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就算不為了自己,難道不為了太孫考慮?!” 太孫劉進,已經十四歲了。 劉據下不去決心。 沉默片刻口開口:“我怕父皇把您砍了。” 石慶蒼老的身體顫抖:“如今滿朝文武,愿意為太子打拼的老臣不多了!董仲舒明明活的好好地,卻不愿意再出來了。只有老臣,只有老臣去了!” 大殿里。 王內侍宣布著。 “加大司馬車騎將軍,進丞相!” 車騎將軍是車騎將軍,大司馬車騎將軍是大司馬車騎將軍。 車騎將軍位列大將軍和驃騎將軍之下,衛將軍前后左右將軍之上。 而大司馬車騎將軍,位列三公之上。 按道理,僅次于大司馬大將軍和大司馬驃騎將軍。 所以詔書還有后半句:“官階和俸祿同大將軍相等。” 劉徹此時年紀已經很大了,但卻顯得更龍精虎猛了。 關鍵是,他十幾年前身上那種怒氣,正在消散。 轉而是有了一絲淡然和一絲多疑。 但,僅僅是一絲。 劉徹笑著:“這些年來,衛青封了汗國公,驃騎將軍封了夏國公。” “現在,是時候給你封公了,要不然你見到你兒子,還得行禮。” 朝堂上,全都是衛霍一家的親族外戚,還有重要的宗親。 大家都在笑。 南國公神龍見首不見尾,平時根本見不到。 此時在不在長安都不好說,估計是不在的。 但是,要是霍海見到已經成年的已經繼位的南國公,按道理是要鞠躬的。 劉徹:“朕想要把你爵位里的武字留下,所以,想要封你為武安公。” “但朕仔細一想,歷史上封武安的,個個不得善終,所以猶豫了。” 歷史上封武安的,白起,李牧,蘇秦。 劉徹:“所以,朕想要給你封為安漢公,但是這樣就留不下武字了,你自己選吧。” 安漢公? 大司馬車騎將軍加安漢公,這比武安公不吉利多了! 王家啊王家…… 霍海拱手:“武安公就武安公吧,那歷史上幾個人封的是武安君,又不是什么武安公。” “要是陛下覺得不好,那就封安國公好了。” 霍海指了指墻上的世界地圖:“地方臣都選好了,就安息現在統治的這片半島。” 劉徹:“哪兒可是……沙漠,鳥不拉屎,荒無人煙。” 霍海:“安國肯定是個好地方。” 劉徹擺了擺手:“算了,你想要的話就給你吧,但是這兒現在還是安息的,想要,你得自己去打。” 霍海拱手:“臣來就是為了此事!” “先丞相為大漢肝腦涂地,再世時,與那安息國萬王之王通文書,請對方聯盟,抗衡羅馬。結果萬王之王不識好歹,居然怒噴先丞相。” “結果先丞相被氣之后,加上年事已高,一時難以接受,最終居然長病不起,現在居然薨了。” “大漢必須要報仇!” 話說回來,大漢聯合羅馬兩面夾擊萬王之王。 然后再整個安息境內瘋狂的傳播儒教。 ‘詆毀’萬王之王近親通婚是個大傻子,不是傻子后代也會瘋狂生出傻子。 還說大漢皇帝才是世界之主,是天定的君王。 結果這一套傳播的非常快,以至于萬王之王的威信越來越低。 結果大漢還說什么和安息結盟打羅馬。 確定不是拿安息去當炮灰和羅馬拼個你死我活然后大漢上來撿便宜? 萬王之王米特里達梯二世寫信把司馬相如臭罵了一頓。 司馬相如活了八十幾的人了,能被他給氣著? 當然不存在的。 再說了,史書留下被氣死了的名聲,是什么好名聲嗎? 但是,大漢急著動兵,理由需要豐富翔實,所以霍海就張口就來了。 劉徹沉思點頭:“確實,不報此仇,說不過去。” 劉徹回過頭來:“那就安國公吧,武字留著吧,以后用得上。” 等謚號的時候再用是吧? 不過霍海客氣了一下:“這個您來。” 這么好的謚號,輪得到我這個當臣子的?! 劉徹吹胡子瞪眼:“你老小子還咒上你泰山老子了!” 霍海嘿嘿笑。 此時,年邁的已經一條腿踏入棺材的石慶,一搖一擺的來到了大殿。 石家長壽基因真不開玩笑,石慶這把年紀了,走路雖然慢,但還挺穩的。 大家也都很疑惑,石慶好幾年不來朝堂了,今天怎么出來了? 不過,衛青霍去病霍海誰不是幾年不來朝堂了? 石慶的到來,也是提前商量好的? 又是啥好事兒啊? 石慶上來就是叩首。 劉徹:“哎!別來這套,來人,賜座。” 石慶不理會,磕頭:“陛下!” “衛長公主,賢良淑德。對百姓愛民如子,對新學貢獻頗大,對漢室……臣,請陛下為衛長公主封地,請衛長公主,離開大漢十三州部,就藩。” 整個朝堂,所有聲音全部消失。 所有人都處于錯愕之中。 但隨后,所有人都明白了過來。 倘若衛長公主也擁有皇位繼承權,倘若陛下覺得衛長公主可以繼承皇位。 那么,衛長公主就是太子目前眼下的敵人。 眼看大漢大戰在即,衛霍族親全部都要出場,不在長安不在大漢十三部州。 現在所有對太子有威脅的宗親全部都要被調走。 那,衛長公主呢?走不走。 但是話說回來,衛長公主,如果真的有繼承權,那衛霍家族是不是也應該支持? 只是,大家支持了多年太子劉據,沒有想起過這一出罷了。 石慶,怎么在這時候來說這個。 劉徹想了一下,馬上就明白了是怎么回事,手掌落在桌子上,臉色陰沉:“石慶,好膽!” “離間天家骨肉!” 石慶憤怒:“其他皇子就不是皇室宗親嗎?!陛下,當斷不斷!” 頭發花白的劉徹,撐著桌案,如同虎嘯,厲聲爆呵:“退下!” 石慶磕頭:“請陛下嘉獎衛長公主,請衛長公主就藩!” 這是劉據最后的機會,石慶不會放手的。 要么,陛下你站出來說要給衛長公主繼承權,讓天下人來議論。 要么,陛下就讓衛長公主就藩。 否則,衛長公主的功績都不足以在十三部州之外封地就藩,那其他宗親又哪兒輪得上? 是吧。 劉徹:“朕當初說過,大漢什么地方產鹽最多,衛長公主就食邑什么地方。石慶愛卿,你要讓朕食言而肥嗎?” 劉徹還是有急智的,立刻開口駁斥。 石慶早已想過應對之法了:“陛下,世上產鹽最多的地方,在金州的海岸,在北美。” 劉徹愣了一下。 王內侍急忙去翻。 如今鹽的產量已經不是什么很重要的東西了,所以劉徹記得不清楚了。 現在吃的鹽,依舊是那些地方產的,但問題是,現在的化工需要用很多很多鹽。 而這些鹽,是北美產的,然后運過來的。 為什么不在大漢十三部州的沿海生產?因為現在沿海平原本來就不多,生產方式不夠先進,暫時不能在大漢產工業鹽。 劉徹看石慶那么篤定,知道這件事情不好處理了。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