    劉徹騰的站了起來。

    什么玩意兒?

    如果沒有人的參與,大漢核心區域的蜀郡關隴中原以及宛城所在的平原,合起來能有兩百萬條狼、狗一類的動物都了不起了,這個生態就只能養這么多生物。

    可是,南方居然有三億條巨蜥?!!!

    別說大漢了,霍海知道,前世到了現代,東南亞都有五千萬到八千萬條圓鼻巨蜥。

    那還是在人類瘋狂屠殺之下,把它們拿來在市場上賣,扒皮做皮鞋,各種使用之后,還有五千萬條以上。

    可想而知這個生態環境下,能養活多少人!

    不過,養活人除了糧食和吃的之外,還需要空間,東南亞就不夠多少了,遠不如大漢。

    但是,大漢又不需要他們有空間!

    劉徹:“在嘗試一下勸說南越國內投,否則就開打吧!”

    別人都在關注北方的北極圈。

    而看到北極圈的情況后,劉徹反而覺得南下南越國勢在必行。

    劉徹:“整個南方,特別是江水……現在說的長江以南,全是山地,很難種植作物,如果開荒,恐怕需要好幾代人持續投入才行,而且這些田土也沒法直接種植,需要燒草木灰改善土壤。”

    “可現在南越國還有往南,有更好的田土,既然如此,只要拿下南越國以及更南方的區域,不出三十年,大漢的人口能上漲到兩億以上!”

    霍海擺頭:“沒有那么快,如今吃的東西搞定了,接下來就要讓更多的孩子讀書了,孩子們讀書讀的久,結婚就接的晚,人口一開始膨脹后,慢慢的就要減慢增長速度了。”

    劉徹:“所以,你也覺得應該拿下南方作為產糧基地?”

    霍海當然是這么想的,幾天前霍海就說清楚了一切。

    在霍海的計劃中,中央之國之外,所有土地上,每一片土地都只產一種東西,只產原材料和農作物。

    而中央之國生產工業化的高科技產品,生產大量的作物以及培養最先進的新式農作物經濟作物和水果。

    這么做的原因,就是人工杜絕任何區域有造反的實力。

    當然,倘若中央之國科技發展到了很高的程度,自然是可以外放一點點東西的。

    但是這個過程很漫長。

    別的地方都好說,南越國,一定是要最早拿下的。

    包括南面的海島。

    這些地方開發起來不會太難。

    劉徹這兒,航海團隊那邊又多了一個任務,繪制南方沿岸海圖。

    一定要搞清楚南方到底有哪些地方。

    這些地方哪些位置是航海要沖,哪些地方是陸地要沖,哪些是最富裕的地方,必須全部由大漢占領。

    然后其他區域,才讓漢人去指揮當地土人開荒,提升生產規模,最終成為糧倉。

    其實,霍海之所以要拿下東南亞,不只是因為糧食問題。

    其實目前大漢產的糧食,養一億三千萬人,都不少,至少能都吃得飽。

    但問題是,吃得飽和吃得好是兩回事。

    同時,霍海還需要生產經濟作物的地方。

    很明顯,東南亞就是這個地方。

    劉徹思索了一下:“這個事情,還有額外的賺頭不?”

    霍海瞪眼。

    一個養活兩億人,而且是兩億人吃的滿嘴流油的地方,一個生產兩億人需要的所有經濟作物的地方。

    搞定還不夠的?還要額外的賺頭?

    我準備自己賺的!

    霍海只能承認了:“有。”

    劉徹隱隱感覺就有。

    之前每一次都是,每次明面上搞定什么目標時暗中還有一次可以賺,在國外賺一次還能再國內賺一次!

    霍海:“陛下我們馬上要開始建立安洛鐵路公司,集資修建長安到洛陽的鐵路了,距離洛陽非常近的宛城如何想?”

    這一節路,非常近。

    但是,也有一個問題。

    這個地方陸路是通的,投資鐵路的人,只考慮長安到洛陽就能賺的盆滿缽滿,誰在乎你宛城啊?

    誰讓你宛城這么倒霉,更好卡在山坳里。

    要說在打仗的時候你是兵家必爭之地,說發展北國經濟,你就是旁枝末節了。

    但是霍海提起后,劉徹恍然大悟。

    “南方的貨物運上來,如果走鐵路,需要等很多年才能建成,而且運量不大,所以要走水運,準確的說是海運。”

    “如果一路運輸到千乘,然后走濟水往上,其實是繞路了。”

    “如果海船從會稽直接進入長江,一路進入江夏郡,然后從漢水走到碼頭,送去宛城,宛城鐵路直通洛陽,就能節約幾個月的運輸時間,而且運輸更便宜!”

    江夏郡,就是漢水入長江的交匯口,是前年劉徹剛剛建立的郡,這個地方幾乎沒有什么發展空間。

    當然了,指的是現在。

    如果未來船不停地往這兒走,而且五百噸以上的只能到江夏郡就要停下,那其實這兒是有很大的發展空間的。

    不過,目前來說長江沿岸人口太少了,而且長江全是山地,中下游沖積平原又還沒有真正的形成,所以未來幾百年人口也不會真的多起來,起碼不會像前世那么夸張。

    所以,真正的九省通衢就不是江夏郡(武漢)而是宛城,也就是大家熟悉的南陽。

    南陽,將會變得寸土寸金,征服南方之后,這兒需要建立鐵路,買地就會很貴。

    到時候再修建,就麻煩了。

    所以,現在都開始經略南方了,就要先去宛城買地。

    只需要百分之一甚至千分之一的錢,就能締造未來的糧食運輸動脈。

    最關鍵是,這條動脈,就抓在大漢朝廷手中了。

    或者,劉徹不想把這么多權力給朝廷,那這條動脈可以一直抓在皇帝手里。

    聊明白后,劉徹心滿意足準備回去了。

    按規矩,錢劉徹出,地算霍海和劉徹的,未來鐵路建成了,霍海出技術,劉徹安排人,利潤三七開。

    別小看這一條路,這條路能保證未來霍海生的第五個兒子,也過上家傳全國首富級別的日子。

    劉徹走之前,跟霍海提了一句繼續推進要事。

    這個要事,當然是明年官員的選拔的事情。

    這個事情從夏天開始到現在,劉徹一直在催。

    但霍海一點沒推動。

    現在劉徹多提點了一句:“你要是找不到人,你就去找文翁。”

    文翁?

    霍海記了起來,成都文翁石室創辦者,蜀郡長期管理者,大漢好官排行榜榜一大哥,教育先賢,孔子之后第二出名教育家。

    霍海是聽說過文翁的事情的,畢竟這么一個老牌封疆大吏,想不認識都不行。

    當初大漢建立太學,一共招收五十個學子,成都的有十六個。

    不是成都考上了十六個。

    是文翁只派了十六個人來長安。

    從那之后,太學一屆一屆換了多少人?石室的人依舊保持著這個數量。

    直到前年,太學開始擴招,還有舉孝廉停止后,各地讀書人上長安,那時候來了三千多讀書人,七百多個成都的。

    在讓后長安讀書人越來越多,現在來了七萬外來讀書人了。

    按道理來說,從北方中原還有宛城洛陽一帶過來,反而好走一些,應該是那邊的學生來的多吧?

    實際上不是。

    實際上因為成都先坐上了新商改的車,導致很多人直接暴富,他們都搞不清楚這股風怎么來的,很多人都想到長安來。

    于是,成都那邊來了兩萬讀書人!

    目前長安七萬外來讀書人中來了兩萬。

    而且這兩萬很多不是來當官的,是來見識新商改的。

    所以這七萬人中一共就有四萬人讀了新大學,其中成都來的占據一半。

    而四萬人中,已經畢業的有八千,其中成都的占據四千。

    這些畢業的人中,諸如兒寬這樣的在第一次大學考試中選拔過關的,其中幾十個人中,也有一半是成都來的。

    當然了,這些都是沒算長安本地的。

    簡單來說,除了長安本地的人之外,就屬成都來的讀書人多。

    讀書人聲量大,而外來的和尚好念經。

    兩條合起來之后,加上文翁半退休封疆大吏的BUFF,直接讓文翁成了教育界頂流。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