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九章 (大章)戒導老仙-《大漢有活爹》
第(1/3)頁
小朝會,劉徹看著報告。
自從衛伉要攻打活祭之城開始,劉徹就在思索拿下北美能對經濟產生多大的推動力。
現在的報告上,就是收集過來的各種資料。
劉徹看著報告一邊低聲呢喃一邊沉思著:“煙草……有毒……少量成癮……大量暴斃……”
這玩意兒在東海上的島嶼上試驗了好幾年了,成癮后,煙的嗆可以控制血流和心跳的節奏,有時候可以舒壓,有時候可以增加刺激。
在心理上,對人的作用特別的大。
這東西一看就是好東西。
現在大漢的工人缺口其實非常大,因為快速發展中,各種行業擴張的都非常快。
工人缺口大,就意味著具體到工人個體,就非常勞累。
毫無疑問,煙草是一種能舒壓的好東西。
而且很賺錢。
缺點是,長時間吸入后會損害人體健康,導致其他類疾病生病率提升。
同時,這種成癮的東西,會非常賺錢,一本萬利。
如果推廣,美洲那邊可算就找到事兒做了。
不過劉徹還要多方思考一下。
劉徹又翻了一頁報告,看到了下一項:“可可脂,咖啡……”
劉徹看完后迅速的判斷了一下,可可脂,就是一種全新的中端干果替代品,因為做法的問題,會導致它口感還在大部分干果之上,也能給人提供大量的油脂,屬于零食類,同時也能在危急時刻補充能量。
很明顯,如果作為軍品,那必然是非常強悍的。
可以極大地提升大漢的后勤補給效率,繼續對蔥嶺以西的國家,形成巨大的壓制。
而如果全面推廣的話,應該就一個作用,極大地豐富普通百姓的物質生活,俗稱讓老百姓吃香的喝辣的。
好處是,經濟結構越復雜,產品種類越多,抗風險能力越強。
如果是現在的大漢,鐵路行業出變故,大漢得完蛋。可如果物產比現在豐富一百倍后,就算鐵路行業出點什么問題,最多元氣大傷,也不會直接橫尸當場。
除了可可脂,還有咖啡。
咖啡,在劉徹看來,就是低端茶葉替代品。
茶葉這種東西,貴,死貴,特別是在深入內陸的區域在吃肉之后,不喝茶,整個人都會不好。
從幾年前茶葉推廣開始,就一直是求大于供,茶葉價格也是逐年攀升,特別是市場上已經迅速出現了好茶壞茶的區別,目前最好的茶葉比最爛的貴出幾百倍不止。
而咖啡,明顯可以代替最低端的茶葉。
也就是說,如果開始大規模生產咖啡,就可以讓茶葉價格起飛了,徹底變成奢侈品。
劉徹點了點頭,雖然這東西也成癮,但危害比煙草小得多,可以大規模推廣。
“這美洲可真是寶貝地方,不知道羅馬所在的那片大陸,會有什么樣的產物。”
霍海也在看同樣的報告。
看完只感覺葛三他們組織的專業探索隊效率還挺高。
這么快就在南美那邊都深入叢林考察了。
甚至因為地理位置原因,葛三他們明確的發現了地震,大漢這邊雖然也早就有記載了,但一般大點的這種地質災難都發生在無人區,很少感覺得到,所以每次記載的都是比較大型的。
而葛三他們在南美的太平洋沿岸,那感覺到的可是頻率極高的各種震感的地震。
除了地震,葛三他們甚至還發現了大西洋風暴。
不過也只是匆匆記錄了一下,畢竟他們過去的人還不多,觀察頻率還不高。
劉徹指了指煙草:“看來,這一批發現的作物,最重要的就是這個了。煙草。”
霍海擺頭:“當務之急,是花生。”
劉徹有點意外,回頭:“嗯?”
說實在的,早在五年前,霍海就應該讓葛三他們全力尋找花生的。
但是霍海一是喝酒喝得少,二是當時長安有菜籽油,霍海就把花生給撇在一邊了。
如今,第一批種植的橡膠,都已經非常大了,再有一年,就可以開始割膠了。
但花生,卻還沒登陸。
霍海解釋:“菜籽油實際上還是有一些問題的,目前植物學家農作物學家在積極地選種。但這東西在黃河中下游種植,還是不好,產出來的油,有百分之三十的概率是吃不了的。”
劉徹當然知道這個情況。
長安什么油都不缺,但劉徹開始研究經濟后,那叫一個農作物交易精通,市面上農作物什么價格,什么情況會導致他們價格波動,劉徹一清二楚。
他當然很清楚菜籽的種植范圍。
其實目前菜籽油的問題是芥酸,實際上芥酸不會危害人體健康,但是這玩意兒吧,對食用影響挺大的。
在前世現代,幾乎整個東部都不吃菜籽油,而是吃花生油。
既然有解決方案,霍海也沒必要把目光一直放在研究院。
劉徹聽了之后馬上反應了過來:“你是說,花生能榨油?”
霍海:“花生其實就是一種堅果,堅果,基本上都能榨油。只是,花生這種堅果,產量把核桃什么的吊起來打。”
劉徹明白了:“你是說用花生解決黃河下游油攝入不足的問題?”
黃河下游這邊,實際上人食量特別大。
現在工人熱潮起來后,各地統計了一下,現在的人,飯量是十年前的翻倍!
要知道這是統一算的重量,各種食物不區分,直接算質量。
如今飲食結構里面,特別是工人的飲食中大量都是肉類,結果吃的比十年前多一倍!
這其中固然有一日兩餐變成一日三餐帶來的提升。
但也說明,巨大的體力勞動,對食物需求的提升。
而油脂,可以提高熱量攝入,大幅度降低食物需求。
未來工人越來越多,而每個人油攝入提高后,其他食物比重降低,在整體上,整個地區的食物總量就不會有太多變化。
這一種作物,就能抗住整個工業化浪潮的食物問題。
劉徹知道花生能榨油后,也是立刻嚴肅了起來。
的確,花生才是這一批作物中最重要的,什么巧克力,什么咖啡,那都反而不重要,甚至煙草都要往后稍一稍。
張湯:“陛下,有個問題,這花生,要允許中央之國種植?”
在上一個議題,劉徹提出了煙草可可這些東西,不要在本土種植,就在美洲種植。
都是需要立法規定的。
而現在,花生如果拿回來,就例外了。
劉徹點頭:“三大營養素包括其他提供微量元素食用的食品,可以拿回來種植,別的東西,不是全民需求的,能放在外面就放在外面吧。”
“現在城市化已經開啟,今年各地上報新開的煤礦達到了一千四百多家,瞞報的還不知道有多少,需要這么多工人,就不要增加農業人口比例了。”
劉徹好說的瞞報,和前世霍海了解那種瞞報還不同。
而是開煤礦需要報備,需要申請,很多人程序還在走,但是資金到位了,人也到位了,一天不開礦就虧一天,所以有些人眼看申請沒問題,馬上就要拿到證件了,就提前動工了。
實際上大漢現在的新開煤礦快三千家了。
就算平均只有三百個工人,那都是上百萬煤礦工人。
這些工人的增加,是大好事。
以前航船可是大部分時候在用風帆隨著洋流溜達,現在這開礦量,馬上就可以所有的船都滿功率過太平洋了,兩邊來回時間將會大大縮短。
因為競爭關系的原因,煤炭價格即將暴跌,或者說,煤炭價格不變,其他物品價格暴漲,而工人工資也迅速上漲。
兩種情況是一樣的。
總之,便宜能源正在大量誕生。
等這些煤炭挖掘徹底的穩定下來,霍海的電力工廠,就該鋪開了。
目前全國的蒸汽機數量其實不太好統計,畢竟蒸汽機很容易損壞,有些活兒過重的原始型小型蒸汽機,壞了之后就被淘汰了。
但到目前為止,一共制造了多少臺蒸汽機,大家都是有數的。
在最初的一年半,全國一共制造了六千八百臺蒸汽機。
當初霍海很擔心一件事情,因為工業革命時期的大英從第一臺改良版蒸汽機到五千臺用了十五年,從五千臺到十萬臺用了五十年。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