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三章 (大章)天漢元年-《大漢有活爹》
第(2/3)頁
而現在的中央之國,至少有近三千萬平方公里面積,人口至少有兩億多!
這還是現在,等嬰兒潮這一代完全成年時,大漢的人口將會迅速逼近五億。
石慶愕然。
他沒想到,自己過來想要想辦法把衛長公主送出大漢十三州,給太子消除登基的隱患。
結果現在,卻把衛長公主送上了一個高到可怕的位置。
石慶突然嚎啕大哭,磕頭:“陛下啊陛下!如果有一國正,太子如何自處啊,如何自處啊!”
“陛下,不只是現在,未來的太子,下一朝太子,下下朝太子,將如何自處?!”
衛青開口了:“石大人此言差矣,有了國正這個職務,太子就無法自處了?那以前大漢有那么多王爵,難不成太子就能自處了?”
“太子依舊是太子。”
“是儲君。”
霍海打岔:“說到這里,陛下,臣認為,咱們應該取消忌諱這一說,否則未來的皇帝名字都不好取。要不然名字和某種科學理論的名字重合,豈不是以后查文獻的時候科學家根本看不懂文獻,還得找歷史學家詢問?”
“話說如果取消了忌諱的話,君這個字其實很適合女孩子取名字用。什么碧君啊,婉君啊……”
劉徹瞪了霍海一眼。
此時,朝堂上的年輕宗室都傻了。
世界上居然還有人敢跟陛下開玩笑,而且是開這種玩笑!
霍海聳肩。
這講的是老實話。
幸虧劉據還沒當皇帝。
劉據當了皇帝,據為己有要改為占為己有,據說要改成什么說?證據依據大數據改成什么?
人們要引經據典,都得……哦不好意思,不能引經據典了,因為不能用據。
劉徹:“這事兒讓民部國正去討論吧。”
石慶依舊不甘心:“陛下!”
劉徹:“國正,不一定和太子有沖突。”
“太子本身也有另外一個不計入三公九卿卻比三公九卿更高的職務,就是監國。”
“太子是監國,長公主是國正,不是正好?”
“倘若哪一朝沒有長公主,就另外選一名優秀宗室,或是空缺即可。”
眾多宗親也是面面相覷。
現在有了國正這個職務。
國正和監國,明顯是同級別職務。
以前長公主只是尊貴,沒有政治能力,現在長公主有了政治能力,那和太子有什么區別?
再說太子這個儲君,反而處在弱勢地位。
因為國正一直有實權,而監國只有在皇帝出巡的時候才有責任。
最近這些年,劉徹喜歡上了外出尋訪,反正以前去上林苑打獵休息十來天的事件,現在都夠巡視洛陽了。
巡視一下怎么了?
所以,太子監國的身份還是發揮了一些效果的。
或者,為了順耳,可以把監國按照春秋戰國時期的說法,稱為攝政。
那么,國正和攝政,這職務就很對稱了。
但也只是聽起來對稱。
衛長公主要是坐上了國正的職務,那就壓太子一頭了,這就是總覽國事的理事了。
劉徹已經不準備在這件事情上多費口舌了,抬頭看向暴勝之:“暴勝之,你有什么事兒?”
暴勝之急忙出列:“陛下!”
……
臺階上眾人人都傻了。
“國正?民部?”
這個民部說是民部,卻不是民部,而是以前的大農令,加隋唐的民部,加上現代國家的國務形成的一個部門。
這權利,大到逆天。
卜式笑了笑:“一直以來,不斷地有聰明人,以為自己想出了能一擊絕殺的辦法,去找武侯大人的麻煩。但每一次,武侯大人都會在翻手一步直接殺死對手。而且用的辦法永遠不是順著別人的思路破題,而是直接掀桌子。”
趙過補充:“最關鍵是,每次武侯大人都會在這樣的事情中,占盡便宜。”
桑弘羊卻正色:“既然有了國正這個職務,那說明陛下要把重心完全轉向到征伐之中,真正的下定決心要一統全球了。”
為了一統全球,陛下都準備把大漢十三州部的所有事務,甚至是現在華洲基本盤的所有事務,全部丟給衛長公主了。
這和直接把所有權利交給了霍海有什么區別?
不會真有人覺得霍海十年沒有歸朝,上來就提出這種事情,然后陛下不經思考就同意了吧?
這肯定是陛下和武侯商量好的啊!
什么君臣間隙,都是演給大家看的嗎?
此時,霍光愣在原地。
霍光終于知道為什么自己永遠沒法戰勝二哥了。
霍光一直以來想的都是,要當上大司馬大將軍,成為朝堂文武百官之首。
甚至要做出舉世成就,讓后來人企及不到大司馬大將軍這個職務。
霍光認為自己能夠位極人臣。
但現在霍光突然明白了。
自己可能能做到沒錯,但自己永遠都在走別人走過的走成功了的路。
所以,自己獲得的最大的成功,也就比前人最大的成功能大出一絲,就已經頂天了。
而二哥不同。
二哥,從來都不屑去比照別人的成功。
或許,以后后人都不會把成功叫做成功,而叫做你威武啊。
就好像現在做一件事情做成第一,不是你第一了,而是你是冠軍了。
霍光頓了一下,看向天空。
天空海闊,自己的大哥二哥天馬行空。
一個縱橫沙場無人可當。
一個引領大漢舉世無雙。
而自己……
霍光,只挫敗了三秒。
霍光,對自己太了解了。
霍光知道,自己的人生就是自己的人生。
二哥那天馬行空的一生,是二哥的人生。
自己去追尋別人已經獲得了的成功,也是一種人生,而這是自己的人生。
大司馬大將軍,依舊是我的目標!
霍光堅定的看向遠天的云彩,隨即感嘆:“我命……”
王內侍急匆匆出來,打斷了霍光,王內侍急迫:“諸公!”
眾人回頭看去。
王內侍臉色難看到了極點:“黃河決堤!黃河決堤!”
眾人愣了一下,隨后立刻往宮殿跑去。
劉徹剛剛下令召回百官,進去撒了個尿,出來一看,百官就到齊了。
“嗯?!”
黃河決堤的事情還要從三十多年前說起。
田蚡的食邑位于山東鄃縣,地處黃河北岸。
三十六年前,黃河在瓠子南岸決口時,洪水南流導致河北岸的鄃縣未受影響。田蚡出于私利,擔心堵口后黃河改道北流會威脅自家封地,因此反對治河。
田蚡的理由是天命論,“江河之決皆天事,未易以人力強塞”。
第(2/3)頁