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二章 (大章)驅散長夜-《大漢有活爹》
第(2/3)頁
特別是霍家三兄弟這樣的,給劉徹了一種錯覺,‘生個聰明孩子很簡單’的驚天錯覺。
劉據好歹也是個很聰明的人了,走在技術前沿,他并不知道他爹正在懷疑他的智力。
此時劉據還在興奮的講述電車的優越性。
“電機的靜謐性,是蒸汽機和內燃機永遠無法比擬的。”
“內燃機復雜的機械結構,注定了起步階段將會來的非常緩慢,而電機,將會很快。”
“父皇你能想象嗎,現在的火車,轟隆隆的只響不跑,慢慢悠悠的前進半里地后速度才提升一點,跑了四五公里速度才緩慢的提升上來。而以后,短短幾百米,就已經是現在火車速度的一倍,兩倍,甚至四倍,八倍了!”
劉徹點頭:也不是完全沒有可取之處,鐵路上建立電火車倒是有可能,公路上建立電火車,絕無可能。
因為大部分時候,鐵路上的車,各跑各的,而公路上的人可就不是這樣的了。
根據劉徹的統計,上路的人中,七成人正常點,三成腦子有毛病,有嚴格的規定,他們并不遵守。
就算被抓到,他們也不會后悔違規被抓,只會后悔在遇到檢查時沒有藏好一點。
就這些玩意兒在,要是道路上所有車都是有軌電車,那就等著每天堵死不能動吧。
哪怕是以后能發明無軌電車,也沒用。
除非發明儲能電車。
可惜的是,劉據似乎沒想到這一點。
劉徹思索了一下,開口:“等你姐夫上來,看來他怎么說。”
聽劉徹這么說,劉據也很好奇霍海會怎么說。
過了一會兒,在天即將黑下來之前,霍海來到了這邊和劉徹匯合。
看到黑板上的四沖程示意圖后,霍海有點意外。
這玩意兒自己一開始都記錯了,是看到兩沖程實物圖,才回憶起的四沖程結構圖。
雖然這玩意在后來是九年制義務教育必學項目,但是在霍海讀書的時代可不是必學科目,霍海也是看視頻看來的。
看的是內燃機翻新修復視頻。
劉徹:“你怎么看內燃機汽車和電車?”
霍海馬上就意識到了是劉據的問題,回頭:“太子,你覺得呢?”
劉據:“電車成本遠比內燃機車低。”
霍海和劉徹同時擺了擺頭。
劉據愣了一下,詢問:“姐夫,你不覺得?”
霍海:“如果全大漢,只有長安用車,車的數量在五千臺以內,走固定線路,做公共交通汽車,就跟城際鐵路一樣,在長安織成交通網,那電車成本遠比內燃機汽車低。”
“可如果是全大漢數百個城市都用汽車,甚至城際之間,到處都有汽車跑,那肯定是內燃機汽車便宜。”
劉據:“可是,電機對內燃機擁有巨大的優勢,電車對內燃機車也應該有巨大的優勢。”
霍海擺頭:“這是兩碼事。”
“電機有優勢,不代表電車就比內燃機車有優勢。”
“就好像,重鹽的火腿比輕鹽的臘豬腿貴得多,但如果是和齁咸的海帶一起燉,那肯定是臘豬蹄比火腿香。”
“就好像吃粥的時候,咸菜比紅燒肉靠譜。”
“合適才是最好的,而不是最好的堆在一起就是最好的。”
劉據:“好就是好。”
霍海很無奈:“一百年內,內燃機把電車吊起來打,一百年后,究竟是怎么回事,我說不準,起碼我是看不到了。”
上輩子本來能看到的,突然穿越了,也就沒機會看到了。
劉徹補充:“你姐夫看不到了那你也看不到了,你比你姐夫小不了兩歲。”
劉據有點生氣,因為他覺得自己在這個領域屬于專家,他的權威性應該在霍海之上的。
霍海看劉據不服氣,詢問:“我問你幾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如果電車馬力增大,速度變快,如何保護內部乘客的安全?”
劉據:“把木車廂換成鐵車廂。”
霍海:“好,第一個問題,如果電車漏電,鐵車廂漏電,如何保護里面乘客安全。”
劉據:“……”
霍海:“第二個問題,如果電機速度快起來了,而有軌電車的鐵輪打滑,怎么處理?”
劉據:“噴砂,別以為我想不出這個辦法,我是獨立于研究院的鐵路設計之外自己想到的。”
霍海:“好,鐵路噴砂就噴了,城市道路噴滿了沙子,掃不掃?如果車流太大,在白天沒時間掃,凹陷噴滿了,脫軌怎么辦?”
劉據:“……”
霍海:“第三個問題,如果全城大停電,滿大街的車堵住了道路,電力搶修沒辦法運輸設備到線路損壞處怎么辦?”
“第四個問題,如果一輛電車短路,導致附近的線路都沒法使用,結果大量電車拋錨怎么辦?”
大規模使用有軌電車,絕無可能。
霍海繼續:“第五個問題,如果是上坡,電機失去了動力,無法抑制反轉,導致車往后滑坡怎么辦?”
這個問題,連2024年的車都沒解決,更別說現在了。
劉據聽得頭都大了。
霍海還有問題呢:“如果城市里,某個地方舉辦盛會,就如同今天的大漢博覽會一樣。那全城的電車都往同一個方向跑,導致這半拉城市電壓不穩,用電壓力超過了平時負荷好幾倍,結果誰都用不了電,都拋錨怎么辦?”
這已經不是技術問題了,是人性問題。
馬上就要到終點了,誰退出,誰繼續享受電?
這種情況下愿意退出的永遠都會退出,這種情況下,硬撐的人永遠都會硬撐。
最后豈不是變成了城市里只有臉厚的人才能開車,臉皮薄的人寸步難行?
劉據:“我還是覺得電車好。”
霍海:“你是不是準備做一家車廠,叫做奔馳?”
劉據點頭。
霍海:“聽我一句勸,這個牌子命中注定適合做油車。”
劉據很無語:“姐夫你怎么還算上命了。”
霍海聳肩。
霍海上來就勸,整個過程劉徹都看在眼里。
霍海幾乎把電車的所有問題都告訴了劉據,一點沒藏私。
甚至,霍海看到的問題,比劉徹看到的還多出一倍不止。
這讓劉徹舒服了不少,雖然霍海有心幫老婆爭皇位,卻沒有放棄太子的意思。
要知道霍海當初可是歷任太子舍人,太子詹事府詹事!
曾經每隔幾天就要給太子上一課。
現在,霍海依舊不藏私。
讓劉徹頭疼的是,劉據居然認死理。
劉徹忍不住開口:“有時候,最好不一定是真好,也有可能是巨大的陷阱,對于皇室乃至皇帝來說,絕大部分決策,要考慮不止一個因素,要首先就從全局上來考慮問題。”
“有時候,局勢所迫,甚至需要選一個完全錯誤的答案出來。”
劉據:“真相永遠只有一個。”
劉徹看向劉據,很好奇,如果有一天,劉據知道力學三大定律,居然是他董師傅搞出來的之后,會怎么想?
想到這里,劉徹又想起,董仲舒去研究新的理論去了,似乎有點瘋魔狀態了。
本來氣色好著呢,比老來得子的司馬相如都好得多,結果最近看上去人有點迷糊了。
劉徹擺了擺頭:“聽說董偃回來了?”
霍海點頭:“董偃回來述職,在總攻之前就回到了長安,現在在長安擔任西安門校尉。”
這個西安不是后世的西安。
長安城的南門叫做安門,而南偏西那個門兒,就被偷懶取名為西安門。
董偃回來后,就在那兒做校尉。
那個地方,是劉徹最少走的門。
霍海拍了拍大腿:“對了,董偃在長安開了一家野外用品店,售賣在草原上流行的各種工具,帳篷一類的東西。”
“他可能是想把這個做成奢侈品,還找了一些探險家給自己的產品代言,還贊助了一個要去南美探索的探索隊,對了,還有去南海的探索隊,不過南海的探索隊是小船出去的,估計很難有成果。”
劉徹叉腰:“你答應過他如果跟竇太主分開,就不為難他是吧?”
霍海點頭:“說到做到。”
劉徹:“你是不是看竇太主最近身體不太好,怕她去北方把董偃帶走,所以故意讓董偃回來的?”
霍海愣了一下,擺頭:“沒這個意思,都是董偃自己選的。”
劉徹點頭:“董偃好歹是朕的朋友,你就瞎整吧。”
看著外面的天色,霍海打岔:“陛下,似乎差不多是時候了。”
劉徹點頭:“走,下樓。”
樓下,大量的觀眾實際上都已經等不及了。
他們都聽說過重頭戲是在天黑后。
但是此時真的天黑了,大家又不爽了。
這煤油燈都沒有,燈籠都不點一個。
本來還以為有燈會呢,結果啥都沒有。
搞什么啊!
還夜宴?摸黑吃飯?
不過,依舊有那眼尖的,借著一點點的微光,看到了劉徹。
“陛下!”
“陛下來了,重頭戲要開始了!”
現場,突然嘈雜了起來。
但,大多數人轉過身來,都面向劉徹所在的高臺后,嘈雜聲越來越大了。
“到底是什么重頭戲啊?”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