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二百五十三章 (大章)萬王之王-《大漢有活爹》


    第(2/3)頁

    而當初剛出生的小孩,在十年后開始結婚生子。

    這樣的狀態下,掌握權力的老一輩都死掉了,新一輩都在大漢的培植下成長到高位,更新一輩更是只認大漢。

    這個時候和平的完成對美洲的一統,是比較合適的時機。

    而攻打安息和攻打羅馬,沒那么簡單。

    霍海要的不是一時之間打過去,要的也不是暴力毀滅這兩個代表人類文明的搖籃。

    霍海要的是,想辦法把這兩個地方完美的并入大漢的統治,從文化和宗教等各個方面,讓他們永遠依附在大漢之下,避免這兩個地理位置特殊的地點以后再產生什么強大的民族。

    這個起碼也要十年才能實現。

    所以,現階段,似乎沒什么可能出現的大的功績了。

    劉徹封禪的時機也就到來了。

    在元狩時期,劉徹就是急著封禪,才改了年號,誰知道一等就是整整七年。

    四十七歲的劉徹,不再像一頭蔑視一切的危險的猛虎,而如同一頭處在巔峰時期的雄獅。

    區別就是,老虎死之前,不會接受任何形式的退讓,不會有任何權利交接的發生。

    而獅子會。

    劉徹看了這么多年的科學報后,漸漸明白了一件事情。

    煉仙丹是騙人的。

    這個因為自己的長生欲望,永久的改變了整個華夏的文化根基的帝王,終于明白了這件事情。

    明白了這件事情后,劉徹看起來不再那么危險了,能量密度級別降低了好幾個級別,從老虎降低到了雄獅這個程度。

    可以為伍了。

    不過,劉徹對霍海是沒什么好話說的。

    前不久,衛長公主再次懷孕后,僅僅兩個月后,劉細君,趙夕先后懷孕。

    這就算了,趙夕懷孕后,又不到兩個月,霍府有四個不是夫人不是妾室的女奴懷孕。

    衛長公主懷孕期間,霍海一點沒閑著!

    這讓劉徹能有什么好臉色?

    前面好幾年,霍海也只生了三個孩子,不是生不出來,而是故意算時間避免生孩子。

    到了幾年,霍海要生孩子了,不只是生孩子,而且還不止一個。

    這也是衛長公主故意讓霍海去生的。

    原因也簡單,一是劉徹年齡越來越大了,二是劉徹一年前封衛青為汗國公。

    說人話就是,距離劉徹死的時間越來越近了,如果霍海的家產太多,衛長公主害怕自己老爹把自己老公直接給一起帶走。

    多生孩子,多分出去,分到每一份都形不成什么威脅,才是唯一答案。

    而衛青封汗國公意味著未來霍海的孩子很有可能會被分封到很遠的地方去,包括霍炎。

    衛長公主的意思是,如果霍海的孩子夠多,那偏遠的地方就有人去了,讓霍炎盡量留在中央之國。

    霍海不考慮其他問題,卻一定要考慮打消劉徹疑慮這一點,所以同意了生孩子。

    這才有了府里七個女人一起懷上了孩子的情況。

    不只是這樣,接下來,還會繼續生。

    霍海其實跟衛長公主說過,看岳父大人的身體倍兒棒,少說還能活個二三十年,活個七八十不成問題。

    但衛長公主認為人生七十古來稀。

    少十年,老十年。

    但凡自己老爹一過六十,一定會感受到身邊一切的威脅。

    衛長公主這幾年研究了很久的靈長動物,她發現一個事情,只有靈長動物,對同類和其他猿猴類特別血腥。

    世界上其他大部分動物,幾乎不對同類殘害。

    而這種社會性很強的動物內部,新老王者之間的戰斗也非常復雜。

    在狼群,在其他動物中,輸家只是離群,在靈長類動物中,輸家很有可能活不下來,活下來也會被廢掉。

    所以,衛長公主很清楚,還有倒計時十三年,劉徹就要發飆了。

    除非,這十三年間,讓他感受到霍海沒有威脅。

    但!

    事與愿違。

    這十三年,劉徹只會感受到霍海越來越有威脅。

    最關鍵的變化,就在于……張湯死了。

    在劉徹的計劃中,司馬相如感覺不太行了,應該馬上要退休或者去世了。

    如果是這樣,就讓霍海代替司馬相如的丞相的工作。

    但是現在問題就出在,司馬相如還沒死呢,張湯沒了!

    三公的太尉被廢除,目前的三公是丞相,御使大夫,大司農。

    三個之中,大司農排第三。

    現在張湯死了,劉徹不可能從下面調一個上來成為御使大夫,空降在霍海面前。

    這是不講政治規矩,以后是要亂套的。

    所以,只能是霍海成為御使大夫,然后提拔一個人起來成為大司農。

    這個新大司農,必是卜式。

    而問題就出在霍海出任御使大夫這一點。

    司馬相如年近七十,垂垂老矣,就算不死,也馬上要退休了。

    也就是說,霍海的御使大夫當不久,可能一兩年就要成為丞相。

    這就意味著……

    霍海一個人,把三公的位置,走了個遍!

    倘若新商改完全成功,接下來就是擴編。

    到時候霍海出不出戰?

    如果出戰,那霍海的職務要不要繼續升,生為大司馬大將軍一類的職務?

    如果是,那霍海一個人把整個大漢朝的上卿職務做了個一遍。

    本來霍海的門生就遍布整個朝堂甚至全天下所有行業。

    到時候,霍海的故吏按插在朝堂所有部門中。

    這門生故吏實際上都還不算什么。

    最可怕的是,霍海將會一個人曾經擁有過整個中樞所有的權利。

    之前沒有任何一個人有過這樣的經歷。

    如果有,那就是高祖,文帝,景帝,劉徹自己。

    就算是呂后,都沒有完全掌握過朝堂。

    如果霍海把這個流程走完,才三十歲。

    最多不超過三十五。

    這才是恐怖的地方。

    就好像獅群的獅王,看到一個和自己年輕時一樣威武雄壯的青年雄獅成長起來,而自己卻感受到自己越來越虛弱。

    這不爆發驚世大戰就怪了。

    這才是衛長公主擔心的地方。

    整個事情最大的問題就出在,張湯沒了。

    其實霍海不知道,張湯那是本來應該在幾年前就死掉的人,和司馬相如一樣。

    司馬相如是因為醫療水平的提升,硬是多活了好幾年。

    而張湯,是因為受到科學思想的影響,自我修正了自己的法家思想的路子,然后避免了日后被告最終自殺的結局。

    可是,張湯在這個位置上太累了。

    他其實是不兼任御史大夫這個工作的。

    御使大夫要管理的事情中,本來最重要的是諫言,結果倒了現在最重要的事情成了進行金錢核算。

    以前,全國一年一共幾十億的賬,很容易算得清,各地年末統計發過來后,都要一兩個月才算得出來。

    而現在呢?百倍的賬,并且還在每年飛漲。

    這么多錢,要算預算,而通脹被壓的幾乎沒動過。

    也就是說,如果算花錢,比原來一年需要多算幾十倍的運算量,才能把錢算完。

    沒有經歷過新學的數學培訓,要完成這個活兒,何其艱難?

    說的不好聽,張湯就是被累死的。

    就如同諸葛亮將死之時,食少而事繁。

    司馬懿那么能活,自己開始干統籌一國的活兒之后,馬上就死掉了。

    張湯也一樣。

    臨死的時候,張湯還在想成為宰相的事情。

    本來張湯這樣的人不死,劉徹就拿他當工具人用的。

    但工具損壞之后,懷念起來,比懷念任何東西,都來得強烈,直接。

    劉徹甚至懷疑,張湯就是為了核算泰山封禪的花費預算,把自己給累死了。

    嘿,霍海覺得,劉徹猜對了。

    現在,霍海不是大司農了。

    成御使大夫了。

    霍海成為御使大夫第一件事情,就是重新掌握御使大夫三個工作。

    本來劉徹把這些工作給拆分了,準備多安排幾個九卿級別的官員,代替這些工作,包括丞相這些工作也拆分掉。

    但結果是,因為新商改,新出現的部門越來越多,九卿已經多的超標了,如果取消三公,那就會影響朝廷辦事的效率了。

    所以,三公不能撤銷。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