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二百三十九章 (大章)貨幣改革原因-《大漢有活爹》


    第(1/3)頁

    “聽說了嗎,城東渭河下游方向,建立了一家全新的印刷廠?!?

    一起吃飯的人:“害,印刷廠多正常,有什么好奇怪的。”

    最開始說話的人:“那可真的很奇怪,這家新印刷廠印的東西被稱作鈔票。”

    “鈔票?”

    “就是紙幣?!?

    “紙錢?”隔壁桌打岔。

    消息人士:“什么紙錢,就是紙幣!紙幣懂嗎,我們現在用的是銅幣,錢幣,現在他們印刷的也是錢幣,但是是紙做的?!?

    其實,印刷的是棉做的,用的是比之前研究出來的那種欠條油墨還要難模仿的多的油墨。

    “什么東西?錢?紙做的?!那還叫錢嗎?”

    隔壁桌不服氣了:“怎么不是錢,我問你現在的錢是哪兒來的?”

    “銅做的啊,銅可是費盡力氣從山石里面挖出來的!”

    隔壁桌:“這紙幣也是好不容易造的紙,印刷出來的?!?

    質疑者一時語塞,最后還是:“那能一樣嗎,紙什么成本,錢什么成本?”

    隔壁桌:“你還真別說,人家印刷的紙幣,一紙幣等于一千大錢?!?

    “比你的銅錢值錢多了?!?

    “人家除了一幣,二,五,十還有二十,五十,一百。”

    此話一出,本來沒說話的食客,都抬起了頭來。

    這么逆天嗎?

    這怎么行?

    “銅可是實實在在的重量,這紙幣本來一樣重,就因為多印了一個數字,就更值錢?”

    隔壁桌:“那有什么不對,你以為現在的銅哪兒來的?銅的開采其實便宜極了,現在可不是十年前了,挖銅費勁。現在挖銅效率極高,高爐燒銅效率也奇高,銅比鋼鐵值錢不到哪兒去?!?

    “換成紙幣有什么不好?還省了挖?!?

    一群人頓時不知道說什么了。

    其中一個還是擺頭反對:“那豈不是陛下想要印多少就印多少錢?陛下隨便印的錢,就把我辛辛苦苦種了幾個月的糧食給買走了?”

    隔壁桌:“還真就是這么回事,別說種了幾個月的糧食,就是養了兩年的大肥豬還不是一樣。以前的銅錢也是陛下在鑄造,和現在印刷錢有什么區別,不一樣是陛下想要用多少,就印刷多少?”

    這八年以來,劉徹瘋狂的在印刷錢,但是銅錢投入市場使用,那都是有計劃地。

    有很多人在專門做各種物價統計,物產數量統計,然后來匯算市場上需要多少銅幣,投入多少銅錢不會影響市場的正常運行。

    因為市場高速發展,不投入銅錢反而會導致沒錢用,而投入了經過計算的金額的銅錢,實際上能控制市場的繁榮度,進而控制物產數量。

    現在劉徹把這一套已經玩兒到了頭了,就算是霍海,都不如他對這個了解。

    所以,現在霍海要推出紙幣,劉徹直接就同意了。

    而這個飯館的其他人還在討論。

    “我覺得也是,印錢?老實說印錢哪有陛下賺錢快,知道陛下手握那些大企業的股份一共價值多少錢了嗎?就算印鈔廠把蒸汽機轉冒火星子,都印不了那么多錢?!?

    “陛下這么做無非就是一個原因,讓其他地方的人,可以隨時帶著錢來長安,讓長安人可以隨時帶著錢去其他地方?!?

    角落里有人開口:“這不對啊,以前不一樣可以帶嗎,只要把錢存在霍氏銀行,然后帶著欠條去不就行了。”

    “這就是區別了?!弊铋_始的消息透露者:“霍氏欠條,用的是大司農霍海的個人信用,我們相信他,所以才使用欠條的對吧?”

    “現在的紙幣,用的是大漢的國家信用,我們是相信大漢,所以才用紙幣,這就跟大司農個人沒關系了?!?

    “換句話說,就算是你我,也有資格開銀行了。如果人人都用霍氏欠條,那其他銀行哪兒來的發展的空間呢?”

    這么一說什么個人信用什么國家信用,大家一下就明白了。

    “大司農的信用我相信,但是這也不是長久之計,畢竟大司農的兒子可信不可信現在我們哪兒知道?這么一看的話,朝廷推出了紙幣,反而是個好事情?!?

    “還有,現在的朝廷官員有沒有收到鉗制,如果以后他們隨便亂印錢怎么辦?沒錢了就印錢,那未來大家的錢不就不值錢了?”

    這就沒法說了,要看良心了。

    劉徹怎么會給自己畫一堆條條框框先把自己框起來?后面補一些法律可能性比較大。

    但,并不是每個人都在討論這里面的意義。

    長安城更多的地方的人,都在討論這件事情的好處壞處。

    好處是顯而易見的,以前的霍氏欠條,再怎么說也只是欠條,說白了就是霍家會給兌換。

    現在呢,終于是錢了,換成大漢任何銀行,拿出一紙幣,自然而然就能兌換一千大錢。

    這錢都還沒印出來呢,在長安城已經有了它的名字。

    叫做紙鈔,這個鈔字,本來是有打劫金錢的意思,比如抄家,實際上在這個時代寫作鈔家。

    為什么叫做鈔呢?第一是有紙鈔搶去了銅錢的地位的意思。

    第二也是有部分人看出了紙鈔實際上隨時可以掠奪普通人財富的特性。

    只需要多印刷百分之二十的紙鈔,就等于大家手里的錢貶值了百分之二十五。

    而目前,長安把寫了文字的東西叫做小抄,這鈔是金字旁,代表錢的意思。

    幾個意思合在一起,就成了紙鈔。

    而這個面額,大家也有了自己的叫法。

    一紙鈔,就叫做一兩。

    因為目前幾乎白銀和大錢穩定的兌換是一兩白銀兌換一千大錢。

    以前能兌換一千六的,但是自從霍氏欠條流行后,銀子比銅錢方便攜帶的特性就被代替了,而用金又不符合現狀,所以市面上繼續用銀子的人,已經習慣了一兩銀子等于一千大錢。

    既然新的錢一紙鈔等于一千大錢,那就叫做一兩好了。

    然而。

    和長安城的普通人討論的熱烈,但意見不大不同。

    大漢朝的貴族和大商人們,不討論。

    但意見很大!

    非常大!

    第二天的大漢日報,發布了一篇名為《紙鈔是劫掠》的文章。

    直接題目就點明了一切。

    發布文章的人叫做韓說。

    韓說是韓王信的后代,他爺爺以前投了匈奴,他們這一代人幾個人之前又投了大漢。

    而韓說一直在養名,希望名聲養成了之后,能夠出仕。

    目前已經養的差不多了。

    在文章方面,司馬相如霍海為尊,而韓說在文章方面小有名氣,同時在譯經方面也很有名氣,在董仲舒團隊,皇室翻譯團隊等多個團隊的包圍下異軍突起。

    自從有了大漢日報后,韓說經常作為特邀作家寫文章。

    今天,韓說發的文章不是被邀請出來的,而是他自己主動寫的。

    熟悉的人一下就能看出他什么意思。

    這是要扛旗了!

    這是要以這件事情為跳板,往朝廷用力了。

    韓說用了極短的時間,就分析出這件事情對大貴族大家族大資本,是一種巨大的威脅和傷害。

    這個時候跳出來,一定會得到鼎力相助,比任何時候都值得跳大。

    韓說的文章把紙幣如何打劫普通人寫的一清二楚。

    “倘若全大漢有一萬紙幣,大家能夠購買一萬價值的貨物,而大漢朝廷沒有錢用了,又發行了兩千字幣那么和市場上一共一萬兩千紙幣,一共還是只能購買一萬價值的貨物。”

    “那么,原本手握一紙幣的人占據市場購買力就從百分之0.01降低到了,百分之0.0083,等于自己的資產下降了百分之0.0017!”

    百姓可能沒有十萬一百萬,但是真有一紙幣,一紙幣就是一千大錢,現在長安的百姓,有幾個沒有一千大錢的?

    大部分人人家里的存款都在二十左右,甚至八年前就是長安城那批人,平均資產早就破千紙幣了!

    本來沒多大反應的普通人,現在看了這個,不得不產生了質疑。

    更可怕的是韓說最后幾句話。

    “不少人都在金融市場,或者說在股票市場活動過,霍氏對股市的掌控力大家一清二楚,而霍海大人的聰明智慧,大家也是一清二楚。”

    “大司農霍海真的沒有辦法來發揮紙幣方便大家使用的效果的同時限制可能存在的超發紙幣的問題嗎?肯定有?!?

    “但大司農并沒有那么選擇。”

    “我在這里不是懷疑大司農,我個人很崇敬大司農,但我想知道原因?!?

    這話出來之后,所有人才開始思考這個問題。

    的確,如果是別人的話,可能想不到辦法,但是,霍海是誰?

    霍海是這個世界上最有才,最有想法的人,是最有智慧最聰明的人。

    以往有任何事情,他都能安排的妥當,安排的讓人信服,現在也應該一樣。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