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二百二十八章 (大章)羅馬來人-《大漢有活爹》


    第(1/3)頁

    霍海正在家里審閱最新一期的科學報。

    這一期科學報,要放出三個重磅消息來。

    “玩兒真的啊。”

    此時,蔣不疑送來了信函:“大司農!”

    現在霍海是大司農了,而蔣不疑則是大司農中郎。

    霍海接過信函。

    打開信函,霍海直接愣住了。

    大漢的使臣現在已經在西域之外各國遍布了。

    大量的學習谷梁學的儒生成為了使臣,搭配貴族子弟,一起出使各國。

    而其中一個就發回了消息。

    這對去往安息的使者,被人暗中求見。

    對方是羅馬人!

    羅馬人想要繞過安息,和大漢使者見面。

    對方來了一個使臣隊伍,隊伍的頭領,叫做蓋烏斯馬略。

    霍海仔細的看了一下信函,確定這是按照自己提出的翻譯規則翻譯的,不存在翻譯錯。

    蓋烏斯馬略!

    霍海不記得世界這個時期的歷史,但是知道走向,知道一些名人。

    這個蓋烏斯馬略,非常出名。

    因為這個人是凱撒大帝的姑父。

    他也是羅馬的執政者,所以他能出現在安息,肯定不是執政期間,甚至不可能是他是高官的時候。

    所以,現在是他最落魄的時候。

    需要想辦法抬升身價,然后在羅馬崛起。

    所以大概推測就能推測出,凱撒的父親還沒當上小亞細亞總督,換句話說凱撒還沒出生。

    而且應該還有許多年。

    確定了時間坐標之后,霍海就明白羅馬那邊的時間是走到什么位置了。

    說實話,但凡對羅馬的歷史有一點了解,然后再了解過凱撒復雜的親戚關系,那就基本能定位公元前一百五十年到公元元年左右整個羅馬的歷史階段了。

    雖然打開羅馬各種名人的百度詞條,一般都是三件套‘小時候家貧,鄰居甚至是個奴隸’‘落魄貴族出身,又翻身了。’‘依靠軍事能力成為了執政者’。

    但這三件套就跟放屁一樣。

    霍海也是看一個短視頻看來的。

    說是凱撒的母親的父親,也就是他的外公,就是羅馬的執政者。

    然后他的姑父,就是著名的蓋烏斯·馬略,也是羅馬的執政者。

    他的岳父,秦那,是羅馬的執政者。

    然后他老婆死球了之后,凱撒娶了蘇拉的外孫女龐培亞。

    蘇拉,也是羅馬的執政者。

    這個龐培亞還偷情,讓凱撒留下了‘凱撒的老婆不能查’這樣的輪番被法國貴族翻出來用的名言。

    這是后世那些人寫故事一樣寫的‘屌絲翻身’能解釋的?

    說的不好聽就是凱撒他爹死太早了,他爹要是不死,他爹就已經是羅馬執政者了。

    這種寫法還存在于蓋烏斯馬略身上,但蓋烏斯馬略又是屌絲了?

    這種寫法也存在蘇拉身上,甚至還有‘歷史’記載蘇拉年輕時候樓上鄰居是個奴隸。

    一副‘我羅馬是先進的社會’的說辭。

    實際上狗屁不通。

    后來凱撒的私生子成了埃及的法老,凱撒的養子,成為了羅馬的皇帝。

    整個羅馬歷史在搖擺中前進,最終收尾階段,全都系在了凱撒這個人身上。

    要是類比,那就是‘我外公是皇帝’‘我岳父是皇帝’‘我岳母的爹是皇帝’‘我姥……’“我叔……”。

    cosplay李世民是吧。

    所以霍海對于他的事情記得稍微清楚點。

    而馬略是其中,一個比較重要的名字。

    出現這個名字,就意味著,羅馬的戰略重心,已經從往東往南擴張,變成了往北和日耳曼人打仗。

    霍海很確定應該是如此。

    霍海捏著信件,仔細的思考了起來。

    蔣不疑從來沒有見過霍海對待一件事情如此認真!

    倒不是霍海怕打不過羅馬。就算大漢沒有火槍,就只是現在的隊伍,打羅馬也是降維打擊。

    前提是指,把羅馬人和大漢軍隊空投到戰場打一場,那是大漢碾壓羅馬。

    但如果是大漢翻過蔥嶺去安息,羅馬大軍征伐安息,雙方在安息遇到了,交手。

    這種情況可就不知道誰贏了。

    別人過去順風順水糧食物資方便運輸,大漢過去崇山峻嶺,運輸貨物成本高昂。

    不過,在有了火槍之后,羅馬是沒有任何抵抗力的。

    但問題是,現在大漢能不能越過大宛大夏安息,直接進攻羅馬。

    如果技術泄露出去而十年之內大漢并沒有辦法去進攻羅馬,結果羅馬到時候已經發展出了粗淺的武器,怎么說?

    霍海看過《三體》,知道文明一旦開始交流接觸,落后的一方就要科技大爆發了。

    就算不是傳過去的,只是被人看了一眼新科技產物,那都是止不住要爆發的。

    清廷如此垃圾,但進入十九世紀后,依舊在美國佬搞出飛機的兩年后,就搞出了自己的飛機,誰說羅馬看到大漢的火槍隊后,就搞不出自己的火槍隊呢?

    所以,在大漢真正的陳兵羅馬城外之前,不能讓任何有機會成為羅馬上層的人接觸到大漢現在的科技。

    霍海很快就確定了這個思路。

    雖然泄露的可能只有百分之一,對方復制成功的可能性不到萬分之一,合起來可能性不到百萬分之一。

    但是放在家國大事身上,任何一絲可能,都必須扼殺。

    霍海開始奮筆疾書。

    這個蓋烏斯馬略正在前往西域的路上。

    霍海要求李廣,遷空整個龜茲的府邸。

    然后要求那邊配合行動,想盡一切辦法要把蓋烏斯馬略留在大宛,不能讓他到達西域。

    只能讓他手下來到西域。

    然后告訴他手下,龜茲就是長安。

    現在大漢這邊對羅馬基本沒有什么消息,要不是亞瑟斯,大漢這邊實際上根本不知道羅馬的動向。

    那羅馬那邊對大漢的了解應該也僅限于口頭傳遞后的口頭傳遞。

    話傳了三遍之后,有多離譜,只有傳的人自己知道。

    糊弄蓋烏斯馬略可能很難,但是糊弄馬略的手下,應該簡單一些。

    除非……蘇拉剛好就在這次的使臣隊伍中。

    可如果真的是蘇拉也過來了。

    那就直接把蘇拉和馬略一起做掉!

    沒有新改革,羅馬的戰斗力也就那樣。

    到時候不費手腳就能搞定。

    如果來的不是蘇拉,而馬略又停在了大宛。

    那就……讓馬略疑惑去吧。

    因為馬略在回頭路上,剛經過安息,安息就會偶然得知羅馬的重要人物偷偷進入了安息境內。

    剛好馬略被追著走的時候,就會得知大漢把大宛滅了。

    到時候,馬略只能以屬下見過的龜茲,推測大漢其實就兩把刷子,結果卻能干掉大宛,驚訝大漢這邊肯定是人少地少但戰斗力強的民族。

    馬略缺少一股力量推動他在羅馬往上爬,到時候他肯定還要想方設法聯絡大漢,獲取大漢的支持,甚至他可能會以為大漢是他可以玩弄于股掌之間的,想要借大漢搞定安息。

    最終,安息被搞定后,馬略恐怕已經是羅馬執政官了。

    而這個時候,馬略才會知道,大漢是什么樣的存在。

    或者,也可以不用這樣的手段,繼續發展科技,等占據安息后,把大漢內部搞定的差不多了,修一條西域通往大宛和安息邊境地帶的鐵路,然后再進攻安息,再把鐵路修建到安息,最終進攻羅馬。

    這樣要花的錢,比前者,多出至少五千億,甚至更多。

    有這個功夫,還不如悶頭發展海軍,等大漢人口多起來,海軍多起來,然后以海軍運送陸軍登陸歐洲呢。

    如果一切做得好,肯定是和馬略聯手,先擠兌死安息,然后從陸地上一步一營,用商貿推進,兵營沿著公路往安息分部,最終抵達小亞細亞然后進攻羅馬更簡單省錢,利益更高。

    霍海把這個事情的處理方案做出了批示,直接發了出去。

    以前的話,霍海會急匆匆跑去跟劉徹商量,然后再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由劉徹去搞定。

    現在霍海是大司農了,就不一樣了。

    霍海直接發布了命令,讓相關的人去配合,然后把自己的方案報告給了劉徹看看。

    區別就在于,霍海干這件事情的時候,不再需要詳細的把原因講給劉徹聽了。

    劉徹看到公文,根本沒當回事兒。

    現在對于大漢來說,羅馬還是太遙遠了,這種有關幾十年后的布局,有什么好急的?

    就算是對擴張形勢樂觀到極限的劉徹,也覺得去羅馬需要幾十年,根本沒想過霍海想的是十年內要搞定羅馬。

    所以,劉徹把這個其實已經算是未來國策的事情,給省略了,并沒有做出任何反應,只是讓霍海便宜行事。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