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二百三十五章 (大章)合作無間的君臣-《大漢有活爹》


    第(3/3)頁

    但……忠誠不絕對,就是絕對不忠誠。

    猜疑的種子已經埋下,豈有不發芽的道理。

    除非雙方有一方是短命鬼,才能解開這個死結。

    等換了君王,再重新來一次,重新建立信任。

    但目前看起來,劉徹說話中氣十足,看起來還有二三十年光景甚至都不止。

    李廣也是嘆了一口氣。

    為什么要有政治,只打仗不好嗎?

    霍海這種人,都被困在其中,我這種人,又怎么全身而退?

    李廣看向了李蔡。

    李蔡現在是平穩落地了,處于半退休狀態,距離退休一步之遙。

    ……

    李廣走后,劉徹才問起了衛滿朝鮮的事情。

    霍海:“去年我們進攻衛滿朝鮮雖然沒有取得全功,但把他們都壓縮在了這幾個城市?!?

    “所以,實際上我們的人已經占據了三韓,并且開始在三韓建立補給點?!?

    “而這邊我們測量了海岸線之后,實際上衛滿朝鮮打不打得下來已經不重要了?!?

    當初打他們,就是為了搞到海岸線分布圖,來做海圖。

    現在只是要一鼓作氣拿下衛滿朝鮮的問題。

    劉徹笑了:“也算是個好消息,沒想到羽毛人居然是這種,跟我們區別不大?!?

    去年最后一班大航運,北美的一些羽毛人也就是印第安人被送到了大漢,還帶來了一批珍貴的動物。

    看的劉徹一愣一愣的。

    劉徹都開始相信羽毛人是商以前的人走過當時冰封的白令海峽過去的人了。

    真的太像了,怎么可能遠隔幾萬里的北美人,比大宛人還像漢人?

    三韓的據點建立,也是解決了一大問題。

    霍海:“其實現在解決辦法很簡單。”

    劉徹挑眉:“哦?”

    霍海:“新出來的帶有毛鉤的毛巾陛下用過了么?”

    毛巾采用了新的織布技術,一被發明出來,就因為細膩的膚感還有對于污垢的強力清洗能力,直接流傳開來,目前大城市都用上毛巾了,劉徹怎么會沒用過。

    霍海繼續:“要擰干毛巾,一次性擰到底繼續加力,不見得能繼續擰出水。”

    “但是,第一下擰完后,松手,然后重新上勁,就很容易完全擰干了?!?

    劉徹馬上明白了霍海的意思。

    放棄攻打衛滿朝鮮剩下四個城,放松一下,讓他們人自己出來,破壞掉他們鐵板一塊的氣勢和氛圍。

    等這些東西沒有了之后,再打一次,一次就能摧毀他們。

    劉徹:“也就是說,你覺得現在不好再繼續了?”

    霍海點頭。

    很快,劉徹做出了一個讓聽了的人都會疑惑的決定。

    劉徹選擇了實施霍海的方針。

    去年劉徹要打衛滿朝鮮,當時滿朝文武都沒話說,劉徹就沒打過敗仗,誰敢反對?

    但是現在攻打衛滿朝鮮不順利,就很難受。

    如果劉徹繼續加力,派遣更多的火槍隊和大炮,必然是能打下來的,只是投入大一些罷了。

    如果松勁兒,的確能讓下一波攻勢更輕松拿下衛滿朝鮮。

    但問題是,這就等于讓劉徹放棄了這十三年來戰無不勝的記錄。

    居然打出了僵持局。

    這對劉徹的權威是個巨大的損壞。

    消息傳出去后,大家并沒有疑惑太久。

    很快,霍海在長安日報發表了新文章。

    《生存空間戰略》

    戰略中提出,衛滿朝鮮和華夏同文同種。

    按理說應該視之為大漢人。

    但是衛滿朝鮮在衛氏的長期反叛宣傳下,幾乎沒有人有自己是漢人的意識。

    所以,衛滿朝鮮的人,要像漢人一樣享受大漢的福利,要么是遷移到國內其他地方來,完成重新漢化。

    要么就只有去更苦寒的地方,不是漢人,沒資格擁有這么好的土地。

    天老爺,衛滿朝鮮人聽了都想哭。

    這么貧瘠的土地,還好?

    實際上就是一句‘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

    不過針對的不是國別,而是文化。

    霍海的文章出來后,馬上有人反對,也有人同意。

    反對的人認為,血緣肯定更重要,衛滿朝鮮的人有記錄可查就是中原分出的人,怎么能不是漢人,應該給他們休養生息的機會,只是要打掉衛氏。

    贊同的人認為,衛滿朝鮮的人對于大漢沒有親屬感,也沒有歸屬感,更沒有自己是大漢子民的覺悟,應該堅決予以打擊。

    要么教化,教化不了予以毀滅。

    相反三韓那邊的人,本來就是土人,反而霍海提出了優待,讓他們在本國繼續生存,讓他們都從事航運工作,從大漢國內運輸糧食過去養他們。

    實際上,懂行的人一眼就看出來了霍海的做法恰恰和說法相反。

    遷移衛滿朝鮮的人,是在救他們,給他們一個改過自新的機會。

    無論是往大漢境內遷徙,還是遷徙去更苦寒的地方,都是給了他們生養的機會。

    而三韓呢?

    大漢需要這個地方做航運,未來會有無數的大漢人過去。

    三韓這個地方的人不出產糧食之后,人口多少,完全取決于大漢給多少糧食。

    他們要是能保持二十年后有十萬人口,就了不起了。

    而大漢呢?二十年后人口搞不好已經近兩億了。

    那個時候大漢到處都是二十多歲的小伙,要吃飯,都要開拓,都要出去。

    到時候三韓這片土地上,恐怕會有幾百萬大漢人,到時候只有十萬三韓人,他們還能存在下去?

    大漢境內尚且有三分之一的人娶不到老婆。

    到時候有錢有勢又有闖勁兒的大漢青年去了三韓,三韓女人腦子被驢踢了才會選風吹日曬干著最苦的工作吃不飽飯的本地男人。

    不出三十年,三韓就要完蛋。

    而衛滿朝鮮雖然完蛋了,但人卻有資格活下來,你別管活在哪兒,就算去西伯利亞挖石油,那也是保存下來了。

    不過,真正看懂霍海政策的人是不會去和別人爭論的。

    這些不適合擺在臺面上說。

    就算是自己提出這種觀點,到時候別人也可以說‘這可不是大司農的觀點,這是你的觀點,大司農是好人怎么會出這樣的絕戶計?’

    而他們更驚訝于,經過一年時間后,當初有了互相試探互相提防的皇帝劉徹和大司農霍海,又君臣和睦,配合無間了。

    劉徹分明就是要退一步,然后更省力的拿下衛滿朝鮮,只是要丟個面子罷了。

    劉徹一般不愿意丟這種面子,他愿意丟面子,肯定是要愛惜人力物力干別的。

    干什么?

    新商改,教改要開始了。

    而霍海為什么要顛倒黑白發一篇未來一百年兩百年后會被人看出貓膩來的文章?

    未來的人研究歷史,一眼就能看出三韓消失是霍海的毒計。

    霍海雖然有各種名聲,但沒有一條叫做惡毒。

    現在寫文章,還不是為了給劉徹拉扯火力。

    給人造成一種,大漢現在不打衛滿朝鮮,是大司農對于對衛滿朝鮮的政策有異議,需要討論的假象。

    而不是因為陛下第一次打沒打過。

    歷史書上也會寫,劉徹要一鼓作氣拿下衛滿朝鮮,霍海對衛滿朝鮮善后事宜提出了疑慮,滿朝上下開始討論,所以導致戰事推遲。

    就這么一個無中生有的討論,在朝會和議會討論了一整個季度。

    這個季度中,衛滿朝鮮那邊流言四起。

    其中最著名的一條是‘大漢打我們只是為了航運,現在在三韓建立了據點,不會再打我們了,我們這兒這么窮,大漢打下我們有什么好處?咱們還做什么戰防,不如省錢多吃兩碗米飯,多吃兩個茶葉蛋?!?

    大家還在套路大漢那邊流傳過來的茶葉蛋就是好吃,不像本地煮雞蛋那么難以下咽。

    衛滿朝鮮那邊這種論調成為主流時,四個城市的防備開始放松。

    大量的人甚至開始出來找工作,甚至去三韓找工作。

    日子一副恢復了要重新過上好日子的景象。

    大漢軍隊來了。

    霍海給歷史書寫上了一個又一個的反面典型。

    沒有鐵板一塊的抵抗,短短十五天,衛滿朝鮮被剿滅。

    衛右渠沒有被帶回長安,而是直接原地被砍頭處決。

    衛滿朝鮮所有人口全部遷往西伯利亞,離開的人不允許攜帶任何書籍,所有書籍都被檢查,但凡帶有衛滿朝鮮箕子朝鮮字樣的,全部焚毀。

    全部改為衛滿衛國。

    改此地為樂浪四郡。

    由原肅慎和右北平沒有土地的大量剛被撕毀奴隸協議的人口填入。

    這場浩大的遷移工作,要持續三年。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